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第10课 鸦片战争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一 第10课 鸦片战争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9-29 22: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必修一·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鸦片战争
编写:丁选良老师 审阅:赵芳老师
【课程标准】
列举1840年至1860年间西方列强发动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史实,说明西方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自主学习】
1、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经过、结果、中国战败的原因、影响
经过:
(注意比较中西在政治、经济、军事、对外和综合上的区别)
国际(英国) 国内(清)
政治 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腐败的封建专制统治
经济 完成了工业革命,
需要市场和原料 落后的自然经济
占统治地位,财政困难
军事 船坚炮利 装备落后 军备废弛
外交 殖民扩张 闭关锁国,愚昧无知
综合 综合国力强大 腐朽落后
经过:
结果:(中国战败的原因)
影响: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影响
3、《南京条约》的时间、内容及危害、《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
【教师精讲】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
【合作学习】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扩大和继续?
【自主检测】
1、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2、在《南京条约》的下列条款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 开五口通商口岸
C.英商进出口关税由双方协定 D.赔款2100万银元
3、中国近代落伍的根本原因是( )
A.外国列强的入侵 B.中国封建制度腐朽 C.中国缺少外援 D.列强相互勾结
4、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为资本主义间接统治 B.政治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
C.“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D.“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5、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一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此观点的本质,是通过战争使英国( )
A、对华贸易合法化 B、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C、打开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大门 D、获得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6.英国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开放了十余个通商口岸,放弃了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一部。该时期英国侵华的本质意图应是( )
A.掠夺中华无所不有的财富,积累原始资本 B.打开中国大门,使其成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C.把中国变成英国最大的海外殖民地 D.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并使之合法化
7.1840—1860年英国连续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动力来自于( )
A.资本主义制度 B.资本主义本质 C.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8.两次鸦片战争对英国而言都是侵略战争,对中国而言都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但最终结局是非正义的一方战胜了正义的一方,这说明:①社会制度先进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之一 ②战争的性质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惟一因素 ③英勇无畏的精神不能完全抵抗先进的军事技术 ④战争结局与指挥者的素质直接有关(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英商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处投禀,……倘遇有交涉词讼,管事官不能劝息,又不能将就,即移清华官共同查明其事,既得实情,即为秉公定断。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材料二:“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请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来自近代史上哪个不平等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
(2)材料一中的"管事官"为何人? 材料中反映了西方列强在中国取得了哪项特权?
破坏了中国什么主权?
(3)材料二反映了一项什么不平等的原则?它造成的恶劣后果是什么?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二: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指中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               ——《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
请回答:
① 英国为什么要特别珍惜“这一机会”?
② 英国“强迫中国接受”的条件或最根本的侵略要求是什么?“商务”是指什么?
③ 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英国还会侵略中国吗?为什么?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