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文峰中学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盐城文峰中学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9-13 15: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文峰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试卷说明:
本场考试100分钟。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0分):
1、公元前782 年,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幽王荒淫无道?????????????
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 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2、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
3、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4、元朝在秦朝以来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行省制。关于这一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 ②是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③加强了中央集权 ???????????????? ④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④  ?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③④
5、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应该是下列何者
? A.汉代的尚书令   B.唐代的门下省长官  
C.明代的内阁首辅   D.清代的议政王大臣
6、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所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 “上海兴”是在下列哪次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 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8、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灾难,但危机也是转机,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这场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变不包括
A.列强侵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B.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重其器”转变到“重其制”
C.列强侵华由欲灭清王朝为主转变为以华制华、扶持清政府      
D.救国之路的主要探索者由开明地主、农民转变为资产阶级
9、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 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10、20世纪初来中国访问的美国学者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这次运动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运动
11、“大革命失败了,现实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上了残酷的一课。”(大型电视记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中国共产党从“残酷的一课”中学习到
A.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 B.进行土地革命的必要性
C.把反帝斗争作为革命的首要任务 ??????? D.注重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12、“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清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13、“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罪恶之一。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拆材料??? ?? ?B.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14、“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罗家伦在《凯歌》中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狂欢景象。抗日战争能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美国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大力支援
C.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D.国共合作和全民族团结抗战
15、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下图是1949年毛泽东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时的图片,毛泽东能够成为备受关注的《时代》周刊人物的原因主要是
A.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社会发生巨变
B.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C.开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D.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
16、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17、新时期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成就有:
①1982年修改了宪法 ②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③中共八大提出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④1999年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造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A.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B.国共两党内战遗留的问题????
C.国共两党意识形态的对立???????????? D.李登辉、陈水扁等台独势力的破坏
19、周恩来堪称共和国外交的奠基人,他曾以矫健的身姿活跃在世界外交舞台上。下列中国的外交政策由周恩来首次提出或阐发的是
①“一边倒”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求同存异”方针 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20、由中央新影音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21、中国创立“上海合作组织”的直接目的是
A.促进会员国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  B.缩短同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C.缓解东盟经济危机        D.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22、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
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
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③④   ??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3、之所以说雅典的梭伦改革与中国的郡县制都是进步的,主要在于
A.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 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C.都打破了世袭特权和垄断 ?????? D.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24、如果你通过时光隧道回到希腊伯利克里执政的时代,下列情境中你并不能看到的是
A.国王住在高高的被巨石围墙护卫的王宫中,监视并控制着全体臣民?
B.乡间居民步行进城,高兴地参加公民大会,行使自己的权利
C.公民大会正在讨论军国大事,出现了唇枪舌剑的场面?
D.在特别公民大会上,与会公民在陶片上写下他人为地危险分子,通过投票决定流放国外的人员
25、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26、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式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有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 A.背离了革命的原则???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27、下列历史文献颁布的先后顺序是
①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②德意志帝国宪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  ④美国联邦宪法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28、“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A、军国主义色彩 B、专制主义色彩 C、 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29、之所以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主要是因为
A.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揭示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
C.吸取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
D.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30、列宁在二月革命以后回到俄国,并发表了重要演说。一位支持者在整理这一演说的内容时列举了四条,其中错误的是:          
A.要坚决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沙皇统治???
B.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然后实行土地改革
C.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D.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材料解析题(共24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
——摘自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
材料二 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公民大会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每隔l0天集合一次,决定国家大事。……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用抽签方法从公民中选出,五百人分成10个议员团,每年分为十个时段,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
——摘自《历史研究与资源丛书》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材料四 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以下几个因素可解释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几十年中所产生的这一悲惨结果。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来注重传统的文官候选人一直从那里产生。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构成而这些知识分子专注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艺术。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说明古代希腊是如何提防材料一中的英雄人物的?(5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为提防材料一中英雄人物的出现,约法实行什么制度? (1分)这个制度具有什么进步意义? (2分)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最坏的时期”是由谁统治的? (1分)根据材料四,概括是由于哪些因素造成了“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的?(5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而第三次征服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
材料二 英国是近代宪法的起源地,英国宪法常被人称誉为“近代宪法之母”……英国宪法不是把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原则系统地集中地规定在一个书面文件中,而是分别由许多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和判例加以规定……因此,英国宪法被称之为“不成文法”。
——《外国法制史》
材料三 美国(1787年)宪法是人类法制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制定是将欧洲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西方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为何说罗马法律对世界的征服最为持久?(3分)
(2)材料二认为,许多宪法性法律是不成文的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指出其中最著名的一部英国宪法性法律的名称,并作出简要评价。(3分)
(3)材料三中“美国(1787年)宪法是人类法制史上的里程碑”的主要含义是什么?(2分)举例说明这部宪法是如何将 “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的?(2分)
三、问答题(共36分):
33、2005年4月29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今日(29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时表示,国共两党共同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既标志着两党的交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体现了我们两党愿共同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决心和诚意,我们共同迈出的这一步,必将记载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史册上。据此回答:
(1)胡锦涛总书记说“两党的交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那么,国共两党在历史上还有哪两次握手?以什么事件为标志?(8分)
(2)两次国共合作对中国的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8分)
34、新中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请回答:
(1)50年代中期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5分)
(2)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什么?这一会议最终达成了哪一地区的和平协议?(4分)
(3)1955年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请问这一原则提出的背景是什么?你认为亚非会议与会国存在的“异”和“同”分别是什么?(6分)
(4)70年代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据此回答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5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C 5、C 6、A 7、A 8、C 9、C 10、B
11、A 12、D 13、B 14、D 15、D 16、B 17、B 18、B 19、A 20、D
21、D 22、C 23、C 24、A 25、D 26、B 27、C 28、B 29、D 30、A
二、材料解析题:
32、(1)设立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2分)最高权力属于公民集体;轮流执政;抽签选举。(3分)
(2)制度:责任内阁制。(1分)意义:制约专制。(2分)
(3)袁世凯(或北洋军阀)。(1分)因素:中国幅员辽阔,广大内地未受到西方影响。(2分)中国官员和知识分子专注儒家著作,强调道德伦理;对西方事务不注重。(2分)中国缺少学习外国的传统。(1分)
三、问答题:
33.(1)建立革命统一战线(2分);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2分)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标志: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的公布(2分)
(2)第一次合作: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2分);沉重打击列强在华利益,第一次收回国家主权(2分)。
第二次合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2分);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2分)。
34.(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5分)
(2)日内瓦国际会议(2分);印度支那(2分)
(3)背景:帝国主义国家对会议的破坏;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2分)
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2分); 同:历史命运(2分)
(4)意识形态(2分)、国家利益(2分)、国家实力(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