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 起自上个世纪中叶的西学东渐过程,由器物(科学技术)而及于制度(君民共主和民主共和)。然而,革命派效法孟德斯鸠、卢梭、华盛顿的理想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之后,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器物和制度层面锲入到文化心理层面。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 社会的新陈代谢》第376页 结合材料,依据所学说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新文化运动器物制度文化思想洋务运动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一段近代中国最黑暗的时期……
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
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政治上:中国两半社会性质未变,反动势力图谋复辟帝制 经济上: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论》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一本激情洋溢的刊物
一群激情飞扬的人物
一座激情四射的大学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后期)民主与科学指导思想(前期)北京大学主要活动基地《新青年》思想阵地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代表人物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兴起标志为什么把《青年杂志》的创办作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锐意改革,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实质是鼓励和倡导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去占领封建旧文化的阵地。同时,他还聘请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大任教,使北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它大力宣传新文化、新思想而深受广大青年的欢迎,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重大影响!《新青年》与新觉醒 《敬告青年》
青春如初春,
如朝日,
如百卉之萌动,
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
青年之于社会,
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 陈独秀(1879—1942),安徽安庆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礼记》《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足以形容之。如人身然,官体之有左右也,呼吸之有出入也,骨肉之有刚柔也,若相反而实相成。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派与厌世观,常樊然并屿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效,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蔡元培ScienceDemocracy民主科学(德先生) (赛先生) 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我们认定现在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材料一 :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问题一:德、赛两先生指的是什么?问题二:请你举例说明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位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问题三:这段话反映了陈独秀怎样的态度?材料二: 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 ,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阅读上述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为何大力倡导“科学”与“民主”?以民主反对专制,以科学反对迷信与蒙昧,启发民智.以科学与民主清理中国旧思想旧文化.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材料一: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材料二:“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 ——李大钊
材料三:打倒“孔家店”。 ——吴虞 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的斗争矛头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已经成为封建文化的象征,“打倒孔家店”其实就是反对复辟。 20年代初的《新青年》杂志中一篇题目为 《一个贞烈的女孩子》的文章。
文章描写一个14岁的望门寡,被她父亲关在屋里强迫自杀,惨状触目惊心。 父亲让女儿饿死。饿到第四天,女孩哭着喊饿,她的父亲循循善诱地说:“阿毛, 你怎么这样的糊涂?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的死信,就拿定主意叫你殉节。又叫你娘苦口劝你走这条路,成你一生名节,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又帮你打算叫你绝粒。我为什么这样办呢?因为上吊服毒跳井那些办法,都非自己动手不可,你是个14岁的孩子, 如何能够办到的?我因为这件事情,很费了踌躇,后来还是你大舅来,替我想出这个法 子,叫你坐在屋子里从从容容地绝粒而死。这样殉节,要算天底下第一种有体面的事,祖宗的面子,都添许多的光彩,你老子娘沾你的光,更不用说了。你要明白,这样的做法,不是逼迫你,实在是成全你,你不懂得我成全你的意思,反要怨我,真真是不懂事极了!” 饿到第六天,她的母亲不忍心了,劝她父亲干脆送点毒药进去,早早“成全”算了。 她父亲却说:“你要晓得我们县里的乡风。凡是绝粒殉节的,都是要先报官。因为绝粒是一件顶难能而又顶可贵的事,到了临死的时候,县官还要亲自去上香敬酒,行三揖的礼节,表示他敬重烈女的意思,好教一般妇女都拿来做榜样。有这个成例在先,我们也不能不从俗。阿毛绝粒的第二天,我已托大勇爷禀报县官了。现在又叫她服毒,那服过毒的人,临死的时候,脸上要变青黑色,有的还要七窍流血。县官将来一定是要来上香 的,他是常常验尸的人,如何能瞒过他的眼?这岂不是有心欺骗父母官吗?我如何担得起?”
阿毛在第七天饿死了。县官送来一块匾,上题四个大字—一“贞烈可风”。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坚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干不了,谢谢!” 胡适(右)和陈独秀(左)胡适与白话文 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思想解放民众觉醒文化转型材料一:“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钱玄同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要“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材料三: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结合材料说说新文化运动存在怎样的局限?1.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否定
2.没有与人民群众运动相结合如春雷一般……
惊醒了无数青年……
影响了一代人……
也影响了一个时代……《冬夜的呐喊》 夜,真黑
看不到任何的真实
世人昏睡在冰封之下
一声呐喊
打破冬夜的冰封
沉寂哗然而碎
呐喊声和着冰的破碎声
尖椎一样
刺入每一个人的神经
人们从睡梦中悸醒
奋力的挣扎
有人说
这呐喊是一把利刃
割破了长河的血脉
让世人看到了新鲜血液的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