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对联折射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中反映改革开放之后情况的是( )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
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2、习近平总书记说,“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面对深化改革。”党和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开始于(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五大
3、在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以全体协商一致的方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 )
①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新力量
③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④为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4、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5、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6、小明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成了如下知识卡片。如果要给卡片一个名称,最合适的是( )
名称:-----
内容:1978年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0年,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A. 祖国统一大业 B. 社会主义改造 C. 改革开放 D. 民族工作成就
7、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确立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历史上形成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两次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中共七大 B. 遵义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七大、中共八大 D. 中共八大、中共十五大
8、“房价又涨了”这是近几年人们在媒体上常见的消息。进入2016年以来,大城市的房价不断上涨,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止炒房行为,引导人们理性消费。“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在共同影响市场,这说明了我国在现阶段实行的是(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社会主义企业体制改革
C. 社会主义国有经济 D.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对于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最重要的进步作用在于( )
A. 打破了“一大二公”的局面 B. 消灭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C. 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局面 D.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0、《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那么,“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A. 中国重返联合国 B. 中国加入APEC C. 经济特区的创设 D. 中国加入WTO
11、下列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B. 中心工作:经济建设
C. 总目标:全面坚持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D. “四个全面”战略之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2、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邓小平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话
C.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3、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政策不断进行着调整,关于1950年的土地改革和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 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 都让农民拥有了土地所有权 D. 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4、四十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签了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全部坐牢杀头也甘心。”这份契约签订的背景是( )
A. 人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部分地区已经实行
C. 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
D. 农村解决了温饱,正向小康迈进
15、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 )
A.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 邓小平理论
16、“三起三落/经受了风风雨雨的摔打/回顾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使你悟出了‘真理’也有真假/划时代地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拨开了迷雾/指明了方向/走上了正轨/使共和国的国力/得到了举世瞩目的壮大。”上述材料称赞的是( )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江泽民 D. 邓小平
1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下列属于这一范围的“改变”包括( )
①发展乡镇企业 ②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扩大经营自主权 ④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
A. 物质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 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全面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C. 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 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非选择题: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材料一中“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进入快车道,进入快车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当时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书记提出利用邻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做出了什么决定。
材料三 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复兴之路》解说词
(4)材料三所述“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指什么道路?
(5)结合对以上问题的探究,请用一句话评价一下邓小平。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月11日,《光明日报》公开了这篇文章……到5月13日,全国多数省级党报都转载了此文……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由此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1)材料一中这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的发表及引发的这场大讨论有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这次会议前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4)你能说说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吗?
(5)上述材料中的两个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A
4、A 5、D 6、C
7、B 8、A 9、D
10、C 11、C 12、D
13、C 14、A 15、A
16、D 17、D 18、C
二、非选择题:
19、(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建立经济特区。
(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5)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20、(1) 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 1978年12月,北京;邓小平。
(3)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5) 材料一中这篇文章的发表及引发的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材料二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