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1.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一说,什么是祖先的摇篮?(记忆力不错)
2.原始森林离我们很遥远,它是什么样子的呢?课前让同学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查找相关的资料,在微信群里分享,大家交流得很热烈。有没有哪些同学,愿意上来结合搜集的资料,简单说一说。
(谢谢你们,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收获。)
二、学习第一节,了解生活环境
1.出示图片“摇篮”“原始森林”对比图。
老师也搜集了两张相片,大家请看。(出示多媒体课件)
这就是原始森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美丽的地方。这是摇篮。课文中啊,爷爷把“原始森林”比作“摇篮”,生动地说明我们的祖先曾在这绿色的“摇篮”中度过了一段漫长的岁月。
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作者不禁发出怎样惊奇的感叹呢?
“真有意思,这是多大的摇篮啊!” 重点指导朗读感叹句。
朗读这句话,应该特别注意哪个标点符号 ?(感叹号)
不仅有感叹号,还有语气词!用了语气词和感叹号,读出惊奇、赞叹。谁来读好这句话?
不错。注意红色的字,想想可以怎么读?
(“多大”重读,稍拉长;“啊”读na;可加入合适的表情)
出示“原始森林”图片。第一小节中是怎么描写这原始森林的呢?
“那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谁能用朗读再现这片美丽的原始森林呢?谁还想试一试?哪些词需要我们重读强调?
(朗读指导:想象绿色海洋,语速可稍慢,突出强调“浓绿”“遮”“一望无际”等词语)
“一望无边”说明了原始森林的特点“大”,还可以用什么词代替?怎么读好这个词?(板书张贴)
朗读指导:想象一个天真的孩子在听爷爷讲故事的情景,读出天真、惊奇、感叹。师生合作读、指名读。
三、学习第二、三节,了解祖先的生活
1. 婴儿在摇篮中生活成长,那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这个“摇篮”中又是如何生活的??
自由读第2、3节,边读边圈画出诗中描写祖先“做什么事情”的词语。
2.请同学们注意看,红色的字都是什么词?
3.“掏”字的学习。
我们来写一写这个“掏”字。
——“掏”和“拿”比较揣摩:“掏”:用手或工具伸进物体的口,把东西弄出来;挖。“拿”则是用手或用其他方式抓住、搬动。
课文中是掏鹊蛋。从哪里掏?鸟窝 ,鸟巢,用掏,准确。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还可以怎么组词?掏耳朵、掏口袋、掏钱、掏钥匙。扩词理解。
小结:“掏”不仅用得准确,而且写得很有趣味,一读就能想象出人很小心,偷偷地在树上掏鹊蛋的有趣情景。
感受表示动作的词语使用的准确性,并进行积累。
同学们,观察这些词组,说说你的发现。名词+动词。
那么,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也可以成为这样的词语吗?请你试着填一填。
根据诗句意思填表示动作的词语。
——出示:(追)野兔 (赏)蘑菇
4. 出示词语:这些也是“动词+名词”的短语。找同学读一读。我们一起读。再想象几个类似的词语吧。
摘野果 采蘑菇 挖野菜
逗松鼠 捉蜻蜓 逮蝈蝈
看夕阳 赏明月 数星星
扩词运用:逗小猫 捉小鱼 逮蚊子
读好问句。我们体会到了用词的准确性,也想象了画面,能不能读好这些诗句呢?同样,在这两小节里,我们要注意什么标点?(问号)
还要读好:(“可曾”,读出疑问、好奇、猜想)
出示:请同学们同桌练读。谁是小小朗诵家?谁来读一读?
评价一下,先夸一夸,再给建议。
(读出自由欢快的心情,读好疑问句的语气)
5. 读着优美的诗句,同学们也打开想象,仿照第2、3节说一说,课前还画一画,人们还会在原始森林做什么?
小组合作交流,当一当小诗人,说一说。
我想——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_______,_______?
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________,________?
6.哪个小组的同学想上来展示汇报?
7. 你们说,祖先在原始森林的生活是怎样的?
板书:自由、快乐
8.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朗读基调是轻松欢快的。读出充满好奇、充满童趣、充满向往之情。小组读、师生合作读、指名读等。
四、学习第4节,感受遥远而美好的回忆
1. 指名读。指导朗读。
风儿吹动树叶“沙沙,沙沙!”(调动生活经验,想象风儿轻轻吹动树叶的情景,朗读时轻柔缓慢)
那回忆多么美好,又那么遥远……(声音逐渐低柔,“遥远”适当拖长,读出回味无穷的感觉)
啊!(心中赞叹之情,声音延长)
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第一个“苍”读得稍长,表现森林的辽阔无边)
我们祖先的/摇篮! (停顿,突出“摇篮”,语调稍微高昂)
2. 理解“苍苍茫茫”。结合第一节中的“一望无际”理解。
3. 照样子,你还能说一说其它吗?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那( ),是( )。
那温暖的鸟巢,是小鸟的摇篮。
那肥沃的土壤,是植物的摇篮。
那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摇篮。
那茫茫的宇宙,是太阳的摇篮。
那潮湿的泥土,是蚯蚓的摇篮。
那清澈的池塘,是小蝌蚪的摇篮。
朗读。配乐读。
课件28张PPT。23.祖先的摇篮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
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___________是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 课前让同学们查找相关的资料,请结合搜集的资料,简单介绍原始森林。复习回忆: 交流资料: 真有意思,
这是多大的摇篮啊!真有意思,
这是多大的摇篮啊!真有意思,
这是多大的摇篮啊!那浓绿的树荫
一望无边,
遮住了蓝天。真有意思,
这是多大的摇篮啊!那浓绿的树荫
一望无边,
遮住了蓝天。无边无际
一望无垠
漫无边际真有意思,
这是多大的摇篮啊!那浓绿的树荫
一望无边,
遮住了蓝天。无边无际
一望无垠
漫无边际爷爷说:
那原始森林
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真有意思,
这是多大的摇篮啊!
那浓绿的树荫
一望无边,
遮住了蓝天。读好感叹句 自由读第2.3小节,找一找,圈一圈:
我们的祖先做了些什么事情?我想——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这些大树上
摘野果,
掏鹊蛋?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逗小松鼠,
采野蔷薇吗?
也在这里
捉红蜻蜓,
逮蝈蝈吗?我想——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这些大树上
摘野果,
掏鹊蛋?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逗小松鼠,
采野蔷薇吗?
也在这里
捉红蜻蜓,
逮蝈蝈吗?掏耳朵
掏口袋
掏钱
掏钥匙我想——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这些大树上
摘野果,
掏鹊蛋?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逗小松鼠,
采野蔷薇吗?
也在这里
捉红蜻蜓,
逮蝈蝈吗?我想——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这些大树上
摘野果,
掏鹊蛋?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逗小松鼠,
采野蔷薇吗?
也在这里
捉红蜻蜓,
逮蝈蝈吗? 野兔
蘑菇动词+名词追赏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词语,再想象几个类似的词语吧。摘野果 采蘑菇 挖野菜
逗松鼠 捉蜻蜓 逮蝈蝈
看夕阳 赏明月 数星星
——— ——— ———
ɡuō我是小小想象家我想——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这些大树上
摘野果,
掏鹊蛋?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逗小松鼠,
采野蔷薇吗?
也在这里
捉红蜻蜓,
逮蝈蝈吗?我想——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这些大树上
摘野果,
掏鹊蛋?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逗小松鼠,
采野蔷薇吗?
也在这里
捉红蜻蜓,
逮蝈蝈吗?我想——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这些大树上
摘野果,
掏鹊蛋?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逗小松鼠,
采野蔷薇吗?
也在这里
捉红蜻蜓,
逮蝈蝈吗?我想——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这些大树上/
摘野果,
掏鹊蛋?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逗小松鼠,
采野蔷薇吗?
也在这里/
捉红蜻蜓,
逮蝈蝈吗?读好问句我是小朗诵家我想——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这些大树上
摘野果,
掏鹊蛋?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逗小松鼠,
采野蔷薇吗?
也在这里
捉红蜻蜓,
逮蝈蝈吗?摘野果 掏鸟蛋追野兔赏蘑菇逗松鼠捉蜻蜓逮蝈蝈采蔷薇 仿照第2节、第3节,说一说:
人们还会在原始森林做什么? 我想——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
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
______ ,
_______ ?我是小诗人风儿吹动树叶
“沙沙,沙沙!”
那回忆(yì)
多么美好,
又那么遥远……
啊!
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我们祖先的摇篮!风儿吹动树叶
“沙沙,沙沙!”
那回忆(yì)
多么美好,
又那么遥远……
啊!
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我们祖先的摇篮!照样子,说一说。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那温暖的鸟巢,是小鸟的摇篮。
那肥沃的土壤,是植物的摇篮。
那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摇篮。
那茫茫的宇宙,是太阳的摇篮。
那潮湿的泥土,是蚯蚓的摇篮。
那清澈的池塘,是小蝌蚪的摇篮。风儿/吹动树叶/
“沙沙,/沙沙!”
那回忆(yì)/
多么/美好,
又那么/遥远……
啊!
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我们祖先的/摇篮! 说一说,为了保护“祖先的摇篮”,我们可以怎么做?作业:
1、拓展阅读《我们的祖先:人类的起源》
作者:(法)伊夫﹒柯本斯;
2、搜集“保护森林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