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文档属性

名称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9-23 10: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法国巴黎——凡尔赛宫凡尔赛宫外景阿波罗池回望凡尔赛宫凡尔赛宫花园一景凡尔赛宫花园凡尔赛宫镜厅357面落地镜凡尔赛宫长廊和壁画凡尔赛宫壁画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的“新秩序”1、巴黎和会时间:目的:主要人物:内容:结果:对战后世界进行安排1919年1月—6月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美国总统威尔逊《凡尔赛和约》与奥、匈、土保等国和约建立了凡尔赛体系,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国家:27国 英国:一战中遭严重削弱,伤亡212万人,军费超80亿英镑,债务是战前的10倍,其中欠美国的就达44亿美元,走向衰弱,但仍有相当实力。仍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殖民帝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军强国,仍具有争夺世界霸权的资格。 法国:战争主战场在法国,伤亡人数达438万人,按人口损失来说是各国中最大的,战争间的物资损失达2000亿法郎,一向以高利贷著称的法国负债累累,欠美国38亿美元,但它仍拥有一支强大的陆军,是世界头号陆军强国。 意大利:在一战中损失大而获利小,欠债40多亿美元。 日本:成为东亚霸主。损失小而获利大。一战期间,对外贸易增加了3倍,黄金储备增加了4.5倍。成为欧洲国家的债权国。阅读材料: 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美国在一战中损失最小获利最多,四年中工业产值净增380亿美元(翻两番),战时战后欧美欠美100多亿,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战后最大的债权国,黄金储备占世界的40%以上。渐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而欧洲不仅没有能力还债,还在等待美国的进一步援助。一战后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美国: 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英国:
法国: 极力压制德国,称霸欧洲大陆
意大利:扩大领土
日本: 把从德国手里夺取的权利合法化
继续海上的优势,维护庞大的殖民帝国,并保持欧洲大陆均势各国参加和会的意图各怀鬼胎“百灵鸟” 威尔逊“狡猾的狐狸”劳合乔治老虎总理克里孟梭雪耻,收复失地,削弱和肢解德国保留德国,牵制法国,制约苏俄,保持和加强海上霸主地位维护德国,抗衡英法,对付苏俄,建立国联,逐步统治世界巴黎和会三巨头和他们的如意算盘 凡尔赛和约的制定者……是在恨、贪、惧的气氛中集合于巴黎的。他们怀恨敌人,贪婪殖民地和赔款,恐惧布尔什维主义。 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签订。《凡尔赛和约》上的签字各方对《凡尔赛和约》的看法德国魏玛共和国首任总理谢尔曼:谁要是签署这样的条约,他的手就会烂掉!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凶暴的行为之一。
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这不是和平,这不过是20年的休战。
列宁:靠《凡尔赛合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动脑筋: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这么说? 答:第一,凡尔赛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加剧. 第二,帝国主义侵略特征和战胜国内部分赃不均,使得战胜国列强之间矛盾重重。引起国际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 第三,凡尔赛体系的帝国主义性质,遭到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对。这幅刊登在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的漫画将英、法、美、意、日比做一只五头怪兽,它将德国踩在脚下,贪婪地将其内脏吞食殆尽。 2、国际联盟1920年1月一、战后的“新秩序”二、对亚太地区的“安排”华盛顿会议时间:目的:内容:结果:国家:调整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矛盾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比、葡、中《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地区统治秩序华盛顿会议《四国条约》 1921年12月13日,签订《美、英、法、日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通称《四国条约》。有效期10年。条约规定:“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缔约国之间发生有关太平洋某一问题的争端”,应召开缔约国会议解决。缔约国在太平洋区域的权利遭受任何国家威胁时,缔约国应协商采取有效措施。《五国条约》 1922年2月6日,签订《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通称《五国海军条约》。条约规定:美、英、日、法、意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为5∶5∶3∶1.75∶1.75。第7条规定,美、英、日、法、意航空母舰总吨位比例依次为13.5∶13.5∶8.1∶6.6∶6.6,条约的有效期到1936年为止。这是美国的又一胜利。日本原来要求的比例是10:10:7,在美国的压力下只得屈从。英国被迫承认美国与英国海军实力的平等地位。美、英达到了限制日本海军力量的目的。作为对日本的让步,规定了美、英、日要维持太平洋西部区域海军基地现状。 即英、美不得在这个区域建设新的海军基地。 中国问题是会议中心议题。中国参加会议的3个全权代表为驻美公使施肇基、驻英公使顾维钧和前司法总长王宠惠。
1921年12月14日,王宠惠提出废除1915年日本向中国提出的“二十一条要求”的议案。中国还在会议上提出山东问题。经中日谈判,1922年 2月 4日签订《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和《附约》,日本被迫交还前德国胶州租借地,但仍保留许多特权。同日日本代表币原喜重郎发表声明,废除“二十一条”的一些条款。
会议期间顾维钧还提出关税自主、取消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撤退外国军警、撤销在中国的外国电台和邮局、废止各国在华租借地、取消势力范围、公布秘密条约并由大会决定有疑点的条约的效力等议案。与会各国只同意将来不划分势力范围,公开秘密条约与契约以及有条件地裁撤外国邮局,其他议案均被否决。《九国公约》 1922年2月6日,签订《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通称《九国公约》。条约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给予中国完全无阻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的巩固之政府”;“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实质上是要挟中国政府执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合作探究:
两次和会对中国问题的处置及影响?两次和会对中国问题的处置及影响 1、巴黎和会:
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引起中国的五四运动,北洋军阀被迫拒绝和约签字.
2、华盛顿会议:
归还中国在山东的主权,但《九国公约》又使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小 结国际联盟
1920, 成立国联。
维护和平,矛盾隐含。
华盛顿会议
美日争霸,势力扩展。
发生冲突,要解争端。
九国代表,聚华盛顿。
21、22,又把约签。
《九国公约》,瓜分中国。
门户开放,利益共沾。
亚太秩序,得以确立。
凡华体系,至此创建。 巴黎和会
战后分赃,巴黎和谈。
美英称雄,法要赔款,
各谋其利,争吵半年。
1919 与德签《凡》。
归还法土,军备受限。
莱茵东岸,禁设防线。
德奥分立,支付赔款。
海外权利,它国抢占。
奥保匈土,和约皆签。
欧非西亚,格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