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七年级历史单元题(三)
姓名 成绩
一、 单选:(每题2分,共70分)
1、 战国七雄之中,越战越勇,日益强大,最后成为七雄中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
A、齐国 B、燕国 C、楚国 D、秦国
2、李白的诗《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灭六国,诸侯西来的顺序是
①赵国 ②韩国 ③燕国 ④楚国 ⑤魏国 ⑥齐国
A、②①⑤④③⑥ B、②③①④⑤⑥ C、③④①②⑤⑥ D、④⑤①②③⑥
3、电视剧《秦始皇》第二十二集,描写了秦军挥师东进,不战而下临淄,齐国亡,从而实现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的长期战乱局面。这一年是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5、傲视群雄,兼并六国,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帝王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成吉思汗
6、秦朝统一全国后,秦始皇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在地方推行了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7、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写法”。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后,只是在局部地区统一了文字
②秦统一以后,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
③文字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④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秦始皇下令禁止私学,并焚毁《秦记》以外所有史书和诸子百家著作及《诗》、《书》;次年,秦始皇以方士卢生、侯生妖言或众、诽谤皇帝为由,牵连坑杀儒生460多人。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
A、烧书杀儒 B、焚书 C、坑儒 D、焚书坑儒
9、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的地点是
A、陈 B、沛县 C、大泽乡 D、渔阳
1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的国号是
A、商 B、周 C、张楚 D、汉
11、下列歼灭了秦军 主力,使秦军从此无力抵抗农民起义军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桂陵之战 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
12、进军关中,逼近咸阳,亲手结束了暴秦统治的是
A、刘邦 B、陈胜 C、项羽 D、吴广
1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采取了许多重要的措施以巩固统一。以此设想秦朝的江山可以传至千万世,结果只传到秦二世就灭亡了,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的封建王朝。请算算它共存在了多少年?
A、10年 B、15年 C、25年 D、30年
14、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当上皇帝的农民,他登基称帝是在
A、公元前221年 B、公元前209年
C、公元前207年 D、公元前202年
15、汉民族的形成与汉朝的长期统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汉朝统治的确立距今(2007年)已经有
A、2208年 B、2209年 C、1805年 D、1806年
16、汉朝进入鼎盛时期在位的皇帝是
A、项羽 B、刘邦 C、刘彻 D、刘秀
17、电视剧《汉武大帝》热播哟后,很多人对汉武帝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的治国核心思想来源于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
18、以下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的策略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颁布“推恩令”
C、兴办太学 D、国家统一铸造货币
19、自2000年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开发西部的历史可以追溯于“河西四郡”的设置,设置“河西四郡”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文帝 D、汉高祖
20、“西南夷”是中国古代对居住在今四川西部和南部,云南、贵州境内的少数民族的总称。实现了对西南夷地区进行直接统治的皇帝是
A、汉高祖 B、光武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
21、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有“秦皇汉武”的词句。他把秦始皇和汉武帝并称,这主要是因为
A、二人都是暴君 B、二人都是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C、一人坑儒,一人尊儒 D、二人死后陪葬的物品都很多
22、“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唐诗中的名句,汉朝时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
A、大秦 B、西域 C、安息 D、身毒
23、西域古老而又神秘,在中国历史长河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西域是指今天的
A、今河西走廊 B、今青海省
C、今青藏高原 D、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
24、他是以大统一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时,泽及后人。这里的“他”指的是
A、张骞 B、玄奘 C、马可·波罗 D、鉴真
25、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在
A、公元前202年 B、公元前138年
C、公元前119年 D、公元前60年
26、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日益密切是在
A、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后
B、公元前119年对匈奴的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之后
C、张骞通西域后
D、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后
27、张骞通西域后,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日益密切,下列从西域传入的物品有
①汗血马 ②葡萄 ③核桃 ④小麦 ⑤打井技术 ⑥西域魔术
A、①②③⑥ B、①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⑤⑥
28、西域都护的设立,标志着西藏正式归属汉朝版图,它的建立年代距张骞首次出使西域有
A、60年 B、78年 C、79年 D、198年
29、“坎儿井”是新疆特有的地理人文景观。新疆地区学会了凿井技术是在
A、秦灭六国后 B、张骞通西域后
C、班超通西域后 D、西域都护设置后
30、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第一次把中国中原地区经过新疆到中亚的陆上通道翻译成“Silkroad”,丝绸之路由此得名。丝绸之路作为我国古代闻名的东西方交通要道,它形成于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31、“2006·联合国新丝绸之路明珠城市”申报大型公益路演活动路线不可能经过的地区是
A、陕西 B、甘肃 C、青海 D、四川
32、张骞在出使西域的时候,在西域发现了产于蜀地的竹杖和漆器。这是因为有一条通向今印度、缅甸的“南方丝绸之路”。蜀地的竹杖和漆器就是通过这条商路贩运到了西域的。“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在
A、重庆 B、成都 C、洛阳 D、长安
33、日本九州志贺岛上的一个农民在拓宽水路时,从一块大石头下面发现了一枚金印。这枚金印上刻着“汉委奴国王”几个字。关于这枚金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枚金印是中国文物流落到日本
B、倭奴国属于汉朝
C、是中日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D、中国曾经统治日本
34、公元97年,东汉官员班超派部属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了条支的西海后没有继续前行。“条支海”是现在的
A、红海 B、波斯湾 C、里海 D、黑海
35、中国与欧洲国家第一次直接交往距今(2007年)有
A、1842年 B、1841年 C、2173年 D、2172年
二、材料解析:(每题10分,共20分)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
材料二 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
——《汉书》
请回答:①材料一中当时“兴太学,置名师”的皇帝是谁?
②材料一中所兴的“太学”在什么地方?“名师”的身份是什么?
③材料二中,武帝行“推恩令”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其结果如何?
④以上两段材料有没有共同性?请阐明你的观点。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古代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穿中国的丝绸衣服,成为古罗马贵族的社会时尚。公元1世纪左右,罗马城的豪华市区,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市场。
请回答:①最早的能够穿到中国丝绸衣服的罗马人所生活的时期相当于中国的哪一个朝代?
②他们穿着中国华丽的丝绸衣服,最应该感谢的人是谁?
③为古代罗马城的丝绸贸易提供保护的政府机构是什么?
④中国丝绸是通过什么路线运转欧洲的?
三、问答:(共10分)
简要回答秦朝统一全国后所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所产生的影响。
七年级历史单元样题(三)
参考答案:
一、 单选:(每题2分,共70分)
1、D 2、A 3、C 4、D 5、A
6、D 7、D 8、D 9、C 10、C
11、C 12、A 13、B 14、D 15、A
16、C 17、C 18、B 19、B 20、C
21、B 22、B 23、D 24、A 25、B
26、C 27、A 28、B 29、B 30、B
31、D 32、B 33、C 34、B 35、B
二、材料解析:(每题10分,共20分)
1、答:①汉武帝。
②长安;博士。
③内容:要求诸王把封地再分给自己的各位子弟,让他们去建立侯国。
结果:使王国的力量分散、削弱,难以对抗中央;彻底解决了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
④有共同性。在文化和政治方面推动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3、 答:①汉朝。
②张骞。
③西域都护。
④“丝绸之路”,即以长安为起点,经过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
三、问答:(共10分)
答:秦朝统一后所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有:
1、政治上: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称最高统治着为皇帝,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力,国家重大事务由他决定;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使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
2、经济上:统一货币,以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作为全国通行的货币;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
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字体。
4、思想上:焚书坑儒。
影响:秦朝统一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中国大一统的思想文化的形成,为中国的统一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