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近几年,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拟了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 )
A.苏轼 B.李清照 C.关汉卿 D.辛弃疾
2、在上海世博园中国馆内有一幅巨大的电子屏幕,显示的是北宋画家的《清明上河图》。该屏幕内容利用高新技术使画中的景物动起来,再现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其作品的原作者是( )
A.顾恺之 B .阎立本 C .吴道子 D.张择端
3、《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一个地方有说书的、唱曲的、卖饮食的、相面的、算卦的、表演杂耍的。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作什么的地方( )
A.草市 B.早市 C.瓦子 D.勾栏
4、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元杂剧兴盛的中心城市是( )
A.洛阳 B.开封 C.临安 D.大都
5、宋元时期,城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其根本原因是( )
A. 政权并立,民族融合 B. 统治者纵情享乐的影响C. 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D. 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的广泛流行
6、词是一种文学体裁,起源于唐朝民间,两宋时期达到顶峰。下列文学家属于宋代杰出词人的是( )
①苏轼 ②汤显祖 ③辛弃疾 ④屈原 ⑤李清照 ⑥曹雪芹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7、宋元时期,我国出现了一批商、贸、文、教发达的大城市。宋元时期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有( )
①临安 ②大都 ③开封 ④郑州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你知道窦娥这个艺术形象是谁塑造的吗?( )
A.苏轼 B.汤显祖 C.马致远 D.关汉卿
9、《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材料反映了宋代( )
A.社会分工精确 B.市民生活丰富
C.民间艺术精湛 D.边境贸易繁荣
10、元朝戏剧空前发达,杂剧作家人才辈出。曾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不包括( )
A. 马致远 B. 郑光祖 C. 白朴 D. 王实甫
11、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特点是按年、月、日编排史实,记述历史。下列属于这种体裁的史学著作是( )
A.《史记》 B.《离骚》 C.《资治通鉴》 D.《红楼梦》
12、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是强音是(?? )
A.?歌颂祖国壮美的山河????? B.?揭露统治者的腐朽?????
C.?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D.?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13、王国维先生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宋 之□,元之□,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处依次应该填入的是( )
A. 诗、词、曲 B. 词、曲、诗 C. 曲、诗、小说 D. 小说、诗、曲
14、宋代出现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的根本原因是(??? )
A.?各民族的融合进一步加强??B.?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南移C.?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D.?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15、王强同学复习中国古代文学史时,对其主要成就进行了归纳整理,其中有一项出现了错误。这一项是( )
A. 唐朝诗歌创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B. 杜甫的“三吏”“三别”是史诗里的不朽篇章
C. 宋代文学家具有豪放风格的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
D. 明清小说的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1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绘了我国下列哪个朝代的节日欢乐气氛?这个朝代的文学主流是?( )
A. 唐朝;诗 B. 宋朝;词 C. 元朝;曲 D. 明朝;小说
17、南宋时,有位商人来都城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 )
A. 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B. 午餐吃的是稻米等粮食C. 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
D. 晚上到东京夜市去看看
18、一位学者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他们共同心仪宋朝的原因是( )
社会经济繁荣 ②国家统一强大 ③文化生活丰富 ④都市生活繁华热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分析解答题: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历史情况简表
朝代或作品
历史情况或内容
北宋初年
北方人口100多万户,南方人口230多万户
南宋时期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杂赋》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陈知柔《次海上长亭村》
“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
材料二 宋代繁荣发展的原因不仅仅在于经济繁荣或重文轻武的国策,还在于宋朝政府所采取的开明的文化政策和对文人的优待,宋代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概括为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市民文化的兴起等。
——《中学历史新知识新视野》
材料三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时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1)上述材料能够反映出宋朝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方面怎样的变化趋势?
(2)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20、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某学校某班级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方案,请你参与:【文字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诏书发至桂林,出现了当地人不认识的情况。文字的不统无疑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令的畅通,因此秦始皇下令推行“书同文,车同轨”。(1)这里的“书同文”指同什么“文”?【文学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代艺术的最强音。并且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成为各自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形成了中国文化内在的规律性,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内在美。(2)在众多的唐朝诗人中,有一位诗人的诗歌达到了通俗的最高境界。这位诗人是谁?(3)在中国的“四大名著”中,有一部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刷溃的历史命运,这部小说的名称是什么?【制度篇】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4)唐太宗通过什么方式让“英雄入吾彀中”的?【科技篇】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5)材料中的“文学方面”指宋朝的什么?这“三种东西”再加上哪一发明合称为“四大发明”?(6)中医在世界医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是什么?(7)通过以上问题探究,请谈谈当代青年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C 4、D 5、C
6、B 7、A 8、D 9、B 10、D
11、C 12、D 13、A 14、B 15、C
16、B 17、D 18、B
二、分析解答题:
19、(1)经济重心南移;商品经济繁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文化高度繁荣
(2)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批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的重视。
20、(1)小篆。(2)白居易。(3)《红楼梦》。(4)科举考试或科举制度。(5)活字印刷术或印刷术;造纸术。(6)《伤寒杂病论》。(7)核心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创新继承(必须是有观点有说明的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