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感现象及其应用
【教学目的】
通过逻辑推理和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在电磁感应知识的基础上理解自感现象的产生的它的规律,明确自感系数的意义和决定条件
通过分析理解在自感现象中能量形式的转化情况,为进一步学习电磁振荡打下基础
通过对两个自感实验的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日光灯的原理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在掌握了自感现象与电磁感应现象统一性的基础上,把握自感现象的特点。
难点:断电自感现象中,灯泡突然闪亮一下学生很难理解,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具】电源(6V)、导线、带闭合铁芯的线圈、电键、灯泡等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提到了几种不同形式的电磁感应现象,你们认为引起电磁感应现象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生: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师:对!不论采用什么方式,只要能使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均能引起电磁感应现象。
揭示现象,提出问题
[实验]:(6V电源,A、B为裸露铜线,L为带闭合铁芯的线圈)
提出问题:在A、B触点断开瞬间,A、B间的高压从何而来?
分析现象,建立概念
在上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键K搭接后,线圈中存在稳定的电流I,线圈内部铁心中存在很强的磁场,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很大;在电键K断开瞬间,在很短的时间内,线圈中的电流迅速减小到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也迅速减小到零,磁通量的变化量虽然不是很大。但由于时间很短,在电键K由接通至断开瞬间,对于线圈来说,在线圈上产生了很高的感生电动势,这就是引起试验学生强烈触电感觉的高压的来源。
上述现象属于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其中穿过电路磁通量的变化是由于通过导体本身的电流发生变化而引起的。这种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叫做自感现象。在自感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叫做自感电动势。(板书)
演示现象,强化概念(课本上的实验)
总结1:电路接通时,电流由零开始增加,L支路中感应电流方向与原来电流方向相反,阻碍电流的增加,即推迟了电流达到正常值的时间(见上左图)。启发学生说出这时L相当于瞬时电源(将原电流方向及自感电流的方向在力中标出)
问:如果不断地用手按动K,会发生什么现象?(灯1始终达不到正常发光亮度)加快按动频率,又有什么现象?(灯1逐渐变得更暗)思考这是什么原因?
总结2:K断开,电源切断,但灯不仅不立刻熄灭,反而产生了更强的延时电流,这是为什么?提醒学生,这时一定又出现了新电源,这个电源在哪里?电动势的方向如何?
K断开时,线圈L产生自感电动势,方向与原来电流方向相同,阻碍电流的减小。L相当一瞬时电源,此电源与灯A形成回路(在图中画出电流方向),故灯A还有一段时间的持续电流。灯A比原来更亮地一闪,说明这瞬间电流比原来电流大。显然这是由L产生的。原来L支路中电流iL比A支路中电流iA大很多(如上右图),K断开时,iA立即减为零,而iL由原原值逐渐减为零,推迟了减到零的时间,可见在一段时间内,流过A的电流还大于原来的电流iA,故而发出更亮的光。
板书:自感电动势的方向总是阻碍原来电流的变化。
自感现象既然也是一种电磁感应现象,当然仍然遵守楞次定律,即自感电动势的方向总是阻碍原来电流的变化。
自感现象中的能量转化
自感系数
演示“千人震”实验,折掉铁芯,触电感觉消失,说明线圈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还与线圈本身有关。
自感系数反映了线圈对电流变化阻碍作用的大小,不同线圈,自感系数不同,它由线圈本身决定(S、n、密集、铁心)
单位:享利
大小:
【巩固练习】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a)、(b)中,电阻R和自感线圈L的电阻值都很小.接通K,使电路达到稳定,灯泡S发光.(A、D)
(A)在电路(a)中,断开K,S将渐渐变暗.
(B)在电路(a)中,一断开K,S将先变得更亮,然后渐渐变暗.
(C)在电路(b)中,断开K,S将渐渐变暗.
(D)在电路(b)中,断开K,S将先变得更亮,然后渐渐变暗.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S1和S2是两个相同的小灯泡,L是一个自感系数相当大的线圈,其直流电阻值与R相等.在电键S接通和断开时,灯泡S1和S2亮暗的顺序是(A)
(A)接通时,S1先达到最亮,断开时,S1后暗
(B)接通时,S2先达到最亮,断开时,S2后暗
(C)接通时,S1先达到最亮,断开时,S1先暗
(D)接通时,S2先达到最亮,断开时,S2先暗
分析与解答:从等效的观点看,在S接通时,相当于L表现为很大的电阻,故S1先达到最亮.选项A正确.
3、如图所示,多匝线圈L的电阻和电源内阻都很小,可忽略不计,电路中两个电阻器的电阻均为R,开始时电键S断开.此时电路中电流强度为I0,现将电键S闭合、线圈L中有自感电动势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由于自感电动势有阻碍电流的作用,电路中电流最终由I0减小到零.
(B)由于自感电动势有阻碍电流的作用,电路中电流最终总小于I0.
(C)由于自感电动势有阻碍电流的作用,电路中电流将保持I0不变.
(D)自感电动势有阻碍电流增大的作用,但电路中电流最终还要增大到2 I0
4、右图中a、b灯分别标有“36V 40W”和“36V 25W”,闭合电键调节,能使a、b都正常发光.断开电键后重做实验:电键闭合后看到的现象是什么?稳定后那只灯较亮?再断开电键,又将看到什么现象?
分析:闭合瞬间, a将慢慢亮起来,b立即变亮.稳定后两灯都正常发光,a的功率大,较亮.这时的作用相当于一只普通的电阻(就是该线圈的内阻);断开瞬间,通过a的电流将逐渐减小,a渐渐变暗到熄灭,而ab组成同一个闭合回路,所以b灯也将逐渐变暗到熄灭,而且开始还会闪亮一下,这时相当于一个电源.
(二)日光灯的主要组成
日光灯主要由灯管、镇流器、启动器组成。
分别将灯管、镇流器、启动器的实物模型展示在投影仪上,对其结构及其原理进行讲解。
教师出示碎日光灯,如右图,向学生介绍灯管的构造及发光原理。
教师讲解:灯管内充有微量的惰性气体(如:氩)和稀薄的汞蒸气,两个灯丝之间的气体导电时发出紫外线,使涂在管壁上的荧光粉发出柔和的可见光。
教师说明:①管内所充气体不同、管壁所涂的荧光粉不同,发光的颜色就不同;②日光灯开始点燃时,要激发汞蒸气导电需要一个高出电源电压很多的电压,而正常发光时,灯管的电阻变得很小(因为气体导电的电阻小),只允许通过不大的电流,这时要求加在灯管上的电压低于电源电压。
教师出示拆开的镇流器,如右图,向学生介绍镇流器的构造——是一个带铁芯的线圈,自感系数很大。
教师出示拆开的起动器,如右图,要求学生观察并总结启动器的主要构造:
启动器主要是一个充有氖气的小玻璃泡,里面装有两个电极,一个是静触片,一个是由两个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制成的U形动触片。
教师演示双金属片受热弯曲的实验,同时讲述温度升高时,动触片与静触片接通的原理。
平常动触片与静触片之间不接触,有小缝隙,双金属片受热时,两金属片膨胀程度不同,下层的膨胀大一些,使U形动触片稍伸开一点,与静触片接触。
教师说明:启动器中与动、静触片并接的电容器只是起一个使动、静触片在分离时不产生火花,以免烧坏触点。即使没有电容器,启动器也能工作。
(二)电路连接
教师利用投影仪出示日光灯的电路连接图。如右图。
(三)日光灯的工作过程
引导学生分析并掌握日光灯工作的全过程。
1、K闭合,启动器的动、静触片先接通,后分离。
K闭合时,电源将电压加在起动器两极间,使氖气放电发出辉光,辉光产生热量使U形动触片膨胀伸长,与静触片接通。于是在镇流器线圈和灯管的灯丝间有电流通过。电路接通后,起动器的氖气停止放电,U形动触片冷却收缩,两触片分离,电路自动断开。
2、启动器的动、静触片分离的瞬间,镇流器由于自感产生一个瞬时高压并与电源电压一起加在灯管的两灯丝间,使灯管中的汞蒸气导电,气体导电时发出的紫外线,使涂在管壁的荧光粉发出柔和的可见光。
3、日光灯启动后,镇流器由于自感作用使加在灯管上的电压低于电源电压,使灯管正常工作。
日光灯点燃后,只允许通过不大的电流。由于灯管正常工作时,因为是气体导电,电阻小,故要求加在灯管两端的电压不能太大(低于电源电压220V)。日光灯用交变电源供电,正常工作时,在镇流器中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变化,镇流器等效于一个大电阻并与一个小电阻(灯管)串联在220V的电源电压两端,使灯管两端所加的电压较小而正常工作。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镇流器在日光灯工作过程中的作用:
⑴启动时,产生瞬时高压。⑵正常工作时,降压限流。
要求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并作出回答。
问题1:日光灯的可见光是谁发出呢?是不是汞蒸气发出?
问题2:日光灯为什么能节电?
学生回答:
1.汞蒸气导电时发出紫外线,使涂在管壁上的荧光粉发出柔和的可见光。不是汞蒸气发出。
2.日光灯由于靠离子导电,电阻很小,故电流的热效应很小,这样日光灯能节约电能。
三、巩固练习
1.如图所示,L是自感系数很大,直流电阻很小的线圈,电表的零刻度都在表盘的中央,且量程均较大,闭合电键S,各表的指针都偏向零刻度的右边,则在断开电键的瞬间,哪几个表指针偏向零刻度的左边?
A.A1表 B.A2表 C.A3表 D.V表 ( CD )
2.在日光灯的连接线路中,关于启动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日光灯起动时,为灯管提供瞬时高压; ( C )
B.日光灯正常工作时,起降压限流的作用;
C.起到一个自动开关的作用,实际上可用一个弹片开关代替(按下接通,放手断开);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3.日光灯镇流器的作用是: ( BC )
A.启动时限制灯管中电流;
B.启动时产生瞬间高压,点燃灯管;
C.工作时降压限流,使灯管在较低电压下工作;
D.工作时维持灯管两端有高于电源的电压,使灯管正常工作。
自感现象及其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LA和LB是两个相同的小灯泡,L是一个自感系数相当大的线圈,其电阻值与R相同.由于存在自感现象,在开关S闭合和断开时,灯LA和LB先后亮暗的顺序是( ).
A.闭合时,LA先达到最亮;断开时,LA后熄灭
B.闭合时,LB先达到最亮;断开时,LB后熄灭
C.闭合时,LA先达到最亮;断开时,LA先熄灭
D.闭合时,LB先达到最亮;断开时,LB先熄灭
2.如下图所示,多匝电感线圈L的电阻和电池内阻都忽略不计,两个电阻的阻值都是R,开关S原来打开,电流,今合上开关将一电阻短路,于是线圈有自感电动势产生,这一电动势( ).
A.有阻碍电流的作用,最后电流由I0减小到零
B.有阻碍电流的作用,最后电流总小于I0
C.有阻碍电流增大的作用,因而电流I0保持不变
D.有阻碍电流增大的作用,但电流最后增大到2I0
3.在制作精密电阻时,为了消除使用过程中由电流变化而引起的自感现象,采用双线并绕的方法,如下图所示,其道理是( ).
A.当电路中的电流变化时,两股导线产生的自感电动势相互抵消
B.当电路中的电流变化时,两股导线产生的感应电流相互抵消
C.当电路中的电流变化时,两股导线中原电流的磁通量相互抵消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如图所示,线圈L的自感系数很大,且其电阻可以忽略不计,L1、L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在开关S的闭合和断开的过程中,L1、L2的亮度变化情况是(灯丝不会断)( ).
A.S闭合,L1亮度不变,L2亮度逐渐变亮,最后两灯一样亮;S断开,L2立即不亮,L1逐渐变亮
B.S闭合,L1不亮,L2很亮;S断开,L1、L2立即不亮
C.S闭合,L1、L2同时亮,而后L1逐渐熄灭,L2亮度不变;S断开,L2立即熄灭,L1亮一下才熄灭
D.S闭合,L1、L2同时亮,而后L1逐渐熄灭,L2则逐渐变得更亮;S断开,L2立即熄灭,L1亮一下才熄灭
二、双项选择题
5.下列关于线圈自感系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感电动势越大,自感系数也越大
B.把线圈中的铁芯抽出,自感系数减小
C.把线圈匝数增加一些,自感系数变大
D.线圈中电流变化越快,自感系数越大
6.如下图,L是自感系数很大、直流电阻很小的线圈,电表的零刻度都在表盘的中央,且量程均较大,闭合开关S,各表的指针都偏向零刻度的右边,则在断开开关的瞬间,指针偏向零刻度左边的是( ).
A.A1 B.A2 C.A3 D.V
三、非选择题
7.如下图所示,设电源的电动势为E=10 V,内阻不计,L与R的电阻均为5 Ω,两灯泡的电阻均为RS=10 Ω.
(1)求断开S的瞬间,灯泡L1两端的电压;
(2)画出断开S前后一段时间内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8.某同学为了研究日光灯镇流器的限流作用,在日光灯正常发光后,将一只额定电压为100 V的灯泡并联在镇流器两端.当断开镇流器时,日光灯仍能正常发光,关闭电源后,重新开启日光灯时,只见灯泡闪烁,日光灯不亮.请你分析一下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A
2.答案:D
解析:当开关S闭合时,电路中电流将增大,电感线圈中产生自感电动势有阻碍原电流增大的作用,但不能阻止原电流的增大,电路稳定后电路中的电流仍增大到2I0.所以D项正确.
3.答案:C
解析:由于采用双线并绕的方法,当电流通过时,两股导线中的电流方向是相反的,不管电流怎样变化,任何时刻两股电流总是等大反向的,所产生的磁通量也是等大反向的,故总磁通量等于零,在该线圈中不会产生电磁感应现象,因此消除了自感,A、B两项错误,只有C项正确.
4.答案:D
解析:当开关S接通时,线圈L的自感系数很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大,相当于L1和L2串接后与电源相连,L1和L2同时亮,随着线圈L中电流的增大,线圈L的直流电阻不计,线圈L的分流作用增大,通过L1的电流逐渐减小为零.由于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通过L2的电流增大,L2变得更亮.当开关S断开时,L2中无电流,立即熄灭,而线圈L将要阻碍本身的电流变化,线圈L与L1组成闭合电路,L1要亮一下后再熄灭.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
5.答案:BC
解析:自感系数的大小是由线圈的匝数、材料、粗细、有无铁芯等因素决定的,与电流大小、自感电动势大小无关.匝数越多,自感系数越大;有铁芯时,自感系数显著增大.故选项A、D错误,选项B、C正确.
6.答案:CD
解析:由题意知,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电流,流向哪一侧,指针向哪一侧偏转,断开S时,L产生自感电动势与A2、R、A3、V组成闭合回路,电流方向沿顺时针,故表针向左侧偏转的是A3、V.而A1中无电流通过.
7.答案:(1)10 V (2)见解析.
解析:(1)电路稳定工作时,由于a、b两点的电势相等,导线ab上无电流流过.因此通过L的电流为.
流过L1的电流为.
断开S的瞬间,由于线圈要维持IL不变,而与L1组成闭合回路,因此通过L1的最大电流为1 A.所以此时L1两端的电压为U=IL·RS=10 V(正常工作时为5 V).
(2)断开S前,流过L1的电流为0.5 A不变,而断开S的瞬间,通过L1的电流突变为1 A,且方向也发生变化,然后渐渐减小到零,所以它的图象应为如图所示(t0为断开S的时刻).注:从t0开始,电流持续的时间实际上是很短的.
8.答案:见解析.
解析:当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灯管两端的电压在100~120 V,镇流器上分担了100 V左右的电压.所以,当灯管正常发光时,将一只额定电压为100 V的灯泡并联在镇流器两端,当断开镇流器时,灯泡与灯管串联,所以两者均正常发光.接着关闭电源、重新启动时,由于没有镇流器,不能为灯管提供瞬时高压,所以日光灯管不亮,而启动器不间断地闭合、断开……所以只见灯泡闪烁.
课件31张PPT。
第一章电磁感应目标定位1.观察实验,了解自感现象,并能够通过电磁感应规律分析通电自感与断电自感.
2.了解影响自感电动势大小的因素和自感系数的决定因素.
3.了解日光灯的发光原理.学案8 自感现象及其应用知识探究自我检测一、自感现象知识探究 问题设计1.通电自感:如图1所示,开关S闭合的时候两个灯泡的发光情况有什么不同?
答案 灯泡A2立即正常发光,
灯泡A1逐渐亮起来.图12.断电自感:如图2所示,先闭合开关使灯泡发光,
然后断开开关.
(1)开关断开前后,流过灯泡的电流方向有何关系?
答案 S闭合时,灯泡A中电流向左,S断开瞬间,灯泡A中电流方向向右,所以开关S断开前后,流过灯泡的电流方向相反.图2(2)在开关断开过程中,有时灯泡闪亮一下再熄灭,有时灯泡只会缓慢变暗直至熄灭,请分析上述两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在开关断开后灯泡又闪亮一下的原因是灯泡断电后自感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比原线圈中的电流大.要想使灯泡闪亮一下再熄灭,就必须使自感线圈的电阻小于与之并联的灯泡.而当线圈电阻大于灯泡电阻时,灯泡只会延迟一段时间再熄灭.要点提炼1.定义:由于线圈本身的 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
在 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叫自感电动势.
2.自感电动势的大小:E=L ,其中L是自感系数,简称自感或电感,单位: ,符号: .1 mH=10-3 H;1 μH=10-6 H.
3.自感系数的决定因素:由线圈本身性质决定,与线圈的大小、形状、 ,以及是否有 等因素有关,与E、ΔI、Δt等无关.电流自感亨利H匝数铁芯4.对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现象的分析
自感电动势总是 线圈中电流的变化,但不能 线圈中电流的变化.
(1)通电瞬间自感电动势 电流的增加,与线圈串联的灯泡在通电后会逐渐变亮,直到稳定.通电瞬间自感线圈处相当于断路,电流稳定时自感线圈相当于导体.阻碍阻止阻碍(2)断电时自感线圈处相当于电源,若断电前,自感线圈电流大小IL 灯泡的电流ID则灯泡会闪亮一下再熄灭;若断电前自感线圈中的电流IL 灯泡中的电流ID,则不会出现闪亮,而是逐渐熄灭.要注意断电前后通过灯泡的电流方向是否变化.大于小于或等于 问题设计1.自感现象可分为断电自感和通电自感,在使日光灯管启动的过程中,应用了哪种自感现象?二、日光灯答案 断电自感2.仔细阅读教材,你认为启动器在日光灯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启动器在日光灯电路中相当于一个自动开关.3.镇流器在日光灯的启动及正常工作时各起什么作用?
答案 当启动日光灯时,由于启动器的两个触片的分离,镇流器中的电流急剧减小,会产生很高的自感电动势,这个自感电动势与电源电压加在一起,形成一个瞬时高电压,加在灯管两端,使灯管中的气体放电,日光灯被点亮.日光灯管发光后,电阻小,要求电流小,且日光灯管是用交流电源(大小与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电流)供电,此时镇流器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变化,从而在灯管正常发光时起到降压限流的作用,保证日光灯管的正常工作.要点提炼1.主要组成:灯管、 、 .
2.启动器在日光灯电路中的作用为 .
3.镇流器的作用:当启动日光灯时,镇流器利用 现象产生瞬时的 电压;当日光灯正常发光时,镇流器又利用 现象,对灯管起到 作用.镇流器启动器自动开关自感高自感降压限流典例精析一、自感现象的分析例1 关于自感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感应电流一定和原来的电流方向相反
B.对于同一线圈,当电流变化越大时,线圈产生的自感电动势
也越大
C.对于同一线圈,当电流变化越快时,线圈的自感系数也越大
D.对于同一线圈,当电流变化越快时,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也
越大解析 当电流增大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原来的电流相反,当电流减小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原来的电流相同,故选项A 错误;
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与电流变化快慢有关,与电流变化大小无关,故选项B错误,D正确;
自感系数只取决于线圈本身,与电流变化情况无关. 故选项C 错误.
答案 D 二、自感现象的分析例2 如图3所示,电感线圈L的自感系数足够
大,其直流电阻忽略不计,LA、LB是两个相
同的灯泡,且在下列实验中不会烧毁,电阻R2
阻值约等于R1的两倍,则 ( )
A.闭合开关S时,LA、LB同时达到最亮,且LB更亮一些
B.闭合开关S时,LA、LB均慢慢亮起来,且LA更亮一些
C.断开开关S时,LA慢慢熄灭,LB马上熄灭
D.断开开关S时,LA慢慢熄灭,LB闪亮后才慢慢熄灭图3解析 由于灯泡LA与线圈L串联,灯泡LB与电阻R2串联,当S闭合的瞬间,通过线圈的电流突然增大,线圈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增加,所以LB先亮;由于LA所在的支路电阻阻值偏小,故稳定时电流大,即LA更亮一些,A、B错误;
当S断开的瞬间,线圈产生自感电动势,两灯组成的串联电路中,电流从线圈中电流开始减小,即从IA减小,故LA慢慢熄灭,LB闪亮后才慢慢熄灭,C错误,D正确.
答案 D思路点拨 (1)分析自感电流的大小时,应注意“L的自感系数足够大,其直流电阻忽略不计”这一关键语句;
(2)电路接通瞬间,自感线圈相当于断路;
(3)电路断开瞬间,回路中电流从L中原来的电流开始减小.二、自感现象的图象问题
例3 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S闭合且稳定后流过电感线圈的电流是2 A,流过灯泡的电流是1 A,现将S突然断开,S断开前后,能正确反映流过灯泡的电流i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图7解析 开关S断开前,通过灯泡D的电流是稳定的,其值为 1 A.开关S断开瞬间,自感线圈的支路由于自感现象会产生与线圈中原电流方向相同的感应电动势,使线圈中的电流从原来的2 A逐渐减小,方向不变,且与灯泡D构成回路,通过灯泡D的电流和线圈L中的电流相同,也应该是从2 A逐渐减小到零,但是方向与原来通过灯泡D的电流方向相反,D对.
答案 D三、对日光灯工作原理的理解
例4 如图5所示是日光灯的结构示意图,若按图示的电路连接,关于日光灯发光的情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S1接通,S2、S3断开,日光灯就能正常发光
B.S1、S2接通,S3断开,日光灯就能正常发光
C.S3断开,接通S1、S2后,再断开S2,日光灯就能正常发光
D.当日光灯正常发光后,再接通S3,日光灯仍能正常发光图5解析 当S1接通,S2、S3断开时,电源电压220 V直接加在灯管两端,达不到灯管启动的高压值,日光灯不能发光,选项A错误.
当S1、S2接通,S3断开时,灯丝两端被短路,电压为零,不能使气体电离导电,日光灯不能发光,选项B错误.
当日光灯正常发光后,再接通S3,则镇流器被短路,灯管两端电压过高,会损坏灯管,选项D错误只有当S1、S2接通,灯丝被预热,发出电子,再断开S2,镇流器中产生很大的自感电动势,和原电压一起加在灯管两端,使气体电离,日光灯正常发光,选项C正确.
答案 C课堂要点小结自我检测1.(对自感现象的理解)(双选)如图6所示,
闭合电路中的螺线管可自由伸缩,螺线
管有一定的长度,这时灯泡具有一定的、
亮度,若将一软铁棒从螺线管左边迅
速插入螺线管内,则将看到( )
A.灯泡变暗 B.灯泡变亮
C.螺线管缩短 D.螺线管伸长123图6解析 当软铁棒插入螺线管中,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增加,故产生反向的自感电动势,所以电流减小,灯泡变暗,每匝线圈间同向电流作用力减小,故螺线管伸长,故A、D正确.
答案 AD1232.(自感现象的图象问题)图7中L是绕在铁芯上的线圈,它与电阻R、R0及开关和电池E构成闭合回路.开关S1和S2
开始都处于断开状态.设在t=0时刻,接通开关
S1,经过一段时间,在t=t1时刻,再接通开关
S2,则能较准确表示电阻R两端的电势差Uab随
时间t变化的图线是( )123 图7解析 闭合S1,由于线圈会阻碍电流的突然变大,所以Uab会缓慢变大,D选项不正确;
达到稳定后,再闭合S2,由于线圈的作用,原有电流慢慢变小,Uab也从原来的数值慢慢减小,故选A.
答案 A123 3.(对日光灯工作原理的理解)如图所示,S为启动器,L为镇流器,其中日光灯的接线图正确的是( )123解析 根据日光灯的工作原理,要想使日光灯发光,灯丝需要预热发出电子,灯管两端应有瞬时高压,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当启动器动、静触片分离后,选项B中灯管和电源断开,选项B错误;
选项C中镇流器与灯管断开,无法将瞬时高压加在灯管两端,选项C错误;123选项D中灯丝左、右端分别被短接,无法预热放出电子,不能使灯管内气体导电,选项D错误.
答案 A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