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必修一·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3课、辛亥革命
编写:丁选良老师 审阅:赵芳老师
【课程标准】
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2.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3.体会孙中山等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
【自主学习】
1、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爆发、高潮、结局
A 背景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军事准备:
有利时机:
B爆发
C高潮
D结局
2、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政治纲领、性质、意义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时间、目的、主要内容、性质、意义。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合作学习】
袁世凯为什么能窃取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说明理由。
【教师精讲】
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运动在反清斗争上的异同
【自主检测】
1、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C、使人民获得充分的民主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2、“中国推翻专制以后应该走什么道路?开明专制化呢,还是民主政治?……既然要流血就干脆流一次血,不要再流第二次了。”(1906年孙中山的演说)孙中山主张建立的是( )
A、议会民主政体 B、君主立宪政体 C、议会君主政体 D、君主专制政体
3、洪秀全主张“天下人”平分“天下田”,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二者的相同点是( )
A、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土地国有和绝对平分土地
4、孙中山一生为国操劳,被全球中国人尊为国父,并且是唯一一位在海峡两岸都受到尊重的革命家,这主要基于他:( )
A、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B、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D、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5.“中国推翻专制以后应该走什么道路?开明专制化呢,还是民主政治?……既然要流血就干脆流一次血,不要再流第二次了。”——1906年孙中山的演说。孙中山主张建立( )
A.民主共和政体 B.君主立宪政体 C.议会君主政体 D.君主专制政体
6.1912年2月,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作曲的《中华民国国歌》诞生:“亚东开化中国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革命派的政治目标就是效法欧美,建立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
B.五色旗的寓意是五族共和,民族平等
C.天下是国民的天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D.完全实现了三民主义的目标
7.右图为辛亥革命后庆祝胜利的漫画,人右侧的字为“恭祝中华民囻万岁”,地球上文字为“中华民囻”,但“国”字改为由大“口”框中加一个“民”字组成。据此可说明中华民国
A.强调主权在民 B.推行全球战略 C.主张三权分立 D.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8.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的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 )
A.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权
9.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中华民国约法》
10、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A.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创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D.完成了从君主专制到民主政治的转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材料三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材料四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
(2)材料二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3)材料中“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
(4)材料四中,“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是什么意思?
(5)结合材料概括其性质: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曾做诗说:“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
材料二: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院请辞
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
材料三:每逢“五一”和“十一”这样的重大节日,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总会摆在天安门广场,与天安门城楼正中的毛泽东主席巨幅画像遥相对应。
请回答:
(1)材料一诗中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孙中山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3)请你结合辛亥革命的史实说出孙中山先生具有如此崇高地位的主要理由。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