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精华课件:抗日战争

文档属性

名称 政治 精华课件:抗日战争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9-20 17: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0张PPT。 从鸦片战争起,中国由于清王朝的腐败,受列强侵略奴役,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从中国得利最大的,则是两个国家,一个是日本,一个是沙俄,……。    日本占了中国不少地方,台湾就被它占了五十年。……一九三七年发动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打了八年。最后,……日本在这场战争中彻底失败了。日本对中国的损害无法估量,单是死人,中国就死了几千万。所以,算历史帐,日本欠中国的帐是最多的。
——邓小平《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一九八九年五月十六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卢沟桥畔,占地面积近三万平方米,是国内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综合纪念馆。 ??? 每年7月7日这里都举办“抗日战争纪念活动”,场面宏大,参加人数众多,是进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第16课  抗日战争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本课要点卢沟桥事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
日军的滔天罪行
抗战胜利的原因和重大意义全民族的抗战日军滔天罪行抗战的胜利抗日战争战争爆发背景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胜利标志胜利原因知识结构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国外战场胜利意义战争爆发背景 日本直接原因根本原因 推行“大陆政策” 的必然结果 中国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忙于剿共,对日本局部侵略妥协退让。国际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经济危机冲击,资本主义发展
陷入困境,摆脱困境的对策大陆政策大陆政策是日本明治维新后,统治集团制定的妄图灭亡中国、独霸亚洲、征服世界的侵略政策。◆1894—1895年 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签订《马关条约》
◆1900—1901年 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签订《辛丑条约》
◆1915年 提出《二十一条》20世纪30年代前日本侵华大事记(1)1931年 九· 一八事变(2)1932年 一· 二八事变(3)1932年 建立伪满洲国 (4)1935年 华北事变20世纪30年代日本局部侵华
中华民族危机逐步加深绥靖政策 用妥协退让或牺牲他国利益来满足侵略者的欲望以谋求自身安全、保护自己既得利益的政策。也称“绥靖主义”
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等国竭力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非常害怕战争。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势头,它们处处退让,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求得自身的一时太平,并尽可能把法西斯祸水引向苏联。这种姑息养奸的做法,统称为“绥靖政策”。(1)制订:
时间:1937年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2)实施: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3)战果: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内容: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1940年下半年
彭德怀
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
拔掉敌人据点近三千个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
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时间:
指挥者:
战线:
战果:
意义:背景:日军占领平津以后,继续向华北和华中
发动攻击,妄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抗战路线:片面抗战路线 ①淞沪会战
②太原会战
③徐州会战
④武汉会战四次大会战2、片面抗战路线 (1)特点: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
(2)原因: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
阶级本性决定 有人认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所组织的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丧师失地,因此,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无足轻重,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讨论: 第一,抗战初期,由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抗战比较努力,是防御阶段的主战场,广大官兵表现出勇敢顽强的精神;
第二,由于敌强我弱及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造成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国土沦陷;
第三,正面战场的抗战,迟滞了日军进攻,消耗了日军部分有生力量,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如何评价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的抗战? 远征缅甸(1942——1945年)1942年初,日军由泰国、缅甸北上侵入我国云南境内。
为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
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原因:目的:战果:中国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为支援英军在缅甸抗击日本法西斯、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而建立的出国作战部队。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型代表,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并立下赫赫战功。 滇缅公路 抗战爆发后,由于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急需大量物资和外援,遂于1938年初修筑滇缅公路。来自滇西28个县的20万民众在抗日救国信念鼓舞下,自带口粮和工具,风餐露宿,劈石凿岩,历时10个月,在高山峡谷激流险滩上,沿滇西,缅北990公里的山野,用双手和血汗修筑了滇缅公路。其间因爆破,坠岩,坠江,土石重压,恶性痢疾而死去的不计其数。1938年底通车,从此,滇缅公路成为中国抗战的输血管。三、抗战的胜利1、胜利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2、胜利意义:3、胜利原因:日本: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全民族抗战国际: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抗战何以胜利(打一人名)屈原
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
苏武
苏联武装支持
蒋干
蒋介石干的
共工
共产党的功劳战争使人变成“魔鬼”刀劈 —— 砍杀训练南京大屠杀中被杀害的儿童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目黑辎重兵联队兵站汽车第十七中队村濑守保拍摄的南京下关长江边尸体堆积的场面被日军用煤油烧死的南京市民 日军把南京人的头颅砍下来挂在城外的
铁丝网上,嘴里还插上一支香烟。 日军把一个手脚被捆、眼睛被蒙的中国人当作练刺杀的“活靶”。 日军第65联队将俘获的部分中国士兵集中以待屠杀日军将失去战斗力之中国军人反绑双臂、集体杀戮后掷入池中。这是被杀后的血池,此池中尸体达三百余具南京大屠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 胡锦涛 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复习参考题1、本课要旨是什么?
2、列举1931——1935年日本侵华史实。
3、列举抗战时期日军的滔天罪行。
4、抗战胜利有何重大意义?
5、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课堂练习1、1937年的“七七事变”标志着( )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主要矛盾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正式开始
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正式开始D2、中共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主要内容是
A、政府与军对共同努力作战
B、在一切日军占领区进行抵抗
C、海外华侨也要参加抗战
D、动员全民族的一切力量,进行人民战争D3、抗战初期,国共双方在哪一方面是一致
A、采取了相同的抗战路线
B、都进行了积极的抗战
C、都积极动员民众抗战
D、都建立了民主政权B4、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主要原因是( )
A、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
B、苏联对中国的帮助
C、英美对国民政府的帮助
D、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突出贡献D5、日本近代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战争的相似之处是:①都是日本实行“大陆政策”的具体表现②都是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打击 ③都对中国平民进行了血腥的屠杀 ④都刺激了欧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
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④   D、 ①③ D6、中国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突出表现在
A、中国战场扩大
B、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
C、中国反法西斯斗争时间最长
D、中国战场对日本法西斯势力的牵制D何谓抗战精神(1)民族利益至上、宁死不屈的民族自尊品格;
(2)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
(3)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
(4)百折不挠、自强自立的民族自强信念;
(5)开拓创新、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
(6)坚持正义、维护和平的民族奉献精神。★近代两次中日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比较? (1)战争领导: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对敌。
(2)民众动员: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热情;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3)战略战术: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最后赢得了胜利。
(4)国际环境: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绥靖政策,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抗战时期两个战场主要区别和联系 主要区别
(1)抗战路线不同。正面战场推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敌后战场实行动员和依靠全民族力量的全面抗战路线。
(2)依靠的武装力量不同。正面战场依靠的是国民政府的正规军,敌后战场依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3)战场范围不同。正面战场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内划分成若干战区,正面阻击敌人的进攻。敌后战场在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4)作战规模和方式不同。正面战场多是大兵团的大会战,打的是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敌后战场基本上是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5)战略地位不同。正面战场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敌后战场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起主导作用,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抗战时期两个战场主要区别和联系 两个战场的相互关系
(1)两个战场的关系实际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关系的一部分,它们相互依存,同仇敌忾,在驱逐日寇的总目标上是一致的。两个战场互相配合,共同为抗战作出了贡献。
(2)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的迅速发展,而没有敌后战场的发展,就没有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在战略相持阶段,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而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将抗战进行到底,战略反攻就不可能迅速到来。抗战时期两个战场主要区别和联系 一对主要矛盾中日民族矛盾一条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三个阶段的战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