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12 08:1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P42页相关史事分析南方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的原因?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二:
政治因素:南方战乱少。
经济因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
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政策倾向:宋统治者非常重视经济的发展,推广农业技术等。

①南方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

农业发展表现
越南引进占城稻
一是"耐旱"。
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
三是生长期短。
南方农民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提高水稻产量。
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
耕作技术提高;农产品种类增加;

由于宋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较大推广。

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农业发展表现
①南方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
苏湖熟
天下足
“南方”:长江以南的长江下游和太湖地区。

农业发展表现
②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品饮之雅上自皇帝,下至民众,举国皆崇,茶到此时,方成国饮。
从来佳茗似佳人——苏轼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
农业发展表现
③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北宋:
广东 福建
南宋: 江淮和川蜀一带


“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
南宋棉毯
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南宋后期,棉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手工业发展表现
纺织业: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纺业兴起
《纺车图》宋 王居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手工业发展表现
制瓷业: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中心。
定窑
官窑
汝窑
钧窑
官窑
哥窑
景德镇
宋代的陶瓷是我国的鼎盛时期,宋瓷也闻名世界。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为五大名窑,形制优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载前人的成就,即使后人仿制也少能匹敌。
官窑葵瓣洗
定窑孩儿枕
汝窑三足洗
哥瓷
钧窑鼓钉三足洗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手工业发展表现
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宋朝造船技术水平是当时世界之冠。1974年福建泉州出土一艘宋代古船,有13个隔水仓,一两个隔水仓漏水,船也不会沉。
舟师还掌握了“牵星术”、深水探测技术,使用罗盘导航,指南针引路,并编制了海道图。这些都大大促成了宋代海外贸易的兴盛。

① 商业都市的发展:出现大都市;
商业发展表现
材料一:(北宋东京)“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
材料二:(南宋临安)“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诸行百事,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
——宋·吴自牧《梦梁录》
论从史出
东京、临安是宋代大商业都会



店铺增加,随处开设
灯笼:经营时间不受限制
出现夜市、早市


都市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草市。
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① 商业都市的发展:出现大都市;
商业活动时空限制被打破;
商业贸易区域的扩大,有草市和市镇的兴起。
商业发展表现

广州
泉州






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
朝鲜、日本
西太平洋
印度洋
②海外贸易发达
商业发展表现
a.闻名世界的港口;
b.海外贸易范围广;
c.设置管理机构—市舶司;
d.海外贸易税收在国家财政占有重要地位;

商业发展表现
③纸币的出现—“交子”。
交子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
《文献通考》记载:“(北宋时)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
a.出现的根本原因:
商业贸易繁荣发展的必然结果
b.地位:
世界上最早的货币
c.作用:
大大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唐朝
南宋

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东汉末年—东晋初年
唐代中叶—五代时期
北宋末年—南宋初期

人口南迁

南方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
手工业进步
南移的三个时期

商业繁荣
北方战乱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成为定局
为南移奠定基础
南移开始:加速南方经济开发
经济重心完全南移(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国家经济,仰给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