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深州市中学高二下学期选修3-3 综合考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深州市中学高二下学期选修3-3 综合考试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4-12 11:5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河北深州市中学高二下学期选修3-4综合考试题
1、 单选题(每题2分共34分,建议20分钟内完成)
1.以下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2 ℃时水已经结为冰,部分水分子已经停止了热运动
C.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运动
C.知道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求出阿佛加德罗常数
D.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
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mol-1),铝的摩尔质量为M(kg/mol),铝的密度为ρ(kg/m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个铝原子所占的体积为M/ρNA B.1 m3铝所含原子数为ρNA/M
C.1个铝原子的质量为M/NA D.1 kg铝所含原子数为ρNA
4.在国际单位制中,金属铜的密度为,它的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则下列结论正确是(  )
A.1kg铜所含铜原子的数目是 B.1?的铜所含铜原子的数目是
C.1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是 D.1个铜原子的质量是
5.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某物质的摩尔质量为,则该物质的分子质量和 kg水中所含氢原子数分别是(  )
A. B.
C. D.
6.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是NA,铜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1 m3铜中含有原子数目是 B.1 kg铜中含有原子数目是ρNA
C.一个铜原子的质量是 D.一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是
7.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M(kg/mol),铜的密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1kg铜所含的原子数为 B.1个铜原子的质量为
C.铜所含的原子数为 D.1kg铜的体积为
8.关于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B.阳光从缝隙射入教室,从阳光中看到的尘埃运动是布朗运动
C.生产半导体器件时需要在纯净的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这可以在高温条件下利用分子的扩散来完成
D.某气体摩尔体积为V,每个分子体积为V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NA=
9.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估测油酸分子直径时,可把油酸分子简化为球形处理
B.乙图中,显微镜下看到的三颗微粒运动位置连线是它们做布朗运动的轨迹
C.烧热的针尖,接触涂上薄蜂蜡层的云母片背面上某点,经一段时间后形成图丙的形状,则说明云母为非晶体(错误)
D.丁图中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作用力F最小,分子势能也最大

10.体积为10-4 cm3的油滴,滴在水面上散开成一单分子油膜层,则油膜面积的数量级为( )
A.102 cm2 B.104 cm2 C.106 cm2 D.108 cm2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量会自发的从含热量多的物体传向含热量少的物体
B.气体扩散现象表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C.两物体温度相同,可以说两物体达到了热平衡
D.0℃的水和0℃的冰,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可能不相同
12.从物理学角度解释诗句,下列说法与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A.“潭清疑水浅”实际上是一种光的反射现象
B.“看山恰似走来迎”中描述的“山”在“走”,是以山为参照物
C.“花气袭人知骤暧”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诗中磁针指向南方的一端是磁针的N极
13.清晨,草叶上的露珠在阳光照射下变成水蒸汽慢慢消失。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  
A.引力、斥力都减小 B.斥力减小,引力增大
C.引力、斥力都增大 D.斥力增大,引力减小
14.当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为时,正好处于平衡状态,下面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的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时,它们之间只有斥力作用
B.两分子间的距离小于时,它们之间只有引力作用
C.两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于时,它们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的作用,而且斥力等于引力
D.两分子之间的距离等于时,它们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的作用,而且引力大于斥力
15.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减小 B.分子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C.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16.如图所示为两分子间距离与分子势能之间的关系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两分子间距离r=r1时,分子势能为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也均为零
B.当两分子间距离r=r2时,分子势能最小,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也最小
C.当两分子间距离rD.当两分子间距离r>r2时,随着r的增大,分子势能增大,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也增大
17.对静止在桌面上的木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无动能,但有分子平均动能 B.木块无动能,也无分子平均动能
C.木块有动能,但无分子平均动能 D.木块有动能,也有分子平均动能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39分,建议26分钟内完成)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无论是无机物质的分子,还是有机物质的分子,其分子大小的数量级都是10-10 m
C.本节中所说的“分子”,包含了单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等多种意义
D.分子的质量是很小的,其数量级为10-19 kg
19.关于分子动理论,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B.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C.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或斥力
20.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mol,摩尔体积为Vmol,密度为ρ,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m和V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  )
A.NA= B.NA= C.NA= D.NA=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C.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
D.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每一个分子热运动的速率一定都增大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C.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每个分子的动能都一定越大
D.两个铅块压紧后能连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23.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
B.当物体温度降到时,物体分子的热运动就会停止
C.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就一直减小
D.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24.关于分子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减小
B.液体的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分子力表现为引力的宏观表现
C.金刚石中碳原子间相互作用力很强,所以金刚石十分坚硬
D.布朗运动中的花粉微粒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25.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
B.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C.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就一直减小
D.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26.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沿x轴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E。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分子势能的最小值为一E,若两分子所具有的总能量为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分子在P点(x=x2)时,加速度最大
B.乙分子在P点(x=x2)时,动能为E
C.乙分子在Q点(x=x1)时,处于平衡状态
D.乙分子的运动范围为x≥x1
27.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于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表示斥力,F<0表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 )
A.乙分子由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d做减速运动
B.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由c到d做减速运动
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小
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
28.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横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为两曲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斥力曲线,为引力曲线,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
B.为引力曲线,为斥力曲线,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
C.若两个分子间距离增大,则分子势能也增大
D.由分子动理论可知,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29.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越低,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
B.温度越高,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
C.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有关,是物体内能的一部分
D.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也是其内能的一部分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分子的质量为m,平均速率为,则平均动能为
B.温度相等的两个物体接触,它们各自的内能不变且内能也相等
C.当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相互平衡时,分子间分子势能最小
D.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三、实验题(共6分,建议7分钟内完成)
31.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大小”的实验中;
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将画有油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数出轮廓内的方格数,再根据方格的边长求出油膜的面积S。
B.将一滴酒精油酸溶液滴在水面,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将薄膜的形状描画在玻璃板上。
C.用浅盘装入约2cm深的水,然后用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D.取一定体积的油酸和确定体积的酒精混合均匀配制成一定浓度的酒精油酸溶液。
E.根据酒精油酸溶液的浓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
F.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制好的酒精油酸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记下量筒内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
G.由V/S得到油酸分子的直径d。
(1)实验简要步骤如下: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填写字母编号)
(2)在本实验中“将油膜分子看成紧密排列的球形,在水面形成单分子油膜”,体现的物理思想方法是________。
(3) 若所用酒精油酸的浓度约为每104mL溶液中有纯油酸6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为75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描出的油酸的轮廓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坐标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cm,由此可估测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_______m。(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共16分,建议10分钟内完成)
32.若水汽在高空凝结成小水滴的直径为d,已知水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 球的体积公式为V= πd3(d为球的直径)求:
(1)一个小水滴包含的分子数n;
(2)水分子的直径d0 .



33.滴体积为V的油酸,配制成体积比为的油酸溶液(),现取一滴体积仍为V的油酸溶液在滴在水面上,在水面上形成面积为S的单分子油膜,已知油酸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请据此推算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表达式.


五、请做出本章的思维导图,要求不能参考任何资料(共15分,建议15分钟内完成)






参考答案:
1.B 2.D 3.D 4.C 5.A 6.A 7.B 8.C 9.A 10.B 11.C 12.C 13.A 14.D 15.C 16.C 17.A 18.AC 19.ABC 20.AB 21.AC 22.AD 23.AD 24.BC 25.ABD 26.BD 27.BC 28.BD 29.BC 30.CD
31.DFECBAG; 建模法; ;
32.(1) (2)
(1)水滴的体积为V= πd3
所以分子数n= n=;
(2)水分子的体积:
解得d0=
33.
一滴油酸溶液中油酸的体积,
油酸分子直径,
油酸分子的体积,
阿伏加德罗常数,
联立解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