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两小儿辩日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 两小儿辩日 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12 14:0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6 两小儿辩日
精讲巧练·启迪导学
一、主题探究
《两小儿辩日》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___________的问题,而孔子不能做出决断的事,说明了____________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二、疑难探究
1.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2.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实战演练·化难为易
A 基础知识必达标
一、基础达标
1.文学常识。
《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_____》,列子是___________时期思想家。
2.读重点字。
辩斗( ) 盘盂( ) 沧沧凉凉( )
3.通假释义。
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今异义。
(1)及其日中如探汤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日中则如盘盂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关键词。
(1)辩斗:_______________ (2)故:__________________
(3)以:_________________ (4)去:__________________
(5)决:_________________ (6)孰:__________________
(7)汝:_________________
6.一词多义。
及其日中如探汤( ) 孰为汝多知乎( )
(1)其 (2)为
问其故( )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7.特殊句式。
(1)孰为汝多知乎?( )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8.感知课文。
《两小儿辩日》通过写两个小孩_____________,而孔子不能判断的故事,表现了古人探求客观事物时独立思考、_____________、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阐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二、品读达标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9.翻译下列句子。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10.下面两句话第(1)句是直接引用句,第(2)句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1)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2)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2)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11.“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12.你感觉下面哪幅图中的太阳大一些?请动手量一量,看哪一幅大,并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B 能力拓展巧提升
(时间:50分钟 分数:50分)
一、基础提升(26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d d u)。
(2)孰为汝多知(zhī zhì)乎?
2.给句子选出正确的翻译,填序号。(4分)
(1)孔子不能决也。( )
A.孔子不能决定谁对谁错。 B.孔子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
(2)孰为汝多知乎?( )
A.谁不认为你见多识广呢? B.谁说你多智慧呢?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东游 东:东方。 B.问其故 故:原因、缘故。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去:距离。 D.及其日中如探汤 汤:热水、开水。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B.认识事物时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同的结论。
C.宇宙无限,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D.要大胆挑战权威的思想、学说。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面对太阳,为什么两小儿竞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他们的依据是什么?
一儿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儿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二、品读提升(24分)
(2018·河北改编)阅读下面四篇短文,回答问题。
屈原①以②五日死,楚人以舟楫③拯④之,谓之竞渡。又曰:五日投角黍⑤以祭屈原,恐为蛟龙所夺,故为龙舟以逐之。
后汉黄碗⑥,祖父琼⑦,为太尉⑧,以日食状闻。太后诏⑨问所食多少,琼对未知所况⑩,蜿年七岁,时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琼大惊,即以其言对。
刘峻家贫好学,常燎 麻炬 ,从夕达旦,时或昏睡,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闻有异书,必往祈 借。
齐有一足鸟,舞于殿前。齐侯问于孔子,孔子曰“此鸟名商羊。儿童有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 。’是为大雨之兆 。”后果然。
D
[注]①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②以:在。③舟楫:泛指船只。④拯:从水中救出淹溺的人。⑤角黍:即粽子。⑥黄琬:人名。⑦琼:人名,即黄琼。⑧太尉:官职名。⑨诏:召见。⑩况:比方。 初:夏历指每月的开头几天。 燎:燃烧。 炬:火把。 祈:乞求。 鼓舞:手足舞动,形容欢悦。 兆:预兆,征兆。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8分)
(1)谓之竞渡 谓:____________
(2)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何:___________
(3)从夕达旦 旦:___________
(4)是为大雨之兆 是:____________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琼大惊,即以其言对。
(2)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
9.第一篇短文中,包含哪两项传承至今的民间习俗?(4分)
10.请给第三篇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6分)
C 直击中考提素养
(2018·广东)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诗经》包括:“风”,地方乐调。《风》诗是民间歌谣,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雅”,周王朝中央所在地的乐调,《雅》诗是宫廷诗歌;“颂”,祭祀时用舞曲,《颂》诗是庙堂祭祀诗歌。《雅》诗和《颂》诗反映统治阶级的生活。国风和部分小雅是劳动是的口头创作,最有价值,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国风”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参考答案及解析
精讲巧练·启迪导学
一、太阳离人远近 知识无穷、学无止境 敢于承认自学识不足
二、1.孔子不能决也。
2.体现了对事物善于探索研究的精神。
实战演练·化难为易
A 一、1.列子·汤问 战国
2. biàn yú cāng
3.为 谓 认为 知 智 智慧
4.(1)热水,开水。 食物煮熟后所得的汁水。
(2)盛物的器皿。 盛液体的敞口器具。
(3)距离。 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5.(1)争辩,争论。 (2)原因,缘故。 (3)认为。 (4)距离。
(5)分辨,判断。 (6)谁。 (7)你。
6.(1)它 他们 (2)同“谓”,认为 是
7.(1)倒装句 (2)省略句
8.争论太阳距离人远近 大胆质疑 学无止境
二、9.(1)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2)太阳刚出来时像车盖一样大,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子或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10.(1)一儿以日始出近,而日中时远也。
(2)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远,而日中时近也。”
11.不能怪孔子。因为这是当时的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这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12.示例:看起来是(甲)图大,实际一样大。这是因为太阳周围事物的影响(参照物不同)。早晨太阳初升,周围的大山、树木与太阳相比就小了。而中午太阳则与辽阔的天空相比,就显得小了。
B 一、1.正确的:(1)d u (2)zhì
2.(1)B (2)B
3.A [解析]“东”解释为“向东”
4.D [解析]D项应该是要大胆质疑权威的思想、学说。
5.日初出大如车盖 及日中则如盘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日初出沧沧凉凉 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6.(1)孔子到东方游学,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就问他们原因。
(2)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清凉,到了正午就像把手伸到热水中去,这不是近处的时候感觉热而远处的时候感觉凉吗?
二、7.(1)称。 (2)为什么。 (3)早晨。 (4)这。
8.(1)黄琼大吃一惊,就按照他说的回答太后。
(2)等到惊醒了接着读,经常担心自己的见识不够广博。
9.赛龙舟、包粽子。
10.刘峻好学
C 1.示例:《诗经》包括“风”“雅”“颂”,其中国风和部分小雅最有价值,影响深远。
2.示例一:国风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反映了时代的社会生活,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
示例二:国风是民间文学苑中的幽兰,香泽后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