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一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9-29 22: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必修一·第四单元 近代中以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编写:丁选良老师 审阅:赵芳老师
【课程标准】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2.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自主学习】
1、太平天国的兴起的原因、兴衰历程
A.原因
(1)主要原因:
(2)根本原因:
(3)直接原因:
(4)理论指导:
B.过程
爆发:
建制:
定都:
全盛:
转折:
后期防御战:
失败:
2、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及历史作用、教训
3.《天朝田亩制度》颁布的目的、目标、内容是什么?应该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4.《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内容包括那些方面?应该如何评价?
背景:
内容:
评价:
【教师精讲】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比较:
(1)相同点是:
(2)不同点
不同点 《天朝天亩制度》 《资政新篇》
产生的背景
社会经济主张
群众基础
作用
反映的特点
从上面的比较可看出,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但《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理想,比起《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反映太平天国运动由传统意识向近代观念转变的轨迹。
【注意】《资政新篇》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反封建的一面,又弥补了《天朝田亩制度》改造社会方案上落后与空想的不足,两者在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的主张方面是相反的,矛盾的。
【自主检测】
( )1.从适应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下列著作最具有进步意义的是
( )2.《原道醒世训》:“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太平天国主张建立人人平等无私的社会 B.受“三纲五常”传统思想的影响
C.材料反映的思想在今天依然有积极意义
D.与传统思想中强调的“三纲五常”、等级尊卑截然不同
( )3.时代赋予太平天国运动以新的内容和意义,其中最能体现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 B.它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它是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
( )4.“太平世界,男女同权应科举;天国春秋,军民协力斩顽妖。”此联是洪秀全为天京文阁殿新考时撰写的门联。下列对其所含历史信息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描绘了太平天国定都后的斗争片段 B.表达了要击退外国侵略军的意志
C.体现了太平天国倡导男女平等的政策 D.反映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文化改革措施
( )5.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 )6.有人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寻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二步。”这里的“内部事务”主要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满汉官僚的矛盾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的爆发
( )7.“太平天国科举考试独创女科;才女傅善祥凭着学识、智慧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后来她受东王胁迫,选择从一而终、死心塌地地做了东王妃。”这段文字说明了:
①太平天国妇女地位有所改变 ②科举制造成了傅善祥的不幸结局
③傅善祥难逃封建社会妇女的命运 ④杨秀清存在腐朽特权思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④
( )8.太平军攻占绍兴后,地主“向佃户收租,如乞丐状,善者给数斗,黠者不理”。这反映
A.农民阶级缺乏团结合作精神 B.太平天国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C.农民分到了土地 D.农民依靠太平天国政权进行抗租斗争
( )9.《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A.否定封建地主所有制 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D.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 )10.19世纪60年代,奕讠斤在奏折中说:“综观天下大局是今日御夷,譬如蜀之待吴,蜀与吴,仇敌也,而诸葛亮秉政,仍遣使通好,约共讨魏。”对材料理解最全面的是
A.视太平天国为威胁清朝统治的头号敌人 B.清政府已决定了“借师助剿”的方针
C.主张与列强“和好”共同镇压太平天国 D.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11、下述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选项 A B C D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资政新篇》内容 统一政令,以法治国 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 兴办保险事业 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大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伪造,罪而罚之。兴宝藏。凡金、银、铜、铁……等货,有民探出者,准其禀报,爵为总领,准其招民采取。——《资政新篇》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材料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有关经济方面的规定,各自体现了什么思想?
(2)从时代的要求看,这两种经济思想各具有什么鲜明的进步性。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