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与除法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与除法例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4-11 09:5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册(数学)学科集体备课
备课时间
2019.04.01
主 备 人
主 备 人
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
2019.04.01
复备时间
复 备 人
所在单位
课 题
P49例1例2
课 型
新授
课时分配
共2课时
第1课时
上课时间
2019.4.10
项 目
内 容
?




知识
能力
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
?
过 程
方 法
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
?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习几何知识的兴趣。
?
教学重点
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
教学难点
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问题。
?
教学、教具(课件)
准 备
圆片、教学挂图。
?
教 学 流 程
?




教 师 活 动
预设学生活动
?
一、目标导向,确定“航点”。
1新课导入 (1)把1块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块?板书:1÷2=0.5(块) (2)如果把1块饼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又该得到几块呢?1÷3=(块) (3)1除以3除不尽,结果除了用循环小数,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通过练习,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即两个数相除的商有可能是整数)也有可能是小数。进而提出当1÷3得不到一个有限的小数时,又该如何表示?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 4)指名让学生把思路告诉大家。 ? ? 就是把1块饼看成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三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一份就是块。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 ÷ 3 =块) 2.观察上面三道算式结果得出:两数相除,结果不仅可以用整数、小数来表示,还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引出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自主学习,探索“航行”。
例1
( 1 )如果把3 块饼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板书:3 ÷ 4) ( 2 )3 ÷ 4 的计算结果能用整数表示出来吗?怎么办? (3)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圆纸片分一分。学生交流 老师:根据题意,我们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 " ? (把3 块饼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 份,每份是多少,你想怎样分?请同学到投影前演示分的过程。 通过演示发现学生有两种分法。
方法一:可以1个1个地分,先把1 块饼平均分成4 份,得到4 个 ,3 个饼共得到12个??, 平均分给4 个学生。每个学生分得3个? ???,合在一起是? ?块饼。
?方法二:可以把3 块饼叠在一起,再平均分成4 份,拿出其中的一份,3块的? ?拼在一起,就得到? ? 块饼,所以每人分得 块。 讨论这两种分法哪种比较简单?(相比较而言,方法二比较简单。) 两种分法都强调分得了多少块饼,让学生初步体会了分数的另一种含义,即表示具体的数量。借助学具,深化研究。
( 4)加深理解。(课件演示) 老师: 块饼表示什么意思: ①把3块饼一块一块的分,每人每次分得? ?块,分了3次,共分得了3个??块,就是? ? 块。 ②把3块饼叠在一块分,分了一次,每人分得3块? ?,就是? ???块。 现在不看单位名称,再来说说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把单位“1 “平均分成4 份,表示这样3 份的数;还可以表示把3 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 5)巩固理解 ①? ? 如果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应该分得多少块? 3÷5=(块) ②刚才大家都是拿学具亲自操作的,如果不借助学具,你能想像出5块饼平均分给8个人,每人分多少块吗?(生说数理) ③从刚才的研究分析,你能直接计算7÷9的结果吗?() 借助学具分饼、想象分的过程、抛开情境给出除法算式三个环节的呈现层次清楚,逻辑性强,为学生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提供了足够的操作经验。
例2
三、合作交流,共享“航海”。
讨论这两种分法哪种比较简单?(相比较而言,方法二比较简单。) 两种分法都强调分得了多少块饼,让学生初步体会了分数的另一种含义,即表示具体的数量。借助学具,深化研究。 ( 4)加深理解。(课件演示) 老师: 块饼表示什么意思: ①把3块饼一块一块的分,每人每次分得? ?块,分了3次,共分得了3个??块,就是? ? 块。 ②把3块饼叠在一块分,分了一次,每人分得3块? ?,就是? ???块。 现在不看单位名称,再来说说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把单位“1 “平均分成4 份,表示这样3 份的数;还可以表示把3 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 5)巩固理解 ①? ? 如果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应该分得多少块? 3÷5=(块) ②刚才大家都是拿学具亲自操作的,如果不借助学具,你能想像出5块饼平均分给8个人,每人分多少块吗?(生说数理) ③从刚才的研究分析,你能直接计算7÷9的结果吗?() 借助学具分饼、想象分的过程、抛开情境给出除法算式三个环节的呈现层次清楚,逻辑性强,为学生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提供了足够的操作经验。 3.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 l )观察讨论。 请学生观察1÷3 = (块)3÷4 =(块)??3÷5=(块)讨论除法和分数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充分讨论后,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可以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课件出示表格) 用文字表示是:被除数÷除数= 老师讲述: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所以确切地说,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 ( 2 )思考。 在被除数÷除数=??这个算式中,要注意什么问题?(除数不能是零,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 ( 3 )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老师:如果用字母a 、b 分别表示被除数和除数,那么除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怎样表示呢? 老师依据学生的总结板书:a÷b = (b≠0) 明确: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反过来,分数能不能看作两个整数相除?(可以,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法,分母相当于除数。)
四、拓展训练,放眼“航程”。
1)口答: ①7÷13=? ?? ?? ?? ?=(? ? )÷(? ?)? ? (? ?)÷24=? ?? ?? ? 9÷9=? ?? ?? ?? ? n÷m=(m≠0) ②1米的等于3米的(? ?? ?)课本45页的练习 ③把2米的绳子平均分3段,每段占全长的 (? ???)??,每段长(? ? )米。 (2)明辨是非 ①一堆苹果分成10份,每份是这堆苹果的? ?? ?? ?? ?? ?? ?? ? (? ?? ?) ②1米的与3米的一样长。(? ? ) ③一根木料平均锯成3段,平均每锯一次的时间是所用的总时间的。(? ?) ④把45个作业本平均分给15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45本的? ?? ?。(??)(3)动脑筋想一想 ①把一个4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5块,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 (用分数表示) ②小明用45分钟走了3千米,平均每分钟走了多少千米?每千米需要多少时间?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
独立观察并尝试做
学生独立完成,个人上台板演,并订正。
?
?
?
?
?
?
?
?
?
?
?
?
?
?
方法一:可以1个1个地分,先把1 块饼平均分成4 份,得到4 个 ,3 个饼共得到12个??, 平均分给4 个学生。每个学生分得3个? ???,合在一起是? ?块饼。
?方法二:可以把3 块饼叠在一起,再平均分成4 份,拿出其中的一份,3块的? ?拼在一起,就得到? ? 块饼,所以每人分得 块。 讨论这两种分法哪种比较简单?(相比较而言,方法二比较简单。) 两种分法都强调分得了多少块饼,让学生初步体会了分数的另一种含义,即表示具体的数量。借助学具,深化研究。
?
?
?
汇报时学生说一说第一步算出的是什么?第二步算出的是什么学生独立完成
观察大屏幕
看学生是否注意到上面没有盖,适时提
学生分小组讨论解答方法,只列式不计算。
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
?
动脑做出判断
认真读题
独立完成,必要时画图
辅助完成
优等生努力完成
?
?








?
? ????? P49例1例2
?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难点是用除法意义理解分数意义。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能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1.在引入课题之前,先复习旧知,为探索新知作了很好的铺垫。
2.在学生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时,能够借助直观形象的实物图,通过动手操作,演示等方法,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3.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思索,教师只作适当的说明引导。
?
?
(五)年级(下)册(数学)学科集体备课
备课时间
2019.04.01
主 备 人
主 备 人
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
2019.04.01
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
课 题
p50例3
课 型
新 授
课时分配
共2课时
第2课时
上课时间
2019.4.11
项 目
内 容
知 识
能 力
学生能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解答方法
过 程
方 法
让学生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结果,能列式子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
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培养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与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
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教具
(课件)
准 备
教师准备好例题情境图、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流 程




教 师 活 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一、目标导向,共享“航海”。
老师: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 =?)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二、自主学习,探索“航行”。
.学习例3?。
(?1?)板书例题。
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2?)板书:7÷10
(?3?)利用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得出结果。
7?÷?10 =
所以养鹅的只数是鸭的
三、拓展训练,共享“航海”
1 .把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3段,每段长多少米?
2 .把一个5?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6?块,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用分数表示)
3、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观察、操作,同学们发现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除号相当于分数的分数线。
?
?
?
?
?
同学回答
学生审题独立列式
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
?
?
分率没有单位,都是把总数看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
求其中的一份是总数的几分之一,都是用单位“1”除以平均分的份数得到
?
?
?
?
?
?
?
?
板书
设计
分数与除法
7÷10= 7/10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
a÷b = a/b?(b≠0)
?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观察、操作,同学们发现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