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必修一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基本说明
本课内容属于高中历史人教新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的内容,学习内容1课时,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知识与能力:结合中国土地革命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斗争的形势,剖析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革命胜利道路的正确性; 理解遵义会议的内容和历史意义,由此探讨党的革命路线正确与否对革命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问题探究、师生的对话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在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中共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等史实,培养学生面对重大事件时,处变不惊的人生态度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知道红军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体会并弘扬长征精神。
教材分析与教法
《国共的十年对峙》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的内容。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国共十年对峙的情况:南昌起义、土地革命和红军的长征。教材以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继续探索新的革命道路为明线,以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的镇压为暗线。教材从军事斗争、政权对峙等方面反映出这一阶段国共的对峙。同时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中共领导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城市和全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重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胜利”道路的探索
难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遵义会议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2分钟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家庭和个人在节假日选择外出旅游来休闲放松,现在有一些旅游精品路线都是红色旅游路线,现在我这里就有五幅红色旅游景点的照片,正好跟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有关,我们就一起随着这条旅游路线,一边体验景点,一边也来体验一下当年的革命情怀!请大家看第一幅照片:这是哪儿呢?南昌!南昌为什么成为革命圣地呢?这要从南昌起义说起! 欣赏景点图片,回答问题 通过景点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35分钟 一、南昌起义为什么要发动南昌起义呢?这要从当年的大革命失败说起。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革命党人和革命群众,全国外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那么,这个时候的中国共产党需要从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中得到哪些教训呢?请大家思考。补充: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第三:应该在革命条件较好的地方及时地发动一次振奋人心的起义,以促进革命由低潮转向高潮,挽救革命。背景: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极端残酷的镇压.为了挽救革命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常务委员会决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概况:(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领导者:周恩来、贺龙过程:南昌起义,由于国民党从各地调集重兵围攻,起义军从南昌南下,在广东潮汕地区受挫,一部分转入海陆丰地区;另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1928年4月进入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武装汇合。意义: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我们现在每年的建军节是在八月一日呢?然后回答南昌起义的意义。那么,南昌起义最终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呢?当然是失败了,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其实符合中国国情的最正确的革命道路还是没有找到,这就说明,革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它总是在不断的摸索与碰壁中最后找到正确的道路。接下来,请大家看第二幅图片:井冈山。井冈山是我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正在从这里,我们的革命先辈们开展了土地革命,使革命的星星之火不断发展壮大。那么,土地革命是怎样开展起来的呢?二、土地革命八七会议: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党在新时期的斗争方针和任务,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关于会议的内容,请大家阅读课文,然后思考,这次会议,进步之处体现在哪儿呢? 对,八七会议在我党历史上是一个转折点。它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根据八七会议的决定,1927年9月在湘赣边境发动了秋收起义,秋收起义最初以夺取湖南的中心城市长沙为目标.由于反动军队的力量远比起义军强大,起义军遭到严重挫折,攻打长沙连续受挫。中共既然已经在八七会议中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为什么还是连遭失败呢?请大家看材料一:对中国革命采取什么斗争形式和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当时的主流意见是:争取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那么,请大家回答问题一:这种观点强调的是什么革命道路?很好,我们把这种观点,称之为城市中心论。问题二:这种观点有没有运用于实践,根据实践的结果结合当时的形势,分析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这就是说,八七会议是不够完美的,它一方面总结了错误,纠正了右倾错误,但同时它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城市中心论占了上风,错误的作出了攻打中心城市的决定,从而又犯了左倾错误。但是,中国共产党在南昌起义中才开始独立领导革命,可以说是没有什么现成的革命经验,那么这个观点又是依据什么得出来的呢?它来源于照搬苏俄的经验,这就注定了这种失败具有必然性,其根源在于其脱离中国国情, 而忽略了中国敌强我弱对比悬殊的特殊国情,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用实践证明了城市中心论的道路是完全错误的。那么,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由谁怎样开创出来的呢?在攻打长沙失败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认为当时占领中心城市已不可能,主张放弃会攻长沙的计划,提出把余下来的起义部队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和农村,以保存革命的力量,于是部队沿着罗霄山脉向井冈山进军.秋收起义的队伍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人民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它为大革命失败后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背景:秋收起义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从进攻中心城市的挫败中吸取教训,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时间:1927年10月影响: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点燃的井冈山之火,照亮了一条与俄国革命以城市为中心完全不同的道路: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人们把它称之为“井冈山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的正确发展方向。井冈山会师:时间:1928年4月会师双方: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农民军←→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后,两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朱德任军长。从此朱毛开始并肩走上了革命道路。井冈山会师,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对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土地革命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土地革命就是打土豪、分田地,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那么,我们在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后,为什么要开展土地革命呢?请大家看材料二后思考原因:土地革命后,农民“不还租,不还债,不纳捐税,工人增加了工资,农民分得了土地,好像解下一种枷锁,个个喜形于色”。 ----《赣西刘士奇报告》对,土地革命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使贫农、雇农知道了一个朴素道理:保卫红色政权就是保卫自己的土地。因此,农民阶级成为了革命胜利的重要力量,根据地迅速发展起来。发展到什么地步呢?请大家看第三副图片:《红都瑞金》。到1930年夏,全国正式红军共十几个军,约10万人;开辟根据地大小十几块,遍及10多个省的300多个县.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至1931年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定都瑞金。至此,2中国并存了三个政权: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和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当时形式上完全控制中国的是国民党的南京政府,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引起了谁的恐慌?当然是南京国民政府,为此,它采取了什么行动呢?三、红军长征长征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国民党从1930年10月份发动对根据地的三次围剿;中共是如何应对的呢?红军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都是在毛泽东的直接指挥下取得的.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的情况,采取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干净、漂亮地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反革命"围剿"。但是,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而本次反围剿的失败,使我军为了保存革命力量,被迫长征。长征根本原因-----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开始时,敌强我弱的基本状况与以往相同,如采用前四次反"围剿"的基本战略战术,取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此时毛泽东正确的符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和规律的军事思想完全被临时党中央否定,博古(秦邦宪)、李德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机械地搬用苏联红军正规战争的经验,用阵地战代替运动战.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是"左"倾错误在中央苏区全面推行的必然结果. 结合以前革命史的知识,这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呢?长征经过:请大家欣赏视频:歌曲《十送红军》,结合课文72页长征示意图,了解长征的路线,请分析:人民群众为什么对红军感情如此依依不舍?结合视频中出现的红军长征途中的照片,请你思考:什么是长征精神?在我们今天还该不该提倡长征精神呢?现在,请大家欣赏第四副图片:遵义会议旧址。可以说,遵义会议是长征中最为重要的一次会议。遵义会议: 1935年1月红军长征开始时,左倾错误并没有得到好的纠正,长征刚开始时一度存在失败的危险,那么,这个错误是怎样得到纠正、解决当时党内存在的问题的呢?这就是1935年1月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后概括会议的主要内容;并归纳会议的重大意义。遵义会议说明,党已经从幼稚走向了成熟,而党的成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现在,请大家填一个表格,体会我党是如何克服一个又一个失误,从幼稚最终走向成熟的。曾经的失误纠正与解决办法中共一大国民革命三大起义与八七会议第五次反围剿确实,从中共一大到二大,从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到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从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从攻打中心城市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从听命于共产国际到遵义会议独立而又正确地解决自己的问题,这个过程既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不断将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又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成熟的过程。红军长征的意义请大家看最后一幅图片:长征胜利的终点:甘肃会宁。长征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呢?请大家思考后回答。 思考回答:第一,应该撤换领导人陈独秀——因为他犯了错误,放弃了革命领导权;第二,应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以革命的武装力量反抗反革命的武装力量;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正因为如此,我党把八一定为建军节。回答:进步表现在: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坚决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确定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为党在新时期的总方针 分析材料回答:强调的是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回答:有,例如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前期。不正确,敌强我弱,只能暴露目标,引起不必要的牺牲。分析材料回答:因为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红军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思考 启示:革命必须符合中国国情,不能实行教条主义。欣赏视频后思考体会红军与根据地人民的鱼水情深思考并体会什么是长征精神概括会议内容,归纳会议意义。通过复习知识填表思考后回答 复习归纳,既是对前课的总结,又是对新课的引导。通过思考与阅读培养归纳能力。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概括知识点。培养分析材料、发现问题的能力。照应前文,学会辩证看待八七会议。培养阅读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过渡。结合旧知识,得出结论,学会总结历史规律。情感体验:认识我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军队。学习长征精神。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再次回顾旧知识,加深印象,得出正确历史结论,体会共产党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
课堂小结:2分钟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多次武装起义,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斗争中,毛泽东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并在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唯一正确道路.蒋介石集团为维护其统治,对红军加紧"围剿".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国共产党内占统治地位,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战略转移.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使红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 与老师一起进行回顾 回顾知识
课堂练习:6分钟 略 巩固学习效果。
课后作业 在中国革命道路的征程中,毛泽东都作出了哪些贡献?
课后反思
本课知识内容较多,历史线索比较清晰,教给学生理清线索的能力更为重要,本课分析较透,某些内容稍细。在课堂后半段对中国共产党探索道路的进一步总结,加深了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了解,但是可以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待改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