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标要求: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家学说的发展。巨野一中 邓素平——冯元仲《吊李卓吾先生墓诗》 手辟洪蒙破混茫,
浪翻古今是非场。
通身是胆通身识,
死后名多道益彰。 “李贽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便令厂卫五城
严拿治罪。其书籍已刻未刻,令所在官司,尽
搜烧毁,不许存留。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明神宗 :三十余年不上朝, 搜罗天下财富,借口与后金作战三饷加派,使得农民倾家荡产。
万历十七年正月,太湖、宿松地方爆发农民起义, 三月,云南永昌卫士兵暴动。四月,广东白莲教起义。政治:专制统治腐朽, 社会矛盾尖锐。 明《南都繁会图》
(注:画卷街市纵横,店铺林立,车马行人摩肩接踵,标牌广告林林总总。) 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
产生并缓慢发展。 明清规定科举考试以程朱理学为标准,
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
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不准发挥
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
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
来中国传教,同时带来了西方的
器物和技术。思想:一方面八股取士束缚人
的思想;另一方面,西学东
渐中,近代科技传入中国。“异端”思想家李贽 李贽(1527-1602年),号卓吾,福建 泉州晋江人,是明朝中后期的思想家。他最主要的著作《藏书》、《续藏书》
《焚书》、《续焚书》等。
★少年求学:穷困潦倒
★中年做官:正直清廉
★老年入狱:自刎而死
★性格特征:离经叛道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焚书·何心隐论》
“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 ——《焚书》
…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
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作者的什么思想?鞭挞程朱理学,反对孔孟绝对权威“异端”思想家李贽 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 ——李贽
“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 ——李贽
上述材料反映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斥责道学虚伪,强调个性发展。主张男女平等。 “异端”思想家李贽 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
把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反传统、反权威、反教条精神,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异端”思想家李贽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 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批判对象:君主专制统治和宋明理学
倡导:个性解放、平等民主、经世致用。 世界本原:理在气中(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
方法论:考察客观事物得到正确认识
天理与人欲的关系: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王夫之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 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原君》 材料反映了黄宗羲的的什么观点?君主专制是诸多弊端根源,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学校),以保证各级政权机关清正廉洁、决策正确和国家社会安定。用“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等。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顾炎武 “大著《明夷待访录》,读之再三,于是知天下之未尝无人。
——顾炎武给黄宗
羲的信中如是说天生豪杰,必有所任……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顾炎武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顾炎武
上述材料反映了顾炎武的什么思想?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顾炎武强调社会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觉得自己应该如何践行这句话? 经世致用
含义:
“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
“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材料一: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黄宗羲
材料二: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主张在雁南、雁北发展纺织业,在西北山泽地区开矿产。。。。
材料三: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王夫之
思考:材料体现了三人什么样的共同主张?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工商皆本)
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
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
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强调经世致用;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一种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
——恩格斯
清初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总结性批判,开创了具有深刻而新颖哲学观点、政治见解和批判、务实精神的一代进步思潮,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中国文化史
几位大师-—梨洲、顾亭林、王船山……,他们许多话,在过去二百多年间,大家熟视无睹,到这时忽然象电气一般把许多青年的心弦震得在跳。
——梁启超
批判发展儒家思想,冲击君主专制统治,
启蒙后世民众。目前社会上逐渐流行起一股少儿学国学的热潮。有的父母买回了少儿版的四书五经,有意识地让孩子读;有的幼儿园开始引入《弟子规》、《三字经》等每天习诵;社会上也有了专门讲国学的免费文化推广中心……
但是也有人认为小孩学国学会影响其创新思维和个性的发展,不符合时代要求。你认为呢? 继承传统得有“度”, 得有选择,不加选择地诵读,结果可能适得其反。“继往开来和奇光异彩是相连的两个词,就是要继承传统中的奇光,开辟未来的异彩。
——国学大师文怀沙 总结:背景晚明异端
思想家李贽明末清初
三大思想家反对绝对思想权威提倡个性自由和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哲学观:阴阳二气王夫之:唯物思想体系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顾炎武:经世致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影响政治经济思想海纳百川
取则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