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最后一次讲演》(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最后一次讲演》(1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11 20:0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1899—1946),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诗集《红烛》、《死水》。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被国民党特 务暗杀。1946年7月17日毛泽东、朱德同 志在唁电中称赞他:“为民主而奋斗,不屈不挠,可敬可佩。”周恩来同志在悼词中写道:“心不死,志不绝,和平可期,民主有望,杀人者终必覆灭。”
卑劣( ) 诬蔑( ) 蛮横( )
赋予( ) 捶击( ) 恐怖( )
黎明( ) 两桩( ) 卑鄙( )
挑拨离间( )
miè
bēi
mán

chuí


jiàn

zhuāng
闻一多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篇演讲词有什么特色?
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这篇演讲词为了传达这种感情,在行文上用了哪些方法?
富有感彩的词语;设问句、反问句和感叹句;修辞;不断变换人称。
句式:
设问句——更能表达愤怒和斥责的情感;
反问句——语气凌厉坚决,揭露敌人无耻卑劣的行径;
感叹句——情绪激昂, 态度坚决鲜明,短兵相接。
富有感彩的词:
褒义——光荣、宝贵、骄傲、光明……;
贬义——卑劣、无耻、偷偷摸摸、暗杀、卑鄙、疯狂、末日、屠杀、恐怖、挑拨离间……。
修辞:排比、反复、对比——更增强了表达效果。
形成强烈对比,表达讲演者强烈的爱憎
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不断变换人称:
对敌人正面斥责、揭露用“你、你们”,表现了讲演者毫无畏惧,直接向敌人挑战,向敌人发起攻击;
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行或揭穿他们的用心时用“他们”,流露出对敌人极端愤怒的感情和轻蔑的态度;
鼓动人们团结斗争时用“我们”,表现出演讲者与群众亲密的、战友般的感情;
“你们、我们” 相间更显出作者感情的鲜明,立场的坚定。
有利于配合讲演者表达思想感情
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赏析:闻一多先生对敌人进行了尖锐的心理剖析,一针见血地戳穿敌人的虚弱本质,向人们证明敌人不过是只“纸老虎”,给敌人以压力,鼓舞士气。
想象:闻一多先生脸上充满了嘲讽与愤怒,激动地捶击桌子。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赏析:连续用“我们”的称呼,表明闻一多先生此刻热切期盼所有民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用脚跨出大门的决绝比喻无惧生死的勇气,更体现了先生的凛然士正气。
想象:闻一多先生用近乎嘶哑的声音疾呼,他头颅上昂,紧握拳头,有力地挥动,斩钉截铁。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人民

对敌人
赞扬、激励
痛斥、揭露
完成历史任务
历史上
最卑劣
最无耻
事件
暗杀李公朴
为何被暗杀
争取民主和平
真理是一定胜利的
发扬云南人民
的 光 荣 传 统
随时准备牺牲
最后一次讲演
本文围绕李公朴被害事件,揭露反动派的无耻暴行和虚弱的本质,赞颂烈士的斗争和牺牲精神,号召人民与敌人斗争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