13.各式各样的鞋
1教材分析
《各式各样的鞋》是河北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3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鞋,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从远古年代人们用兽皮、树皮裹足,到今天繁花似锦的各式各样的鞋,鞋的历史走过漫长的发展路程,由最初的实用性发展到今天既实用又美观。本课以鞋为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外形、不同种类、不同构造、不同功能的鞋,使其了解简单的鞋文化知识。其次,本课教师应教会孩子们用卡纸及其他废旧媒材制作鞋的简单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形成设计意识的同时,懂得只要有想法,生活中的废旧媒材都能够变废为宝的道理。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今鞋的多种款式、材质和用途,掌握鞋的基本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制作好的手工鞋,分析其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进一步培养设计意识,能通过合作,制作一只或一双鞋子设计作品。
过程与方法:以“最古老的鞋”图片导入的形式,直切主题,通过“观察特色鞋——欣赏现代鞋——分析手工鞋——设计制作鞋——展示评价鞋”的过程,自主探索鞋的设计制作方法,提高创新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略设计魅力,让学生体会到成千上万个花色品种是历代人们智慧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结晶。发展设计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将生活中废旧物品变废为宝的思想意识。
3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大部分都保持着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还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线条的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本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鞋、继而创作鞋,从而培养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充分享受美术活动的快乐。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多种鞋的特征和用途;分析手工鞋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媒材的选用与制作方法的运用,学生利用多种媒材制作鞋的设计与创意。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图片导入、引出课题(2分钟)
上课伊始,教师出示一张“最古老”的鞋的图片,设计问题:“看谁能最先用敏锐的眼睛发现这是什么!你能猜猜它是用什么做的吗?”
学生异口同声的说出:“是鞋!”此时,有学生猜想是用树皮做的有学生猜是用兽皮做的。
教师对孩子们的回答给予肯定,并说:“大家真聪明,都猜对了!这就是我国最古老的鞋,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此时教师单独出示一个“鞋”字,继而引导学生:“大家看,我们的汉字‘鞋’,它的偏旁是革字,也就是古人在造字时,就寓意古鞋是用兽皮制作而成。”
教师提出:“大家看这双鞋的外形,漂亮吗?”
学生齐声回答:“不漂亮!”
教师总结:“古代的鞋,是比较注重实用性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出现了许多有特色的鞋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图1——图4,设计问题:“你在哪里看到过这些鞋子,你能说说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甲:“图1是花盆底鞋,是古代妃嫔穿的。它的特点是鞋面采用绣花设计,鞋跟位于鞋底中部,穿着它走起路来非常的婀娜多姿!”
学生乙:“图2是蒙古靴,蒙古位于我国北部,气候寒冷,风沙大,长筒的靴子可以防风沙御严寒,它最有特点的是鞋尖的设计,可以起到保护脚的作用。”
学生丙:“图3是虎头鞋,是刚出生的孩子穿的,寓意孩子身强体壮,健健康康。”学生丁:“图4是草鞋,是红军长征时穿的。”
教师总结:“大家都非常棒,这些鞋有古代的、有近代的、有小孩儿穿的、也有大人穿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各式各样的鞋’。”板书课题:各式各样的鞋。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直切主题,让学生了解鞋的简单历史。这样设计,引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对我国汉字文化能有更深刻的理解。花盆底鞋、草鞋、虎头鞋、蒙古族鞋这四种鞋都是特点鲜明的,且有古代的、近代的,有助于引出课题。
活动2【讲授】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15分钟)
教师和孩子们谈话:“鞋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每天都得穿。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需求,又出现了很多种类的鞋,我们来一起看看。”
PPT出示现代各式各样鞋的图片,图1——图8,设计问题:“这些鞋你认识吗?谁能说说,这些鞋是什么人穿的?在什么时候穿的吗?
学生甲:“图1是雪地靴,是冬天穿的。”
学生乙:“图2是高跟鞋,是妈妈或者阿姨穿的。”
学生丙:“图5是舞蹈鞋,是芭蕾舞演员穿的。”
……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不同鞋的穿着时间、场合的不同,使学生了解到,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考虑实用性。从而为创作做铺垫。
在学生对现代鞋的基本种类和功能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师引导孩子们说说鞋的组成:“看了这么多种鞋,你能总结一下鞋通常都由哪几部分组成吗?”出示‘皮鞋’拼图:“老师这儿有一个鞋的分部图,谁愿意来试试呢?”
教师请一学生上黑板进行试拼。
拼好后,有的学生会发出疑问:并不是所有的鞋都有这些部分,那你能总结一下,一只鞋,必不可少的是哪些部分呢?”
学生:“鞋底、鞋面和鞋口。”
教师在PPT上将其圈出。
【设计意图】:设计拼图这个环节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且直观的感受更能让学生对“鞋的结构”有充分认识,对之后的创作是非常帮助的。学生了解了鞋的组成后,让学生自主提炼出“最简单的鞋”的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让他们在创作时做到有所取舍。
当孩子们了解了鞋的组成后,教师继而提出:“有很多和大家同龄的同学,制作了一些非常有特色的鞋子,你想看看吗?”
学生齐回答:“想!”
教师出示学生制作的手工鞋的作品(图1——图4),布置任务:“小组讨论:这些鞋用了哪些材料,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做得吗?
学生甲:“图1用到了盒子、硬卡纸、绳子等,先用剪刀把纸盒剪成鞋的样子,然后用硬卡纸剪3朵小花进行装饰,鞋带的地方用了绳子。”
学生乙:“图2用到了白色泡沫,小盒子、硬卡纸。他用白色泡沫做了鞋底,小盒子做鞋头,鞋帮是用卡纸卷成的,并用绳子串成鞋带。”
……
【设计意图】:分析手工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制作鞋的媒材是广泛的,只要留心观察,我们生活中的废旧物品都可以拿来改造利用进行创作。且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制作方法步骤。新课程倡导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设置此环节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也是击破难点的关键环节。
教师提出:“在这四个作品里,大家觉得哪个作品在制作时会比较难呢?
学生:“图20的鞋面和鞋底是如何粘在一起的呢?”
教师示范:如何将鞋底和鞋头黏在一起。
第一步:剪鞋底。在硬卡纸上画出鞋底的外形,然后将两张卡纸叠在一起剪,就可剪出一对儿鞋底。还可以剪一些其他形状的底。
第二步:剪鞋头。在距离鞋底边缘两厘米的位置画出轮廓,将其剪下。
第三步:粘鞋头。在鞋底反面粘上双面胶,将鞋面剪1厘米宽的锯齿状,然后进行黏贴。
当学生学会了基本的鞋的骨架后,教师趁机问:“我们光做好鞋的骨架不是很美观,怎样能让它更漂亮呢?”
学生:“装饰一下。”
教师:“大家都非常棒,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其他同学是如何装饰的吧!”PPT出示鞋的装饰作品,教师带着学生一同分析。
学生甲:“图1采用了剪纸的元素,使得鞋看起来更加活泼。”
学生乙:“图2用白泡沫做鞋底,穿起来一定非常软,且鞋面用到了四年级上册学过的纸袋穿编。”
学生丙:“图3的鞋底很有特点、很Q,鞋面的设计简单明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是现代学习方式之一,而对于设计制作课来说,直观的演示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要想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要做到多看、多思、多动手,让学生欣赏的同时,也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此时学生的创作热情被点燃,教师趁机说:“看了这么多各有特色的鞋子,你想不想当一回小设计师,亲手做一双鞋子呢?别急,先来和你的朋友讨论一下:你准备为谁做一双鞋子,准备做一双(只)什么鞋?准备用什么材料做?”
学生甲:“我想为我妹妹做一双凉鞋,用卡纸做。”
学生乙:“我想为自己做一双拖鞋,也是用卡纸做。”
……
【设计意图】:此举可让学生明确制作目的,也可使学生在交流中拓展自己的想象空间。
活动3【活动】三、发散思维、共同创作(15分钟)
独立或两人合作,利用废旧媒材制作一双(只)鞋子。(播放轻音乐,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思维、动手、合作、创新的能力。
活动4【活动】四、展示评价、拓展延伸(8分钟)
举办“创意鞋展”。
请愿意向大家展示自己作品的小设计师将作品放到“陈列柜”上,评价时,先自评,请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鞋是为谁做的,用到了哪些材料。接着教师出示三个奖项:“造型能手”、“色彩搭配能手”、“媒材运用能手”,请同学选出自己认为最棒的,教师赠予小奖牌。
和学生共同欣赏设计师的创意鞋子的设计,拓宽学生视野。最后,教师提出:“世界上还有很多神奇的鞋子呢!巴西有一种鞋子会光,……你们有兴趣吗?利用课余时间查查吧,下节课的时候跟大家分享一下。”
【设计意图】:由于通常学生的评价都是笼统的,所以在评价时我有意引导他们要关注设计的造型创意、色彩搭配、和材料运用等,逐步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设计奖牌也是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且奖牌外形采用不同种类的鞋,符合本课课题。欣赏设计师作品可拓宽学生视野,最后设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27张PPT。最古老的鞋1243各式各样的鞋1
2
4 5
3678鞋面鞋口鞋帮鞋头鞋底鞋跟鞋的组成部分12341、剪鞋底2、剪鞋头3、粘鞋头
1、你想为谁做一双鞋?
2、做一双什么鞋?
3、准备用哪些材料制作?小组讨论:作业布置:
独立或两人合作,利用废旧媒材制作一双(只)有特色的鞋子。温馨提示:废纸不乱丢,刀具慢传递
创意鞋展希望你拥有无限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