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悲剧?
玄宗统治前期
玄宗统治后期
像安史之乱这样大的历史事件,其起因本来就应是相当复杂的......安史之乱的爆发,不存在任何偶然性,完全是历史的必然。
——王素《略谈安史之乱》
编剧:谢礼程、赖思颖
导演:陈乐妍、陈祉达
旁白:陈祉达
安禄山:林炫宇 史思明:林愽丞
唐玄宗:郑积垚 杨贵妃:吕桐雨
道具组:黄妙颖、吴安恬、赖思颖
卫兵:曹彭毅
渤
海
长安
太原
魏州
汴州
睢州
洛阳
幽州
云州
九原
营州
灵武
益州
北京
河
黄
江
长
常山
潼关
安禄山起兵反唐地点
安禄山兼任的三节度使名称
安史叛军进攻路线
河东
范阳
平卢
河东
材料 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既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
原因
我可是兼任三地的节度使,独掌15万的兵力。
全国人口统计表
材料 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郭子仪传》
影响
6千万
5千万
4千万
3千万
2千万
1千万
918万
193万
5288万
1699万
材料 锋镝余生的人民甚至“以纸为衣”。
——《回鹘传》
安史之乱前后藩镇形势图
影响
经 济
政治
对外关系
繁 荣
稳 定
和 睦
盛唐气象
安史之乱以后
经 济
政治
对外关系
凋 敝
动荡
紧 张
公元755年安禄山的叛变,近于(唐朝)全朝代时间上的中点,可以视作由盛而衰的分水岭。这样一来,前面一段有了137年的伟大与繁荣,而接着则有151年的破坏和混乱。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知识小链接:唐朝末年8个皇帝,有7个是宦官根据自己的需要拥立的。“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一般,至高无上的皇帝成了宦官手中的驯服工具。所以,宦官专权,加深了政治的黑暗,加速了唐朝的衰落。
中央
地方
宦官专权
兼并战争
统治腐朽
唐朝后期政治
藩镇割据
百姓生活
赋役繁重
生活困苦
连年灾荒
农民起义
(黄巢起义)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结果: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朱温,后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名称 秦末农民大起义 唐末农民大起义
影响最大的一次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起义的背景
起义的结果
起义的影响
黄巢起义
朝廷政治黑暗
人民生活困苦
以失败而告终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以失败而告终
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
秦的暴政
戍边误期
唐朝灭亡
907年,朱温(朱全忠)废掉唐哀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梁。梁朝的建立,宣告了唐朝的灭亡,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907~960年),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后梁帝国 朱温 梁王.宣武节度使
后唐帝国 李存勖 晋王.河东节度使
后晋帝国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帝国 刘知远 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后周帝国 郭威 邺都留守
所以,五代十国的政权特点是唐末以来 局面的延续。(根源或实质)
藩镇割据
影响
北方战乱
南方安定
人口迁移
经济繁荣
自然条件好
人口增加
经济发展缓慢
渤
海
长安
太原
魏州
汴州
睢州
洛阳
幽州
云州
九原
营州
灵武
益州
北京
河
黄
江
长
常山
潼关
安禄山起兵反唐地点
安禄山兼任的三节度使名称
安史叛军进攻路线
河东
范阳
平卢
河东
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历史趋势:
在唐朝兴亡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要居安思危、防止腐败、注重民生、要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平衡……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恭谨态度; 人生应该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念……
907年
武则天
唐玄宗
唐太宗
618年
唐高祖
唐朝建立
贞观之治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唐朝灭亡
唐朝衰亡
五代十国
由盛而衰
安史之乱
致命打击
黄巢起义
唐朝灭亡
后梁灭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