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课件(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11 14:0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挣扎的帝国之元朝的统治

部编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十一课 元朝的统治

第一章

第二章
目录
Contents

元 朝 大 一 统
整 合 与 控 制

第一章

元 朝 大 一 统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
——《元史?卷五十八》
挣扎的帝国之一:
想一想:元朝的疆域究竟有多广?
广阔的土地又如何管理?
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卷五十八》
阅读元朝疆域图。
想一想:与汉唐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




“木华黎攻密州,屠之。”“木华黎克岢岚、吉、隰等州,进攻绛州,拔其城,屠之。”“广宁刘琰、懿州田和尚降,木华黎曰:‘此叛寇,存之无以惩后。’除工匠优伶外,悉屠之。“甲寅秋,复分兵取附都善阐,转攻合剌章水城,屠之。”“进兵围肃州,……帝怒城久不下,有旨尽屠之。”“伯颜军至常州。……宋兵大溃,拔之,屠其城。”“遂招谕永清,不降,拔而屠之。”“十年正月,遂破樊城,屠之。“十二年,红巾有号芝麻李者,据徐州。脱脱请自行讨之,……辛卯,脱脱复徐州,屠其城,芝麻李等遁走。”
——《元史》诸卷
“像兴化(福建莆田)不过一个小镇,上世纪(十三)蒙古兵团攻陷它,全城男女被屠之后,就血流有声。”
——柏杨《中国人史纲·第二十七章》
想一想:面对如此广袤的土地蒙古族原有的统治方式能否继续沿用呢?如果不能沿用又该怎么办呢?

古今立国规模,虽各不同。然其大要,在得民心。而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魏、辽、金能用汉法,历年最多。其他不能用汉法者,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
——许衡 《鲁斋遗书》
朕惟祖宗肇造区宇,奄有四方,武功迭兴,文治多缺,五十余年于此矣。
——《元史》第75页
新朝立纲陈纪,当以国朝之成法,据唐宋之故典,参辽金之遗制,据此判断。
——郝经《立证书》

立国规模
咸所不逮
行汉法

历年最多
国可长久
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遵用汉法,立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始置丞相及平章政事、左丞、右丞、参知政事等宰执官。其后,相继于各大地区建立行中书省。
“犬牙交错”
……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抚司十五,县一千一百二十七 。
——《元史》卷十七
想一想:“行省制”是如何促进元朝民族交融的?

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一般是依据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来确定,即所谓“山河形便”。从元朝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以及经济区域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
——李治安:《元史十八讲》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
想一想:与宋代地方行政机构相比较,元代行省的权力和地位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一套中央集权制度又是如何在边疆地区进行有效治理的呢?



西北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军政事物,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
西南
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
东南
设立澎湖巡检司,首次在台湾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想一想:元代行省区划与现代中国行省区划有什么不同?

萨迦班智达
西藏萨迦寺
凉州白塔寺
凉州
会盟
想一想:元朝根据边疆地区的不同情况设置了不同的管理机构,呈现出怎样的治理特征?

挣扎的帝国之二:
想一想: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如何去整合
控制民族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整 合 与 控 制
波斯老贾渡流沙,
夜听驼铃认路赊。
采玉河边青石子,
收来东国易桑麻。
——[元] 马祖常 《河湟书事》
“蒙古统治者信奉传统的萨满教,除佛教、道教外,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摩尼教、婆罗门教、犹太教等遍布沿海和内地各城市。”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北京白塔寺(藏传佛教)
杭州清真寺(伊斯兰教)

蒙古族

女真族

吐蕃族

汉族

契丹党项族
波斯人
阿拉
伯人

蒙古
畏兀儿






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
元朝存在民族矛盾,但不同民族的交往和交融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等人制
等级 民族
第一等 蒙古人
第二等 色目人(主要指西域人,是最早被蒙古征服的,如钦察、唐兀、畏兀儿、回回等,另外,蒙古高原周边的一些较早归附的部族,也属于色目人,如汪古部等。)
第三等 汉人(指淮河以北原金国境内的汉、契丹、女真等族以及较晚被蒙古征服的、四川、云南(大理)人,东北的高丽人也是汉人。)
第四等 南人(最后被蒙古征服的原南宋境内各族,淮河以南不含四川地区的人民。)
想一想:元朝存在的等级歧视制度给多元的民族关系带来什么影响?它与元朝最后走向灭亡是否有着一定的必然关系?

新课小结:民族交融
蒙古人受汉文化的影响,表现在诸多方面。
比如取名的时候,采用汉人的字、身习惯,或者像汉人一样取俗名、小名……在道德观念上,部分蒙古人接受了汉人的习俗。在色目人、蒙古人受汉文化影响的同时,汉人也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元代汉人受蒙古文化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学习和掌握蒙古语言文字。汉人使用蒙古名字。汉人受蒙古婚姻服饰等习俗的影响。
——李治安:《元史十八讲》
“元朝自混一以来,大抵皆内北国而外中国,内北人而外南人。以致深闭固拒,曲为防护,自以为得亲疏之道。是以王泽之施,少及于南,渗漉之恩,悉归于北。......迄今天禄之迁,尽归于南,于此可见乘除胜复之理也。”
“治天下之道,至公而已尔。公则胡越一家,私则肝胆吴越。”
——元 叶子奇《草木子》
想一想:1.元末学者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在于对各族群待遇的极度不公,结
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材料二中反映了蒙汉之间怎样的民族关系?有何基本特征?结合
所学知识,试分析民族交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