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4张PPT。中国现代史阶段划分1、过渡时期(1949——1956)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4、徘徊中前进的两年(1976——1978)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本课要点 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一) “文革”的原因
(二) “文革”的性质
(三)“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四) “文革”的教训
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一) “文革”的原因
1、毛泽东错误地认为……
2、党内个人专断、个人崇拜现象严重,
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和削弱。
3、……利用和助长……
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一) “文革”的原因
(二) “文革”的性质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一) “文革”的原因
(二) “文革”的性质
(三)“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大批……惨遭批斗、抄家和人身迫害。
(刘少奇冤案)老舍,著名作家 1966.8.24 跳北京太平湖溺死。 李达, 哲学家,武汉大学
校长,中共一大代表 ,1966.8.24 自杀。 邓拓,人民日报总编1966.5.17 服毒致死。 傅雷,著名翻译家 1966.9.3 与妻上吊自杀。 翦伯赞 历史学家 1968.12.18 与妻子服安眠药致死。 容国团
为中国夺得了第一个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也是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得者。
1968.6.20 北京龙潭湖畔槐树上吊自杀。 罗广斌
小说《红岩》作者 1967.2 跳楼自杀,另一说是他杀。 杨 朔
著名散文作家 1968.8.3 服安眠药而死。 田家英
毛泽东秘书 1966.5.23 在毛泽东书房走廊上吊死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人之一 (1898.10.24—1974.11.29)打饭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红卫兵批斗彭德怀红卫兵批斗彭德怀红卫兵批斗刘少奇(一) “文革”的原因
(二) “文革”的性质
(三)“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大批……惨遭批斗、抄家和人身迫害。
(刘少奇冤案)
2、宪法和法律名存实亡,公民…失去保障。
3、造反派夺权、武斗,社会秩序严重破坏。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一) “文革”的原因
(二) “文革”的性质
(三)“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四) “文革”的教训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正确处理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2)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3)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
禁止和克服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一)背景
1、文革的教训
2、法制建设方针的提出
(二)措施
1、 平反冤假错案
2、全面立法
(三)意义
1、形成……法律体系
2、使……,为……奠定重要基础 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一)重新召开“两会”
(二)进一步完善……制度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四)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本课要点回顾 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复习参考题1、本课要旨是什么?
2、见“学思之窗”
3、见“本课测评”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文革”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其发生的原因是①毛泽东对国内形势估计错误 ②党内出现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③中共由于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环境中,习惯采用阶级斗争的方法处理党内意见分歧④权力过于集中,个人崇拜现象严重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D课堂练习2、“文革”中,党和人民得到的深刻教训是
A要在综合平衡中发展经济
B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要清除修正主义在党内的影响
D要正确处理敌我矛盾,以利于现代化建设B课堂练习3、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法制建设方针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A课堂练习4、下列法律文件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 )
A《选举法》
B《宪法》
C《刑法》
D《民事诉讼法》B课堂练习5.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了过“左”或过“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倾错误是?
A.反右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
C.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D课堂练习6.“文革”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抄家和人身迫害这一事件突出说明?
A.国家法律遭到严重践踏
B.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
C.党的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
D.刘少奇不支持发动“文革”A课堂练习7.经过“文化大革命”,党和人民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得到的最深刻教训是?
A.反对个人崇拜
B.加强党的集体领导??? ?
C.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课堂练习8.“文革”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造成了重大破坏,主要表现在①人民代表大会多年不能召开②公民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③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难以实行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遭到破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D课堂练习9.“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人身迫害。”这段材料不能说明“文革”时期
A.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了保障 B.民主法制建设出现了历史性倒退
C.“左”倾思潮严重泛滥 D.毛泽东对国家的控制力大大下降D课堂练习10.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恢复和加强始于
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制定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订
D.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冤案平反昭雪A课堂练习11.我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
A.1954年宪法
B.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C.1982年宪法
D.依法治国基本方略C课堂练习1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民主制度的重建和完善主要表现在①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②确立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③颁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④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A课堂练习13.创自吉林省的村民选举制度是
?
A.自选 B.海选
C.推选 D.任选B 14.在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最主要在于
A.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D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5.新时期我国推进农村民主制度建设的重大举措是
A.完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健全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D.大力培养农村青年干部C课堂练习16.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是在
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D问题解答?【学思之窗】?
结合“文革”破坏民主法制的史实和新时期法制建设的成就,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关系的看法。
解题关键:在总结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时,一定要结合史实进行阐述。?
思路引领:无论是“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史实,还是新时期法制建设成就的史实,都说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学思之窗】答案提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经验教训看,“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砸烂公检法”,严重侵犯了人民民主权利,这都与法制观念淡薄、法制不够完善和法制遭到践踏有直接关系。改革开放以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进一步开展全面立法工作提供了基本的原则。?【学思之窗】此后,依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此可见,没有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没有社会主义法制;没有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人民的民主权利就得不到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实践中,只有把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其成为稳定的政治制度,人民民主才能得到更可靠的保障。【探究学习总结】本课测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解题关键: 本题要求的时间是改革开放以来,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可在全面阅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教材知识进行归纳、概括。
思路引领: 可从党和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方针政策、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和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两个方面归纳、概括所学知识。本课测评答案提示: 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新时期的基本方针和根本任务,确立了“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基本方略。?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冤假错案,并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后,全国人大先后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本课测评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依据宪法的规定,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使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进一步完善。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与此同时,国家还大力开展了普法教育,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延 伸 阅 读“文化大革命”
“走资派”
“牛鬼蛇神”的含义
关于“文化大革命”对民主制度的践踏
红卫兵运动
林彪反革命集团
江青反革命集团
民主集中制“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同年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文化大革命”的过程分为三段:第一阶段,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到1969年4月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一阶段中,“文化大革命”从文化领域的过火批判,到学生的罢课串联,再到全面夺权和全国性的武斗,不断升级和扩大,给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文化大革命”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发展到顶峰。 “文化大革命”第二阶段,从党的九大到1973年8月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一时期,属于艰难的调整阶段。“九一三事件”之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纠正极左思潮,着手调整国民经济,积极进行解放干部工作,使各方面的工作有了转机。但是毛泽东同志却错误地认为当时的任务仍然是反对“极右”。1973年8月党的十大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并且使王洪文当上了党中央副主席。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势力又得到加强。 “文化大革命”第三阶段,从党的十大到1976年10月。1974年初,江青、王洪文等提出开展所谓“批林批孔”运动,使政治空气重新紧张起来。1975年,周恩来同志病重,邓小平同志在毛泽东同志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对许多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使形势有了明显好转。但是毛泽东同志不能容忍邓小平同志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又发动了所谓“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全国因而再度陷入混乱。1976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等领导人相继去世,江青集团加紧了夺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活动。同年10月上旬,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和叶剑英等,代表党中央采取果断措施,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 “走资派”所谓“走资派”,全称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1966年8月8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十六条》规定:这场运动的目的是“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后来,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一步抛出了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资派的反革命政治纲领,把打击迫害的矛头指向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使许多干部遭到抄家、批斗、迫害。“牛鬼蛇神”的含义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妙法莲华经》卷二《譬喻品》:“复有诸鬼,首如牛头,或食人肉,或复啖狗。”《地藏本原经》卷中《利益存亡品》:“铁蛇铁狗,吐火驰逐,狱墙之上,东西而走。”佛经中把“牛头”“铁蛇”视为虚幻怪诞。原形容李贺诗奇特而有浪漫气息。后泛指各类丑物或各种坏人。语出唐杜牧《李长吉诗歌叙》:“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荒诞虚幻也。”唐代以后把“牛鬼蛇神”视为虚幻怪诞的代名词。《红楼梦》第八十回:“更有一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什么,东拉西扯,弄的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后“牛鬼蛇神”又演变为坏人的同义词。“牛鬼蛇神”的含义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陈伯达所写的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自这篇社论发表之后,“牛鬼蛇神”成为一种政治概念,而这种政治概念却又是模糊不清,没有严格定义的。在“文化大革命”中,许多老干部、知识分子等无辜者被打成“牛鬼蛇神”(简称“牛”),打入“牛棚”,其源盖出于陈伯达所主稿的这篇社论。关于“文化大革命”对民主制度的践踏?有学者指出:1966年5月起,当代中国的历史走进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革”时期。这场从一开始就冠以“文化”字样的“大革命”,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严重摧残,而且更是对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巨大破坏。在这十年间,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统帅一切,“打倒一切”的“全面内乱”步步升级,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体制趋于解体,民主与法制荡然无存。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因此而陷入了山重水复的矛盾和困境之中。关于“文化大革命”对民主制度的践踏不过,也有学者从另一种思路提出: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给全党、全国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造成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人为中断,痛失了大好发展机遇。但是,如果把“文化大革命”放到当代中国的整个历史进程来考察,把它作为当代中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一个链条来看待,就会发现,“文革”在带给中国人民痛苦和灾难的同时,也给中国人民带来教训和智慧。“文革”把中国旧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以浓缩的形式推向极端,加速了对传统社会主义旧模式、旧体制的改革,使中国提前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形成特有的“历史时间效应”。红卫兵运动 全国大动乱局面的形成是从红卫兵运动开始的。1966年5月29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部分学生秘密组织了红卫兵组织。在他们影响下,北京大学附中等校也相继成立了红卫兵组织。这些初期的红卫兵大多受到了工作组的压制。清华附中的红卫兵在6、7月份先后贴出三论所谓《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精神万岁》的大字报,并请江青将他们的大字报转给毛泽东。8月1日,毛泽东写信给清华大学附中红卫兵,向他们“表示热烈的支持”。此信的发表导致红卫兵运动迅速在全国发展。 红卫兵运动1966年8月18日,首都百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群众大会”。毛泽东在天安门首次接见来京进行大串连的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学生和教师。林彪在大会上发表了煽动性的讲话,支持红卫兵造反。此后红卫兵运动遍及全国。全国各类学校停课“闹革命”,大串连活动把红卫兵运动推向了高潮。从1966年8月至11月26日,毛泽东先后八次接见一千一百多万外地来京师生和“红卫兵”。 红卫兵运动在“保卫毛主席”和“反修防修”口号鼓动下,大批红卫兵冲向文化团体、教育机构、党政机关,冲向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他们认定的所谓“封、资、修”事物进行大破坏;对他们认定的“黑帮分子”“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反动学术权威”“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采取批斗、抄家、殴打和侮辱等种种残酷手段加以迫害;许多爱国民主人士、原工商业者和归国侨胞受到冲击;揪斗各地“走资派”的活动使各级党政机关几乎全部陷于瘫痪,党的基层组织的活动和党员的组织生活都陷入停顿。“红卫兵”的“造反”活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成为造成全国动乱的一个重要因素。 林彪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利用其党中央副主席和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职务和毛泽东对他的信任,同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结成反革命集团。他们打着拥护毛泽东的旗号,煽动“怀疑一切,打倒一切”,残酷迫害干部和群众,安插亲信,培植死党,妄图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在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上,林彪发动突然袭击,想当国家主席,阴谋抢班夺权,没有成功。林彪反革命集团1971年9月,又制定反革命政变计划,策划谋害毛泽东。阴谋败露后,林彪、叶群和他们的儿子林立果于9月13日凌晨乘飞机叛逃,摔死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温都尔汗。1981年,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对林彪反革命集团主要成员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江腾蛟进行审判,分别作出了判决。江青反革命集团在“文化大革命”中,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四人帮”结成反革命集团,他们利用毛泽东对他们的信任和“中央文革”的权力,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相勾结,狼狈为奸。他们鼓吹“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煽动全面夺权,全面内战,疯狂地迫害广大干部和群众,使全国陷入一片混乱,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他们进一步组织帮派体系,千方百计要打倒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妄图实现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江青反革命集团1976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逝世后,他们加紧了篡党夺权的步伐。1976年10月,党中央政治局代表人民的意志将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隔离审查,彻底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1981年,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对江青反革命集团成员进行了审判,并分别作出了判决。民主集中制 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它的基本含义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在民主集中制中,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是民主的指导和结果。 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表现: 1、 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对违反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或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照法定程序予以罢免。
2 、 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所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而是由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去贯彻执行。国家的行政机关,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政府;国家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3 、 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