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历史必修3会考知识体系Rise above
课件制作第二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请思考:
1、“百家争鸣”的原因是什么?(了解)
2、“百家争鸣”的实质是什么?(掌握)百家争鸣原因(了解)⑴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
⑵经济:井田制崩溃
⑶阶级关系:“士”的活跃
⑷思想文化:私学兴起,“学在民间”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一、百家争鸣的实质: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
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二、主要代表及其思想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四派各自从自身立场出发,提出了哪些治国思想?(一)儒家1、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这是一种什么思想?民本思想★政治思想:
“仁政”学说(王道)
★人性论:
人性本善说
★修养观:
“养浩然之气” 先义后利1、孟子:2、荀子:政治思想: 礼法并施 (唯物思想制天
命而用之)人性论: 性恶论(二)墨家 (墨子)《墨子》书影墨家(墨子):兼爱
非攻
尚力
节用
节葬(三)道家 (庄子)来读一个小故事鼓盆而歌,送妻升遐 回家不到一年,庄子的妻子就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子责问道:“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分、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 惠子仍愤愤不平,质问道:“生死之理又如何?”庄子说道:“察其生命之始,而本无生;不仅无生也,而本无形;不仅无形也,而本无气。阴阳交杂在冥茫之间,变而有气,气又变而有形,形又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为死。故人之生死变化,犹如春夏秋冬四时交替也。她虽死了,人仍安然睡在天地巨室之中,而我竟还悲哀地随而哭之,自以为是不通达命运的安排,故止哀而歌了。” 惠子说:“理虽如此,情何以堪?”庄子道:“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托付给)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于孙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故生者,假借也;假借它而成为生命的东西,不过是尘垢。死生犹如昼夜交替,故生不足喜,死不足悲。死生都是一气所化,人情不了解此理,故有悲乐之心生。既明其中道理,以理化情,有什么不堪忍受的呢?况且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也。”道家思想(庄子) 哲学观(齐物)
人生观(逍遥)
天命观(顺应自然)(四)法家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法家(韩非子) 主要思想建立法术势相结合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反对守株待兔主张变法革新百家争鸣思考: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四、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参见P10最后一段)1、构造民族文化精神
2、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3、促进文学艺术繁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