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人教版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12 11:1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升初真命题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请认真答题,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一、填空题
1.读拼音,写词语。(2分)
méng??lóng? lí? ?hēi? páng??bó? zuò??bì??shàng??guān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字典填空。(2分)
“若隐若现”中的“若”,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若”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如果;②好像,如;③你。这里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3.下列词语中共有6个错别字,请圈出来并将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2分)
①繁华似棉 姹紫嫣红 抓耳挠腮 杯水车薪 ________
②安居乐业 鞠躬尽粹 赴汤蹈火 心极如焚 ________
③铤而走险 巧舌如簧 应接不瑕 故伎重演 ________
④连声屏气 自强不熄 奄奄一息 大饱眼福 ________
4.在横线上填上读音为“bì”的汉字。(2分)
     幕      免   作      和氏         生心血
5.请根据提供的情境填上不同的成语。(3分)
面对这场考试,你做了充分的准备,感到很有把握,用一个成语来描绘:________;来到考场,每个人的心情是不一样的,你此刻的心情是________;看看你的监考老师,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他(她)的外貌________;再看看你周围的同学,他们个个埋头答题,好像答得很顺手,你想到了成语________;这时候,你也该集中注意力,________地答题了。不管考试结果如何,你会做到________。
6.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填空。(3分)
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选自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的古诗《__________》。这首诗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的“羌笛”是指古代羌族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7.下列叙述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鲁滨孙漂流记》记叙了鲁滨孙和“星期五”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度过他26年孤独时光的经历。
B.《爱的教育》是意大利的亚米契斯写的。书中的主人公是安利柯。
C.我们爱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因为书中的保尔钢铁般的意志一直鼓舞着我们前进。
D.我们是听着《三国演义》的故事长大的:过五关斩六将、火烧赤壁、三打白骨精……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8.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理解,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2分)
A.《三国演义》人物形象鲜明,张飞不仅一声怒吼吓退了曹军,而且还能倒拔垂烟柳。
B.《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的故事有智擒红孩儿、智取生辰纲等。
C.《木偶奇遇记》讲述了匹诺曹由一个任性、懒惰、经不住诱惑的坏孩子,经过种种磨难,变成一个勤劳、勇敢、好学的好孩子的故事。
D.《鲁宾逊漂流记》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鲁宾逊流落荒岛的生活经历,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9.猎人就要来了,紫岚看着捕兽夹中的蓝魂儿,___________。( )(2分)
A.最终转身离开
B.和猎人决斗
C.把蓝魂儿咬成两截葬在了尕玛尔草原深处
三、语言表达
10.课内阅读(6分)
①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怀。《最后一头战象》中作者通过英雄垂暮、 、 、掘墓自葬四件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掘墓自葬四件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 的嘎唆。
②我们曾经学过《自己的花儿是给别人看的》这篇文章,作者是 ,本期我们又学过他的一篇文章 。读了这篇课文,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鲁迅以 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是鲁迅精神的真实写照。
11.根据下面描绘的情景,回答问题。(4分)
胡萝卜、鸡蛋、碾成粉状的咖啡豆,这三样东西同样面临逆境——煮沸的开水。下锅进入开水煮后,胡萝卜变软了,鸡蛋外壳里面的液体变成硬硬的固体了,碾碎的咖啡豆成了一杯香浓的咖啡。这三个结局其实正代表了人在面临逆境时的态度。
这三个结局的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会学三样东西中的哪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一)嫦娥奔月新传(15分)
这是一个关于科学的话题,初一数理特长小组撰写一篇科普文章,艾诗颜认真阅读后,从中收获颇多,让我们一起分享。
嫦娥奔月,是我国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这个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就是我们祖先最早的飞天梦,如今这个梦想成为了现实。
五年级时我曾学过二篇课文《嫦娥奔月》,这个神奇的故事在中国人心中永远都是美丽的化身。广寒宫里只有两只可爱的玉白兔与嫦娥相伴。从那时起我就幻想对月亮上望着故乡的嫦娥说一声“你好!”
“嫦娥”真的到达月球了。嫦娥一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卫星是由卫星平台和有效控荷两部分组成,卫星总重2350公斤,从外表看就像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大盒子,本体长度为2000毫米,宽度1720毫米,高度2200毫米。“嫦娥一号”将完成四项科学任务一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影像,二是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三是探测月壤特性,四是探测地月空间环境。同时还要记录原始太阳风数据,研究太阳活动对地月空间环境的影响,并向月亮播放20首有我国民族色彩的歌曲,来解除嫦娥的寂寞。
嫦娥不是一个真实的人物,但是“奔月”却是一件真真切切的事。中国人期待着把千年的传说变为现实,一代代的科学巨人开始了没日没夜地钻研,也许没有丰厚的待遇,没有先进的仪器,但是每一代科学家都执着的探索,无悔的付出,用勇气,用奋斗,告诉世界:中国,行!
在嫦娥一号奔月直播的时候,没有任何的解说,只能听见工作人员随时汇报飞船的状态。此时任何语言的解释都是苍白的,只需静静地看着属于中国的骄傲翱翔在太空。
辉辉中华,泱泱大国,展示着一个文明古国应该有的大气与辉煌。月宫嫦娥将谱写属于自己的新传
12.艾诗颜深深的爱上了科学,想为嫦娥一号制作身份名片,聪明的你快来帮她填写完整吧。
姓名:嫦娥一号 性别:女
家庭住址: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身高:(______) 体重:(_______)
形体特点:(______________)
职业:(_________) 工作地点:月球表面
工作任务:(________________)
13.这篇小文章明明是写“嫦娥一号”卫星的,却先在开头介绍了关于嫦娥的许多传说,小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为了准确而科学的说出“嫦娥一号”卫星的特点,小作者想出了许多好办法,你能从下面的选项中挑出正确的3项吗?你的选择是( )
A.运用了数字 B.运用了比喻 C.解释了概念
D.列举了具体事例 E. 表达了感情
15.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为什么能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更令国人兴奋不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嫦娥一号”卫星奔月成功,艾诗颜激动地写出一则上联,请你帮她对出下联。
上联:科技创新,科学巨人苦钻研。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果艾诗颜乘坐火箭登陆月球,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发生了——坐火箭前小艾在家里称了一下自己的体重,结果如A图所示。接下来小艾便开始了奔月之旅,在火箭加速飞行的过程中,小艾在火箭上保持不动再次称量体重,到底哪个是正确的体重结果呢?你的选择是(_______________),这属于,(____________)现象。(超重 失重)
A B C D
中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辉煌阶段,尖端技术领先国际。科学技术的强大,让太空之旅成为现实,假如今年的中秋节你在月球度过,将会有什么奇妙的事情发生?给我们讲一讲那天的故事吧!(字数不少于2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




(二)特殊的点名(10分)
刺耳的铃声急骤响起。马教授心头一震,随即用发颤的声音说道:“同学们,下课了!”
然而,同学们睁着大大的眼睛,目光聚集在他们敬爱的老师身上,谁也没有动。四年前,他们怀着无限的憧憬踏进校园,转眼就要毕业了。明天,他们将奔向各自的岗位。(面对讲台上这位慈父般的老人,这位才华横溢而又平易近人的老专家,这位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教育事业的老教授),他们是多么想把时光留住片刻,和老教授多待一刻呀!怅然之中,他们每个人还意识到,只要这个班集体一解散,就意味着他们这一生再也难以相聚了。
马教授望着自己的学生们,喉结动了动,他很想再次宣布“同学们,下课了!”但嘴巴张了张,竟未能说出来。教室里一片寂静。
这时,班长站了起来,红着眼圈说:“老师,你给我们点个名吧!”
沉默打破了,同学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释放点,渴盼地望着老师说:“对!老师,您就再给我们点一次名吧!”
马教授愣怔了半晌,深情地扫视了一遍同学们,然后捧起了花名册。同学们立即调整坐姿,端端正正坐好,静神凝望着老师。
“现在开始点名!”马教授清了清嗓子,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肖石、温天立、张颖……”他大声呼点着。四十五位同学相继站起来又端正坐下。
“马国政!”
“ ? ”同学们蒙了。
“到!”未等同学们反应过来,马教授已经响亮地回答了自己。
掌声立即响起,同学们眼里噙满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
19.这件事情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画线句子主要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分析“ ? ”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马教授为什么要点自己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为什么同学们听老师点自己名字后眼里噙满激动和幸福的泪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共同的秘密(15分)
①矿工下井刨煤时,哑炮响了,矿工当场被炸死。( )是临时工,( )矿上只发放了一笔抚恤金,不再过问矿工妻子和儿子以后的生活。
②悲痛的妻子在丧夫之痛之后是来自生活上的压力,她无一技之长,只好收拾行装准备回到那个闭塞的小山村去。这时矿工的队长找到了她,告诉她说矿工们都不爱吃矿上食堂做的早饭,建议她在矿上支个摊儿,卖些早点,一定可以维持生计。矿工妻子想了想,便点头答应了。
③馄饨摊开张了。开张第一天就一下来了12个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吃馄饨的人越来越多。最多时可达二三十人,而最少时从未少过12个人,而且风霜雨雪从不间断。
④时间一长,矿工的妻子们都发现丈夫养成了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必须到摊上吃上一碗馄饨。妻子们百般猜疑,采取跟踪、质问等方法来探求究竟,结果一无所获。妻子们百思不得其解。
⑤直至有一天,队长被砸成重伤。弥留之际,他对妻子说:“我死后,你一定要接替我每天去吃一碗馄饨。这是我们12个兄弟的约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老婆孩子,咱们不帮谁帮。”
⑥从此以后每天的早晨,在众多吃馄饨的人群中,又多了一位女人的身影。来去匆匆的人流不断,而时光变幻之间唯一不变的是不多不少的12个人。
⑦时光飞逝,当年矿工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他那饱经苦难的两鬓斑白的母亲,依然用真诚的微笑面对着每一个前来吃馄饨的人。
⑧更重要的是,前来光临馄饨摊的人,( )年轻的代替了年老的,女人代替了男人,( )从未少过12个人。穿透十几年岁月沧桑,依然闪亮的是那颗金灿灿的爱心。
24.在“( )”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5.“百思不得其解”:“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整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共同的秘密”具体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第四自然段写妻子们的反应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当年矿工的妻子“依然用真诚的微笑面对着每一个前来吃馄饨的人。”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文中为什么要反复出现“12”这个数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穿透十几年岁月沧桑,依然闪亮的是那颗金灿灿的爱心。”这句话的意思你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31.习作。(30分)
提示:生活中你一定认识许多有才艺,有能力,品德高尚等等让你喜欢、崇拜的人。请你写一封信,向远方的亲戚、朋友介绍一下他(她)。
要求:书信格式正确,介绍人物特点鲜明,列举事例内容具体。书信结尾署名统一为“小明”。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朦胧、 黧黑、 磅礴、 坐壁上观
2.R ruò 艹 5 ②
3.①棉(锦) ②粹(瘁),极(急) ③瑕(暇) ④连(敛),熄(息)。
4.闭 避 弊 璧 毕
5.胸有成竹/成竹在胸 心平气和/七上八下 慈眉善目/眉清目秀 游刃有余 全神贯注 心中有数/宠辱不惊
6.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 王之涣 凉州词 边塞将士生活的凄苦 略
7.D
8.C
9.C
10.①重披战甲 凭吊战场 善良、重情义 ②季羡林 《怀念母亲》作者对亲生母亲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③笔 民族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11.胡萝卜:本来是硬的,但是遇到逆境就变软了。
鸡蛋:本来是液体,但是遇到逆境就变得坚强。
咖啡豆:遇到逆境,即使被碾碎,却仍然能够改变逆境,把沸水变成咖啡,为自己所用,所以我选择做能够克服困难,扭转逆境的人 略
12. 身高: 2200毫米 体重:2350公斤 外形:方方正正的大盒子 职业:宇航员 工作任务:“嫦娥一号”将完成四项科学任务一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影像,二是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三是探测月壤特性,四是探测地月空间环境。同时还要记录原始太阳风数据,研究太阳活动对地月空间环境的影响,并向月亮播放20首有我国民族色彩的歌曲,来解除嫦娥的寂寞。
13.为了激发小读者的兴趣,为嫦娥一号的出现做了铺垫。
14.ABD
15.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人民的飞天梦想,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
16.嫦娥奔月,文明古国谱新传。
17. D 失重
18.略
19.同学们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结束时。
20.神态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
21.同学们听到这个特别的名字都愣住了,大家非常惊讶一时不明白怎么回事。这样表达最为贴切。
22.四年的学习生活中,马教授与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已经把自己看成是这个集体中的一个成员了,所以点了自己的名字。
23.马教授和同学们亲密无间的师生情谊使这个集体充满温暖,他和同学们平等相待、互相尊重,这样的朴实作风让同学们感到激动和幸福。
24.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25. 解:解释、理解等。 反复思索,仍然不能理解。
26. 每人每天都要到被炸死的矿工妻子的摊上吃一碗馄饨。
27. 衬托出矿工们严守他们共同秘密的态度的坚决。
28. 可从感激与回报两个角度答题,表达清楚明白得全分。
29. 强调了 12个矿工每个人对约定的信守,有助于表达中心,深化主题。
30. 本句一是对旷工们共守约定,信守承诺的赞扬,二是对人世间永恒爱的赞颂。
3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