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必修一·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案
编写:丁选良老师 审阅:赵芳老师
【课程标准】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自主学习】
1、西周实行分封的目的是什么?是怎样进行分封的?被封诸侯有什么权利和义务?
2、分封制的实行起到了什么作用?后来是怎样瓦解的(原因)?其表现是什么?
3、什么是宗法制?它实行的目的是什么?其主要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
【教师精讲】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主要表现
【合作学习】
比较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代表了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项目 分 封 制 宗 法 制
目的
内容
特点
作用 .
联系
【自主检测】
( )1.西周封国鲁国是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礼记·明堂位》也记载说:”凡四代之器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对山东的影响分别是
A.宗法制、礼仪之地 B.分封制、儒学发源地 C.分封制、经济大省 D.宗法制、儒学发源地
( )2.唐德刚教授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到:“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封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 )3.与下图紧密联系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 )4. 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西周统治,导致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的根本因素是( )
A生产关系的发展 B生产力的发展
C诸侯争权夺利 D周王室腐败无能
( )5. 下列对“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理解正确的表述是( )
A.西周采取分封诸侯的办法建立了封建制度
B.实行分封制是为了建立军事屏障拱卫王室
C.分封的对象局限在周王室的宗族姻亲范围
D.分封诸侯削弱了西周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权
( )6.按西周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②③
( )7.周初实行分封制主要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贵族和功臣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国家政权
( )8.“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 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梁惠王下》)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 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D.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的现象
( )9.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是血缘关系.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材料是
A.孔子说:“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B.《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
C.《左传》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 D. 《左传》载:“故王臣公,公臣大夫……”
( )10.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商周时期就确立了先进的政治制度.下列关于中国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皇权至上 ②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③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④深受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下列对西周王朝周王和诸侯关系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根据分封制,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 ②根据宗法制,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③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 ④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12.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图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及作用.
(2)指出图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简要评价.
(3)图一和图二的现象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
材料二:天子适于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其所职也,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1)材料一说明了我国奴隶社会的什么制度?王根据什么决定分配土地的多少?
(2)材料二中的“巡守”和“述职”各指什么?材料二中天子对诸侯的要求的目的是什么?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按照周礼的规定,男性贵族可以娶妾多人,但正妻只能有一个。如果元配妻子亡故,理论上男子不能再娶妻,再婚的配偶只能称作继室,而必须保留亡故妻子的元配正妻地位。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周礼对原配妻子的规定源于什么制度?其主要目的又是什么?
材料二 “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其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仲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
──《吕氏春秋·当务》
(2)据材料二,太史据法而争的理由是什么?
材料三 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为什么“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