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历史半期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历史半期试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10-07 19: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八年级上历史半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中俄《尼布楚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
C.中英《北京条约》 D.中英《天津条约》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林则徐的禁烟损害了英国人民的利益 B.英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
C.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D.清政府政治腐败,英国人认为有机可乘
3.我们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B.中国的主要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C.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长期的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4.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正确理解是
A.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 B.政治上是殖民地,经济上是封建社会
C.既是殖民地又是封建社会 D.“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5.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对战争蓄谋已久 B.中国的封建制度腐朽没落
C.清政府战和不定,组织抵抗不力 D.吸食鸦片严重削弱了清军战斗力
6.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要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中国市场更加开放,扩大侵略权益
C.外国使节进入北京 D.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7.清政府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革命始于
A.鸦片战争中 B.太平天国运动中 C.义和团运动中 D.辛亥革命中
8.马克思称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迫使清政府让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以战争为主要侵略手段
C.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9.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这主要体现在
A.中国有丧失了一些主权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出现了太平天国抗击英法联军 D.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0.从斗争性质上看,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伟大的
A..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B.为挽救民族危亡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C.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1.面对边疆危机,力主收复新疆的清朝大臣是
A.左宗棠 B.关天培 C.林则徐 D.李鸿章
12.李鸿章的北洋舰队是在什么战役中全军覆没的
A.旅顺 B.大连 C.威海卫 D.九连城
13.甲午中日战争中,抱定必死决心,誓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清军爱国将领是
A.左宝贵 B.林永升 C.丁汝昌 D.邓世昌
14.签定《马关条约》的中日双方代表是
A.李鸿章和义律 B.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C.曾国藩和伊藤博文 D.曾国藩和义律
15.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使它在中国的势力不断加强
A.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B.先在中国开办工厂
C.不断开发放中国的通商口岸 D.使用大量的中国廉价劳动力
16.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三国干涉还辽,实质反映了
A.国际正义力量对非正义行为的打击 B.清政府外交策略的成功体现
C.帝国主义列强在侵华利益上的冲突 D.帝国主义为了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
17.“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A.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 B.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C.反帝爱国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确立的标志是
A.《南京条约》的签定 B.《辛丑条约》的签定
C.《马关条约》的签定 D.《北京条约》的签定
19.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A.鸦片战争 B.《南京条约》签订 C.洋务运动 D.《北京条约》的签订
20.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学习外国长处 B.发展民族工业 C.救亡图存 D.维护清朝统治
21.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A.奕讠斤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左宗棠
2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洋务运动实质上是
A.以工场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 B.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C.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D.发展自由资本主义
23.洋务运动是清政府的一场“布新不除旧”的改革运动,这里的“旧”从本质上讲是
A.封建生产力 B.过去的办学方式
C.封建生产关系 D.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态度
24.表面支持和保护光绪帝,背地却出卖维新派的历史罪人是
A.袁世凯 B.康有为 C.曾国藩 D.李鸿章
25.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
26.引发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A.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D.八国联军侵华
27.支持维新派进行变法,“不甘做亡国之君”的君是
A.咸丰帝 B.同治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28.戊戌政变后,不愿出逃,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
A.梁启超 B.谭嗣同 C.康有为 D.康广仁
29.1895 —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之所以能迅速在全国开展起来,主要原因是
A.康有为、梁启超的大力宣传 B.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C.光绪帝大力支持 D.清朝统治日益反动
30.林则徐和康有为上书成功的关键是
A.让皇帝看到了面临的危机 B.表达了为皇帝而谋的精神
C.所言实事求是 D.代表着社会的意志
31.辛亥革命的性质是
A.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B.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
32.中国近代最完全意义上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维新变法运动
33.近代中国以中华民国纪年开始于
A.1910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13年
34.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A.1919年,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B.中国工人为涨工资罢工
C.又一次抗日运动高涨 D.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5.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革命性质的改变 B.领导阶级的改变 C.革命对象的改变 D.革命任务的改变
36.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当前任务是
A.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B.开展武装斗争
C.建立民主共和国 D.建立、实现共产主义
37.19世纪20年代,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这个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38.北伐战争打击的对象是旧军阀,以下几个组合,哪个符合当时的形势,应当被直接打击?
A.袁世凯、吴佩孚 B.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C.段祺瑞、张作霖、杨炯明 D.孙传芳、段祺瑞
39.国民政府组织的北伐战争节节胜利,但并没有完全实现北伐目的,这是因为
A.北伐军消灭了吴佩孚的主力 B.北伐军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
C.北伐军消灭了军阀张作霖 D.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
40.“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共产党和革命群众遭到屠杀
C.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二、材料解析题
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 民族主义就是以暴力革命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但不是狭隘的排满复仇;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的核心是“平均地权”,其具体实施办法就是由国家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
请回答:
⑴材料一是哪个政党的纲领?这个政党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成立的?总理是谁?机关刊物是什么?
⑵材料二中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简称是什么?是谁最早在哪里提出的?它的提出具有什么意义?
42.阅读材料:
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北京学生界宣言》
材料二:6月3日以后在学生要求下,上海商人罢市。商店门上贴着“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等揭贴。
材料三:运动期间,浦东一带码头工人“全体一致表示,凡遇日本船只抵岸,不为起货,并分发传单,劝导各码头劳动界切实进行”。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万国和会”指的是什么会议?
⑵材料一中的“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指的是什么?它在国内导致了什么运动的发生?
⑶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运动发生了什么变化?
⑷这次运动取得了哪些初步胜利?这次运动与今天什么节日有关?
三.问答题
43.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应如何评价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44.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也有人说它只赶跑了一个皇帝,剪掉了一根辫子,没有完成变革封建关系的经济基础及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可谓“无量英雄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那么你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呢?为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