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诺贝尔
教学目的:
情感目标:能学习诺贝尔为人类科学与进步事业献身的精神。
知识目标:能了解诺贝尔是怎样的一个人。
能力目标:能知道诺贝尔奖的由来。
教学重点:
能了解诺贝尔奖的由来。
教学难点:
能体会诺贝尔为科学及文明事业献身的精神。
教学方法建议:自读感悟;合作、探究。
有效教法建议:自读感悟。
新型教法实验: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最后的辉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当你听说谁得了诺贝尔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你们知道诺贝尔奖是怎么来的吗?今天,我们就能找到答案。
二、简介主人公,初读课文。
1.根据搜集的材料介绍诺贝尔。
2.自由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3.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
4.简单谈一谈初读后的感受。
三、细读课文,体会精神。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为什么说诺贝尔是伟大的发明家?
2.独立思考,读书勾画答案。
3.小组合作,交换意见。
4.汇报:
因为他一生共取得129项发明专利。按60年计算,平均每年就有2项,再说不可能一出生就搞发明,从这看他发明是惊人的,伟大的。
为了发明炸药,他失去了二位亲人,自己也受了重伤。付出了血的代价。这是很了不起的,是伟大的。
5.读了这段,还有哪句话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但是在科学的崎岖的山路上,诺贝尔始终在顽强地向上攀登,终于到达了光辉的顶点。
因为我句话告诉我们,取得科学成果靠的不只是智慧,更重要的是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正因为这样,诺贝尔才创造了奇迹。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二)自学第二段
1.自由读,思考:这段中哪些内容使你受感动?画出重点句,找出重点词,认真体会。并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2.独立阅读思考。
3.不懂的地方与小组合作,讨论。
4.汇报:(根据汇报情况,适时出示多媒体课件)
(1)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必须将这笔巨款做出有意义的安排。
从这看出他一生为事业是无私的。联系上文,他在忍受着疾病和逝去亲人的情况下,特别是忍受着令他难以忍受的不能再做科学实验的情况下,不是考虑如何用这笔巨款治好自己的病,如何安度晚年,而是在只要有一口气的情况下,认真考虑这笔巨款要做出有意义的安排,这种精神是伟大的,无私的。
(2)他深深地感到自己与世界各国有着牢不可破的联系……全人类的爱。
读过之后一个形象高大、心胸宽广的诺贝尔伫立在我眼前。联系上文,他在为祖国的医学事业拨出一部分款项,我觉得已很了不起了。可他认为这样心胸有些窄小,他要把他的爱献给全世界,他觉得他之所以获得成功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培养、教育、关心和爱护是密不可分的,正因为他爱自己的祖国,所以他更爱全世界。联系下文,他不仅这样想,而且这样做了,1895年11月27日他做出了一项伟大的决定,设立了五项奖金,从此诺贝尔奖诞生了。从这看到了他为科学发展把爱献给全世界的共产主义精神。
(3)我已经尽全国为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作了最后的努力,我可以安心地离开这个世界,死而无憾了。
我这句话可以看出诺贝尔是竭尽全力,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巨大财产献给了全世界和平和进步的事业,这样他死了就安心了,没有什么遗憾了,表现了他为科学发展而献身的精神。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三段
1.齐读最后一段,思考:“巨大贡献”指什么?
(一方面指他一生为科学所做的129项发明和成为举世闻名的企业家;另一方面把他的一生积蓄的巨大财富无私地贡献给人类,设立了五项诺贝尔奖。)
2.这也是文章介绍的两件事,这两件事之间是什么关系?
(因果关系:因为他为科学做出巨大贡献有了财富积累,所以才有后面写他为安排巨款而设立诺贝尔奖这件事,前者是铺垫,后者是结果。)
3.“辉煌”怎么理解?“最后的辉煌”指什么?
“辉煌”是光辉灿烂的意思。“最后的辉煌”是指诺贝尔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人类的科学与文明事业作出的这一光辉灿烂的决定,用巨款设立五项奖。
四、总结全文,体会中心。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哪些启示?
五、课后练习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机械(jiè xiè) 血的代价(xiě xuè) 优劣(liè luè)
3.选恰当的词语填空。
( )的顶点 ( )的行为 ( )地攀登
( )的山路 ( )的财富 ( )地离开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诺贝尔( )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
(2)他( )也被炸得满身鲜血,( )在科学的崎岖的山路上,诺贝尔始终在顽强地向上攀登。
(3)他思忖着:我在事业上所获得的财富,死后( )不能带走,( )无人继承,必须做出有意义的安排。
5.搜集有关诺贝尔的资料。
参考答案:
2.xiè xiě liè
3.光辉 勇敢 顽强 崎岖 巨大 慢慢
4.(1)不但……而且……
(2)虽然……但是……
(3)既……又……
5.认真搜集材料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