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2张PPT。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何为“世界政治格局”?
如何理解“多极化”中的“极”?
国际政治中指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和国家集团。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本课要点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一)东欧剧变
(二)苏联解体(一)东欧剧变1、原因
2、表现
3、实质(一)东欧剧变东欧剧变原因内部原因外部原因历史原因现实原因苏联原因西方原因(一)东欧剧变1、原因
(1)内部原因
A 历史原因
B 现实原因
(2)外部原因
A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B 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苏联模式的弊端改革成效不大经济困难(一)东欧剧变1、原因
2、表现
(1)波兰——第一个剧变
(2)德国
(3)南斯拉夫
3、实质
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社会主义蜕变为资本主义)(一)东欧剧变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东欧局势激烈动荡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二)苏联解体1、原因
2、过程(二)苏联解体苏联解体原因内部原因外部原因历史原因现实原因(二)苏联解体1、原因
(1)内部原因
A 历史原因
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B 现实原因
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背离正确方向
(2)外部原因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二)苏联解体1、原因
2、过程(二)苏联解体苏联实行多党制苏共放弃领导地位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离活动严重八一九事件独联体成立苏联解体“八一九”事件“八一九”事件是一部分企图维持原苏联国家体制的党、政、军领导人密谋发动的一场政变,以阻止联盟国家的解体趋势。
“八一九”事件的结果与其发动者的愿望相反,进一步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进程。 事件后,戈尔巴乔夫已失去实际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成为按叶利钦意志行事的傀儡。 克里姆林宫克里姆林宫曾是历代沙皇的宫殿、莫斯科最古老的建筑群。十月革命后,成为苏俄,以后成为苏联党政机关所在地。苏联解体后,这里成了俄罗斯政府的代称。 权力的象征一个俄罗斯谚语这样形容雄伟庄严的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地上,唯见克里姆林宫高耸;克里姆林宫上,唯见遥遥苍穹。”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世俗和宗教的文化遗产,它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公元14~17世纪俄罗斯东正教的活动中心。这里过去是统治俄国的多代君王的皇宫,十月革命后是苏联最高权力机关和政府的所在地,今天又是俄罗斯的总统府( 议会和政府现已迁出克里姆林宫)。可以说,从公元13世纪起,克里姆林宫就与俄罗斯的所有重大政治事件有关,它见证了俄罗斯从一个莫斯科大公国发展至今日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国家的全部历史。和平演变 和平演变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的战略。其方法是用西方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影响和改造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使社会主义国家逐步演变成资本主义国家。 正确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失败,只是表明苏联模式失败,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
2、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挫折是暂时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还不够成熟,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缺乏经验,加之西方资本主义实力敌视、遏制乃至颠覆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因素使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3、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改善。社会主义各国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 (1)(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2)(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解放生产力。同时,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4)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5)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 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3)(6)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保障经济建设;要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7)必须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的形势。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1、“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苏联解体
2、“冷战”后为何区域性的冲突增加了?
(1)长期压抑的矛盾爆发
(2)美国插手
3、“冷战”后世界形势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二、和平与动荡并存4、世界形势的动荡
(1)科索沃战争
(2)恐怖主义泛滥和九一一事件科索沃战争科索沃战争是发生在20世纪末的一场重要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是美国为了独霸全球、利用北约这个地区组织对南斯拉夫联盟进行的一场非正义、反人道的战争。 科索沃战争美国标榜科索沃战争是一场为制止种族灭绝的人道主义战争。但实际上是美国利用苏联解体,加强其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并进一步确立单级格局及由它主宰的国际新秩序的称霸战争。它加强了美国在巴尔干和欧洲的主导权,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世界多极化的进程。恐怖主义 国际社会中某些组织或个人采取绑架、暗杀、爆炸、空中劫持、扣押人质等恐怖手段,企求实现其政治目标或某项具体要求的主张和行动。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美国单级世界的主张
2、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1)欧盟的建立与发展
(2)日本跻身政治大国的行动
(3)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
(4)中国日益强大
3、当今世界格局基本特点“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
——维克多·雨果
(1802—1885)?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共同体
(1967年)欧洲联盟
(1993年)2007年1月,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加入欧盟,欧盟经历了6次扩大,成为一个涵盖27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8亿、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2万亿美元 的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 本课要点回顾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复习参考题1、本课要旨是什么?
2、见“学思之窗”。
3、见“本课测评”。
4、见“学习延伸”。课堂练习1、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A 国家分裂
B 执政党丧失政权
C 局势剧烈动荡
D 社会制度根本性变化D2、欧共体和欧盟分别成立于( )
A、1957年 1983年
B、1965年 1993年
C、1967年 1993年
D、1967年 2003年C3、东欧剧变的第一个国家是( )
A、波 兰
B、民主德国
C、南斯拉夫
D、罗马尼亚
A4、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是在
A、 20世纪6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
C5、德国历史上两次统一分别是在
A、1870年 1989年
B、1871年 1989年
C、1870年 1990年
D、1871年 1990年D6、苏联组成和解体分别是在( )
A、1921年底 1990年初
B、1922年底 1990年底
C、1921年底 1991年初
D、1922年底 1991年底D7、北约成立后首次进攻的主权国家是
A、南联邦
B、南联盟
C、科索沃
D、伊拉克B8、两极格局形成和解体的标志分别是
A、 华约组成 东欧剧变
B、 华约组成 苏联解体
C、 北约成立 东欧剧变
D、 北约成立 苏联解体B9、“冷战”后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因素有( )①欧共体的发展②日本试图跻身政治大国行列③俄罗斯国际地位改善④中国日益强大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D10、下列不属于欧盟国家的是( )
①西班牙②挪威③爱尔兰④瑞士
⑤立陶宛⑥冰岛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②④⑥ D、 ①②③④⑤⑥C11、关于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超多强”局面出现②和平与动荡并存③世界形势趋于缓和④多极化格局即将形成⑤恐怖主义泛滥⑥区域性小规模冲突增加
A、 ①②⑤⑥ B、 ①②③⑤⑥
C、 ①②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B12、下列各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两德统一②苏联解体③科索沃战争④九一一事件⑤上合组织成立⑥波兰剧变
A、⑥①②③⑤④ B、①⑥②③④⑤
C、⑥②①③⑤④ D、⑥①③②④⑤1989年 ⑥波兰剧变
1990年 ①两德统一
1991年 ②苏联解体
1999年 ③科索沃战争
2001年 ⑤上合组织成立(6月)
2001年 ④九一一事件(9月)A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