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11 13:5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一国两制”的构想
回归时间

提出者:
提出背景:
含义:
成功实践:

香港:
澳门:
历史意义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台湾
“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
(1)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2)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3)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综合国力增强
提出者:
“我们这些人岁数都不小了,都希望中华民族来一个真正的统一。前人没有完成的事业,我们来完成,我们的后人总会怀念我们的。如果不做这件事,后人写历史,总会责骂我们的。这是大事,前人没有完成,我们有条件完成。”
——《邓小平论祖国统一》
1983年6月18日
含义:
○解读“一国两制”:
指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 祖 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 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
前提和基础:
一个中国
提出依据:
从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的
战略全局和国家发展的角度出发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香港澳门的回归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谈判桌上的博弈
(1)中英谈判:中英两国政府经过两年谈判,于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
(1)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行使香港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中葡谈判: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中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在北京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中葡澳门交接仪式
(2)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拓展:港澳回归后,享有哪些自治权?

1)香港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
2)法律基本不变。3)生活方式不变。
4)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
中心的地位不变。
5)北京除了派军队外,不向香港特区派
干部。
五个“不变”
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1、保留原有的( )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2、实行高度( ),即除( )( )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外享有立法权、行政管理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资本主义
自治
国防
外交
小任务:
你能说说香港和澳门区旗和区徽含义吗?




(1)香港区旗含义:红旗代表祖国,紫荆花代表香港,寓意着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祖国的怀抱中兴旺发达。红白两色,体现着“一国两制”的精神。
(2)澳门区旗含义:五星象征祖国的统一,莲花等象征澳门及其自然环境,表明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绿色象征着充满生机的祖国。
港澳回归历史意义: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请思考:我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的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港澳同胞渴望回归祖国
材料二: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的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我们是讲信用的,我们说话是算数的。……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
材料三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我们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邓小平

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原因:
1、香港澳门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2、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根因)
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关键因素)
4、港澳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启示:
国力强盛是外交的后盾
香港问题的由来

























香港岛
香港岛

1842《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1860《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1898《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租借新界为期99年

澳门半岛
氹 仔 岛
路环岛
1553年
葡萄牙海盗商人请求上岸晾晒货物,暂居;
1557年
开始长期居住;
1887年
清政府被迫承认葡萄牙对澳门的占领。
新界
九龙
澳门问题的由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