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知识点一:细菌、真菌的繁殖
考点1、举例说出细菌、真菌的繁殖形式
细菌的繁殖方式:分裂生殖。
单细胞真菌繁殖方式,如酵母菌,出芽生殖;多细胞真菌:孢子繁殖。
考点2、了解细菌、真菌的繁殖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可以酿酒、制造食品、制药、净化污水、利用它们进行冶金等。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馒头或面包,利用乳酸菌可以制酸奶和泡菜,利用酵母菌制酒,利用多种霉菌制酱油。
知识点二: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考点1、列举绿色植物的生殖方式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举例说出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无性生殖
绿色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包括分裂生殖(如低等藻类植物)、孢子生殖(如蕨、胎生狗脊、地钱、葫芦藓等)、营养繁殖、组织培养等。其中植物的营养繁殖方式有嫁接、分根、压条和扦插。对于绿色开花植物而言,无性生殖方式有营养繁殖、组织培养等。
绿色开花植物的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
营养繁殖能保持亲本优良性状,而且繁殖速度快,被广泛地应用于花卉和果树的栽培中。
有性生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是:生殖过程中是否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
考点2、识别花的结构,描述果实、种子的形成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生殖进程:开花→传粉→受精→发育
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一个子房中如果有多个胚珠且都受精,则发育成的一个果实中将有多粒种子。如西瓜等。
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放出花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胚珠里面有卵细胞,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纷纷凋落,惟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果实包括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和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
※种子的结构
菜豆种子: 玉米种子:
种皮:保护内部结构 种皮:和果皮紧贴在一起,保护内部结构
胚 子叶:2片,肥厚,贮存营养物质 胚乳:贮存营养物质
胚芽:发育成茎、叶 子叶:1片,不肥厚,转运营养物质
胚轴:发育成连接根、茎的部分 胚 胚芽:发育成茎、叶
胚根:发育成根 胚轴:发育成连接根、茎的部分
胚根:发育成根
※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构成。
不同的是:玉米种子有胚乳,贮存营养成分,子叶1片,转运营养物质;菜豆种子无胚乳,子叶2片,贮存营养。
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无胚乳,例如:蚕豆、花生、大豆、菜豆
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有胚乳,例如:水稻、小麦、高粱、玉米
考点3、知道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必要条件
种子的分类:根据有无胚乳,可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
根据子叶数目,可将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
①种子萌发需要的内部条件:胚是活的、完整的胚,种子已过休眠期、且需要胚乳或子叶提供足够的营养。
②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只有极少数种子的萌发还需要光照条件(如莴苣、烟草等)。
(3)种子的萌发过程
①种子要吸足水分;②子叶和胚乳将营养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③胚根发育成根,胚芽逐渐长成茎和叶。
知识点三:人类的生殖与发育
1、人类的生殖: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男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内生殖器 附睾:位于睾丸的背面,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 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茎和尿道:排精、排尿
※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内生殖器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精子:雄性生殖细胞,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发育初期提供营养。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输卵管
※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内,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称为怀孕。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怀孕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分娩后婴儿的营养通过哺乳从母乳中获得,母乳含有婴儿所需的全面的营养物质,同时含有免疫物质。
2、人体的发育
①人体发育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受精卵→胚胎发育→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在幼儿期和青春期快速生长。
②青春期身体发育:
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青春期是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性器官发育和成熟时期。
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①身体发育主要表现在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
②生殖器官逐渐由发育成熟;
③第二性征明显:男性:喉结突起、音调低沉、长胡须;
女性:音调高尖、乳房隆起、骨盆宽阔;
④脑功能、心肺功能、运动功能、造血功能明显增强;
⑤出现正常的生理现象:男性:遗精;女性:月经。
3、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①动物的生殖方式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 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
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特点:卵生 体内受精
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②关注动物克隆技术的进展
克隆:通过细胞核移植技术,产生与被克隆动物基因完全相同的新个体。
1996年英国科学家利用克隆技术培育的绵羊“多莉”;它的诞生过程是这样的:科学家先将A羊卵细胞的细胞核取出,再将B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注入到A羊的无核卵细胞中,这样就得到具有B羊细胞核的卵细胞。这个卵细胞分裂形成胚胎后,植入C羊的子宫中,继续发育,过段时间后,多莉就出生了。克隆技术的最大进展是:克隆效率已经从过去的不到1%提高到了平均5%的水平,也就是增长了5~6倍,更好的情况是能达到10%的成功率。
克隆技术与试管婴儿区别:克隆技术----无性繁殖,试管婴儿----有性生殖。
知识点四:遗传与进化
考点1、识别遗传与变异的现象
遗传: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相似的现象。
变异: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不同个体间的性状差异。
遗传的途径:细胞分裂后通过生殖细胞而遗传。
考点2、说出遗传物质的作用,认识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基因。
考点3、列举常见遗传性疾病
遗传病:由DNA、基因或染色体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常见遗传病有:白化病、先天愚型等。
优生就是运用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防止有明显遗传病的婴儿出生,以改善人口质量。因此,我国的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考点4、列举遗传与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知道目前常见的育种技术
变异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产生新的生物类型。
变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品种改良。
考点5、知道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知道米勒模拟实验,列举生物进化现象,知道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
化学进化的条件: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
化学进化的过程:非生命物质→有机化合物→更大、更复杂的分子→蛋白质和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多种分子组成的体系→原始生命。
考点6、说出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进化论的演变:布丰的直线式进化→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动植物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
自然选择四个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和保证。
不定向的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外因是环境的选择即生存斗争,结果是适者生存。
生物进化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界。生物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
生物进化的总方向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并认为,生物进化的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动力是生存斗争。
植物种子的萌发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人员在人工气候培养室(温度、湿度等可调控)的适宜条件下进行了某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研究。各组种子7天后的萌发率数据如表:
(1)根据如表数据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写出2条结论即可)
(2)除了土壤含水量与温度之外,影响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还有 。
(3)设计实验探究:土壤含水量为15%时,该玉米种子在25℃-30℃温度区间内种子的萌发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
如图表示一种培育生物优良新品种的方法,该方法称为( )
A杂交育种 B转基因技术 C克隆技术 D太空育种
波尔多液是由胆矾(CuSO4?5H2O)、生石灰(CaO)分别与水按一定质量比混合而成的杀
菌剂。其主要是利用Cu2+起杀菌作用,但农业应用中,对幼苗一般不建议使用。为什么?小金进行了多项实验,其中一项实验如下:
①挑选均匀一致,色泽明亮的饱满莴苣种子用体积分数20%的乙醇消毒,蒸馏水洗净,然后用滤纸吸干水分。
②在铺有一层脱脂棉的培养皿中预先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每组均匀放置50粒种子,于25℃恒温箱内培养。每天喷适量蒸馏水,保证种子的正常发育。
③每天观察记录种子发芽情况,第14天时满足萌发幼苗的根长、芽长,所得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
(1)不能在铁桶中配置波尔多液的原因是 。
(2)该实验的研究目的是 。
(3)实验中,小金为什么要对种子进行消毒? 。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5)专家要求农业生产中不得过量使用波尔多液,从保护环境考虑,主要目的是减少 污染。
多莉绵羊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培育多莉绵羊的技术称为 。
(2)图中重组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通过 、生长和 过程发育成早期胚胎。
(3)多莉绵羊的遗传性状与图中 绵羊最相似。
(4)丙绵羊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5)产生多莉绵羊的生殖类型属于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市场上多数种类西瓜的食用部分是果肉,但有一种特殊栽培种类——“瓜子西瓜”的种子特别大,适合用来制作瓜子。
另外,科技人员将刚结出的圆形西瓜幼果放进立方体的透明盒中让它继续生长,则原本圆形西瓜会被塑造成方形,这种外形引人注目的“方形西瓜”会受到某些人的喜爱。
材料2:在运输和贮藏新鲜蔬菜水果的过程中,调整包装箱内空气的组成比例,可以延长蔬菜水果的保鲜时间。
(1)我们平常吃的西瓜子是由西瓜植株中的 发育而成。若从“方形西瓜”中取出种子播种,使其自然生长,则会结出 西瓜。
(2)西瓜中含有一些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和糖类等有机物质,它们分别来自 、
。
(3)为延长蔬菜水果的保鲜时间,应如何调整包装箱内空气的组成比例? 。
(4)若将甲品种果树的枝条嫁接在乙品种果树的植株上,则嫁接存活后的枝条上将结出 品种的水果。
为了探究环境温度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小金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①选用籽粒饱满、均匀一致的菜豆种子60粒,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3组,分别放入三个垫有二层湿滤纸的培养皿内;②用记号笔在每个培养皿上做好标记(如图所示),然后将三个培养皿分别放到4℃、25℃、40℃的培养箱中恒温培养7天;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步骤③ 。
(2)除温度外,请再列举1个影响实验结果的其它变量 。
(3)培养皿垫二层湿滤纸的目的是 。
(4)若实验结果三个培养皿中都没找到发芽的菜豆,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5)有同学说上述实验材料过于浪费,每个培养皿只需要放一粒菜豆种子就可以了。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 (填“同意”或“不同意”);并说明理由 。
(6)小周同学用另一种植物种子做了上述实验,结果发现4℃环境中的种子萌发率明显高于其它二组。请推测该植物所生活的环境条件很可能是 。
新疆的哈密瓜味甜,将其植株引种到江浙地区后所结哈密瓜甜度明显降低,但再将植株引种到新疆后所结哈密瓜又表现出原来的味甜性状。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看,哈密瓜果实属于 层次的结构。哈密瓜植株内能促进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的物质是 。
(2)同样品种的哈密瓜植株分别种植在新疆和江浙地区,新疆产的哈密瓜更甜的原因是 。
(3)新疆哈密瓜味甜的性状是由哈密瓜植株细胞中DNA分子上的 决定的。新疆哈密瓜植株引种到江浙地区后所结哈密瓜果实的性状发生了改变,这一现象称为 ,引起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哈密瓜植株所处的 发生改变而造成的。
课堂练习
下列做法和对青春期的认识,科学、合理的是( )
A多吃高能量的油炸食品有利于生长发育
B大脑内部结构和功能已经完善,自我控制能力强
C对烟酒、不健康的书刊和网络游戏的诱惑,要保持警惕并远离
D性意识的萌动,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属于不正常的心理现象
菜豆种子萌发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符合事实的是( )
A菜豆种子是由子房发育而来
B菜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
C菜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提供营养物质的是胚乳
D菜豆种子萌发时,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桃形李有“江南名果”美誉,它是通过嫁接培育而成。下列有关桃形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嫁接是一种有性生殖方式 B它的果实是由胚珠发育而来
C果汁中的酸甜物质来自细胞质 D食用的桃形李是生殖器官
小科对有关“人的生殖”知识作了下图归纳。下列对图中①、②、③、④的判断,与事实不一致的是( )
A①——精子 B②——卵巢
C③——受精卵 D④——分娩
如图所示大豆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受精卵中有遗传物质
B营养成分主要存在于①
C胚中仅有一片子叶
D②过程中必需施肥
胎盘和脐带是胎儿的生命线,在胎儿发育过程中承担了多个系统的全部或部分功能,但不包括( )
A循环系统的功能 B运动系统的功能
C消化系统的功能 D呼吸系统的功能
下列对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精卵形成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卵巢和子宫
B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
C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
D怀孕又称着床,是指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
下列有关嫁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嫁接时要使用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B.属于无性生殖
C.后代只保持砧木的优良性状 D.能够加快繁殖速度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条染色体上有多种DNA分子 B.染色体由DNA和基因组成
C.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在某地的同一地层中,找到了几种生物的化石。下列推论最合理的是( )
A.它们的亲缘关系相近 B.它们的身体结构相似
C.它们的食物种类相似 D.它们的生存年代相近
如图是桃树的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桃树是裸子植物
B.①是种子,②是果皮
C.桃花的子房发育成种子
D.桃子是桃树的生殖系统
下图是大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大豆种子萌发时,图中④提供营养物质
B.豆芽菜可供食用部分主要由图中①发育而来
C.⑥既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体幼体
D.大豆种子与玉米、水稻种子相比,玉米、水稻种子中没有⑥
人的有耳垂、无耳垂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耳垂、无耳垂由相同的基因控制
B:控制有耳垂、无耳垂的基因是DNA上的某个片段
C:有耳垂的父母生出无耳垂的孩子属于变异现象
D:无耳垂的父母生出无耳垂的孩子属于遗传现象
观察下面三幅图,其所运用的生物技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①组织培养;②克隆技术;③转基因技术
B:①无土栽培;②克隆技术;③组织培养
C:①组织培养;②转基因技术;③人工诱变
D:①无土栽培;②人工诱变;③克隆技术
孕妇最平凡却又最伟大的,生命的诞生是一个神奇的过程。
(1)卵巢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其作用是 。
(2)在 内完成受精作用的受精卵是新生命的第一个细胞。
(3)胚胎在子宫发育至第8周末,成为初具人形的胎儿,脐带将母亲与胎儿连接在一起,胎儿通过 从母体获取营养。
(4)大约40周左右,胎儿就发育成熟,孕妇垂体分泌的催产素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引起子宫收缩,促进分娩,这种特殊的调节方式称为 。
桑树的果实叫桑葚。成熟的桑葚果实呈紫色,味甜多汁,既可直接食用,也可用来泡酒,摘桑葚时手指会被染成紫色,这些紫色的汁液来自果实细胞结构中的_____。桑葚是由桑树开花后,花中的_____发育来的。
马铃薯与水稻、小麦、玉米用种子繁殖不同,马铃薯通常采用块茎繁殖,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小科同学在做“观察花的结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
(1)取一朵花,用镊子 (选填“由外向内”或“由内向外”)剥下花的各部分结构;
(2)将花的结构粘在纸上,如图所示,标注名称时有一结构不稳定,请帮他补上 。
据图回答问题:
(1)豌豆花的传粉情况是: 。
(2)已知一个豆荚内有3粒豆子,由此可以推断形成该豆荚的子房内至少有________个胚珠。豌豆荚是由 发育而来的。
(3)受精完成后,豌豆花雌蕊中的 将发育成果实; 将发育成种子。
如图是植物的两种不同生殖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的无性生殖方式是图_________。
(2)图①中的繁殖技术中关键步骤是要确保a、b两部分的_________紧密结合。
(3)图②是高等植物有性生殖的_________过程。该过程中与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将发育成种子的_________。
生物能否自然发生,历史上曾经做过许多实验。
雷迪的实验:如图甲,将两块相同的肉,放到两个一样的瓶子内。一个瓶口封上纱布,苍蝇不能进入;另一个瓶敞口,苍蝇能进入。一段时间后,没有封纱布的瓶内有了蛆。
尼达姆的实验:如图乙,将煮沸的肉汤放入一瓶内,立刻用软木塞盖住。几天后,打开瓶子,发现肉汤中滋生了微生物。
斯巴兰扎尼的实验:如图丙,将肉汤放入瓶子后,直接将瓶口烧成封闭。第一次加热至沸腾2分钟,几天后肉汤中仍发现微生物。第二次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没有发现微生物。
巴斯德的实验:如图丁,将肉汤放入曲颈瓶,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未发现微生物。
回答下列问题:
(1)雷迪实验中,用两个瓶子做实验的目的是_____。
(2)尼达姆的实验,_____(选填“能”或“不能”)支持生物会自然发生的观点。
(3)斯巴兰扎尼实验对尼达姆实验的改进是基于_____的猜想。
(4)若把巴斯德实验中的瓶颈在A处折断,几天后,曲颈瓶中_____(选择“会”或“不会”)出现微生物。
请根据小红设计的细菌培养实验分析回答:
将甲、乙、丙三个盛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灭菌后冷却,洗手前用无菌棉棒擦取左手手心,在甲培养基上涂抹一下;洗手后用另一支无菌棉棒擦取左手手心,在乙培养基上涂抹一下;丙培养基不涂抹。加盖封好后,放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下培养,如图所示。
(1)在接种前,培养基和培养皿应经过_________灭菌处理,以杀死其内混有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等,排除实验外其它环境的污染。
(2)预期48小时后,哪个培养皿内的细菌菌落最多? 。
某同学发现虫蛀过的绿豆有些能发芽,有些不能发芽,便产生了探究的想法。他将30粒正常绿豆种子均分为三组,其中一组不作处理,其余两组进行不同部位的钻孔处理(钻孔不影响未处理部分的结构)。将三组种子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实验结果如下表:(图甲为绿豆种子,图乙为种子内部结构)
组别 现象 日期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完整的种子 从a端钻孔至恰好破坏图乙中的结构(2) 从b端钻孔,与第二组等大
5月13日 均长出根,平均1mm;无叶长出 无根长出;无叶长出 均长出根,平均3mm,无叶长出
5月17日 根平均长度9mm;均长出叶,平均6mm 有3粒种子长出根;无叶长出 根平均长度11mm;均长出叶,平均7mm
5月21日 均长成幼苗,平均高度32mm 根萎缩;无叶长出 均长成幼苗,平均高度35mm
(1)对比三组实验结果可知,缺失 (填种子结构名称)会导致种子无法发育成幼苗。
(2)比较第一和第三组实验可知,第三组种子还能萌发成幼苗,这是因为 ,从种子萌发速度看,破损的种子更快,因为种皮破损的种子更有利于吸收 。
破损的种子在自然环境中的出苗率是否更高?该同学又开始了新的探究……
在探究完“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后,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种子萌发还需要光吗?”提出了新的质疑。以下是该小组同学在实验前进行的对话:
接着,他们选了40粒小麦种子,平均分成两份,按计划进行了实验。数天后,光照下的小麦种子萌发了17粒,黑暗中的萌发了18粒。请分析回答:
(1)甲和乙的对话,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2)对话中提到的种子萌发需要的三个外界条件是 、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该小组得出结论:光照 (填“是”或“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4)你认为,以上结论是否完全正确? ,请说出理由: 。
滥用抗生素会滋生耐药菌的出现。如图是几种抗生素被允许使用的年份和相应的耐药菌出现的年份(注:上下深度一致的箭头,分别表示抗生素及对应的耐药菌)。
(1)从图中可以发现,最早用于临床的抗生素是 ,而此抗生素相对应的耐药菌出现在临床使用之 ;(选填“前”或“后”)
(2)绝大部分耐药菌都是在抗生素使用之后出现的,根据生物进化理论,各种耐药菌的出现是对应的抗生素对其不断 的结果;
(3)耐药菌通常出现在医院,这是因为医院是使用 最频繁的地方,并聚集了很多缺乏免疫力的人,即那里有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