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石灰吟
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
石 灰 吟
【明】于 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的生产
千锤万凿
烈火焚烧
粉骨碎身
千锤万凿出深山
从这千和万你能感受到什么?
烈火焚烧若等闲
“若等闲”是什么意思?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从容不迫、主动承担
要留清白在人间
包含多种意思,主要指品行端正无污点及廉洁自律等。
这首诗仅仅在讲石灰吗?
诗歌表面写石灰,其实在字里行间隐藏着诗人于谦自己的影子。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这28个字,猜测一下于谦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可能会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大胆猜,只要有理由,有根据。
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浙江钱塘人――今杭州。中进士,任地方官十几年。在任期间,于谦严格执法,廉洁奉公,救济灾荒,关心百姓,具有很高的威望。
公元1449年,明英宗贸然率大军出征与北方的瓦剌军作战。土木堡一战明军大败,明朝最精锐50万人马全军覆没,皇帝英宗被俘。瓦剌军乘胜追击,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城危在旦夕。
于谦以一介书生,他义正辞严地驳斥了投降与迁都谬论,临危受命就任兵部尚书,他稳定了军心与民心,日夜带领全体军民,修筑城墙,布置防务,并亲自带领军队与瓦剌军血战五昼夜,赢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
英宗也得以归国。可是回朝后,于谦不仅没有受到嘉奖,反而遭到朝中恶势力的迫害,以叛逆罪被杀害。
作者简介: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那年,于谦刚好十二岁。
十二岁的于谦就写下了《石灰吟》这样慷慨激昂的诗。想想当时的少年于谦写下这首诗时有怎样的志向
一诵:――少年抒怀
假如你就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于谦,你会怎么高声诵读这首诗?
石 灰 吟
【明】于 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诵:――少年抒怀
为官后的于谦依然不忘自己的志向。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金纳银,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假如你就是为官后的于谦,你会以什么样的心情再次吟诵这首诗?
二诵――为官感悟
石 灰 吟
【明】于 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二诵――为官感悟
救万民于水火,本该受到重奖的于谦,却惨遭陷害。当于谦被压往断头台的时候,面对一个个泪流满面前来为他送行的京城百姓,他有千言万语想对他们诉说,最后,他把千言万语都浓缩到了《石灰吟》上,于是,他手扶铁镣,仰天慷慨悲歌——
三诵:――临刑陈词
石 灰 吟
【明】于 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三诵:――临刑陈词
四诵――后世评价
四诵――后世评价
有巍巍定难之功 有侃侃立朝之节
有孜孜及民之惠 有儌儌律贪之洁
于谦的一生如石灰一样,后人想起于谦,就一定会想起他的这一首诗,也一定会吟起这首诗。
人已远去,精神长存,无限的感动,化作深情的诵读。让我们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一齐来读《石灰吟》!
石 灰 吟
【明】于 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四诵:――后世评价
于谦借石灰之口表达了自己以身报国、绝不向世俗低头、绝不同流合污的精神,这种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的写作手法就叫托物言志。
竹石
清 郑燮
何为题画诗?
古代有许多画家和诗人,他们既会绘画又会赋诗,大家把这样的作品称为题画诗。这首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竹石图题写的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生存环境恶劣
探寻生存环境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子是如何在这恶劣环境中求生的?你从中读出了一棵怎样的竹子?
品读竹之意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目标明确
意志坚定
品读竹之意志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未被困难压倒
姿态豪迈
蔑视
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郑板桥任潍县知县7年,最大的政绩是救济灾民。他处处关心百姓,千方百计拯民于水火,因此触犯了豪绅巨贾利益,遭诬告罢官。
郑燮
《竹石》这首诗通过描写竹子扎根在岩石缝中的坚忍不拔的性格,表现了诗人坚定顽强、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品质。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郑燮
咏物诗,实写物之形态、色泽等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同时又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
竹石
石灰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