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4-12 15:1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册《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体积和容积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而且体积和容积又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本节课的知识难点在于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真正理解:学生可能会受表面积概念影响,认为物体形状发生了改变,体积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出体积概念的真正内涵。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手、眼、脑、口并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建立有关体积和容积的正确表象,从而切实掌握所学的知识,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作好铺垫。?加之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再辅以直观教学的方法,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轻松。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体会比较体积大小的多种方法,发展空间观念。3.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教学策略:动手实践法、启发式、探究式。
教学过程:
谈话:你们能描述一下老师的体形吗?我和英英比,谁的体积大?体积的大小与高矮、胖瘦、轻重有关系吗?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找到答案的。
一、????? 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播放《乌鸦喝水》视频。师:你们有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对吧,我们一起再来回忆一下这个故事。
2.师:真是只聪明的乌鸦,那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呢?为什么投入石子水面会升高?
二、操作活动,感悟概念。
(一)初步感知体积的意义。
1.感受“占空间”
(1)师:石子占了原来水的空间,使水面上升,乌鸦就喝到水。如果把石头放入书包里还占空间吗?放手上呢?不管放在哪儿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2)师:数学书占空间吗?谁也来说说什么物体也占空间的呢?你能找到比这本书所占空间大的物体呢?(举例)比这个盒子所占空间小的物体?
(3)小结:耶,我们发现每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各自占的空间有大有小。
2.说一说。
老师这一些物体,谁占的空间最大?(你一眼就看出来了是吧)。那这两个呢,是土豆占的空间大呢,还是红薯呢?在小组中讨论一下,打算怎么做实验?
3.设计实验方案,小组活动。
4.汇报交流。
(拍活动照片)从这些图片,我们发现了什么?两个物体放入水中水面都上升了,说明它们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水面升得高的物体占空间就大。
5.揭示体积概念。
对于不规则物体,我们采用了实验测量的办法进行比较。数学上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6.举例。师:盒子所占空间的大小,我们叫盒子的体积。什么是水杯的体积?
7.小结:同学们都说得不错,与体积交上朋友了,那研究的物体里面有容器吗?(板书:容器)
(二)认识容积。
1.找一找容器。师:找一找周围的容器?哪些物体是容器?
2.比一比哪个容器盛的水多?
师:大家找到各种各样的容器,现在我们来比较这两个容器哪个盛的水多?(猜猜,为什么?)
3.做实验。师示范。
4.小结:光看体积大,装的水就多吗?要看什么?水杯所能容纳水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什么是所能容纳)装半杯可是说是水杯的容积吗?(满满)
5.举例:说说文具盒的容积。
6.揭示概念: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是容器的容积。
(三)区别体积与容积
1.师:你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体积与容积的区别与联系吗?
2.出示魔方和粉笔盒
师:比一比,它俩谁的体积大,谁的容积大?
师:魔方有体积没有容积,粉笔盒有体积也有容积。
3.总结:同学们今天都很棒,不但与体积交朋友,还认识容积另一位新朋友。现在我要考考大家。
三、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1.比较相同体积的不同物体。
每个小组里有一袋物体,拿出来比一比哪个体积大。
小结:嗯,体积相同的物体,形状可能会不同。
2.出示饮料的600ML。
师:你们有喝过饮料吧,有没有注意观察它的标签?600是这瓶饮料的容积吗?
3.练习题目:淘气和笑笑都有一瓶相同的饮料,淘气倒了3杯,笑笑倒了2杯,你认为有可能吗?
四、????? 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
板书:???????????????? 体积与容积
??????????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物体的体积。
??????????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是容器的容积。

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体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学中重视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含义,所以设计中力图通过实物的引入,实物的操作,实物的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手、眼、脑、口并用,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建立有关体积和容积的正确表象,从而切实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基于上述设想,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一是故事引入,激发兴趣,课件播放《乌鸦喝水》的动画片。为什么能喝到水?为什么投入石子水面就会升高呢?发现小石子有一定的空间,同时也发现物体不管放在哪里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二是操作活动,感悟概念等环节,我设计了层层深入的三个活动,逐渐丰富学生对于体积和容积概念的理解活动。第一体积的认识,采用师生生生间的对话,那么还有什么物体也是占空间的交流,唤起生活,既然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经验,真实的物体都是占有空间的,找出所占空间大小不同的物体,学生在看、找、说等活动中,相对大小,感悟出体积的内涵。活动二,比较所占空间的大小,借助丰富的材料,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交流实验演示中,比较物体所空间的大小,在比较中巩固了学生对物体体积含义的理解,在这个环节安排了三个比较活动,一比较体积差距大的问题,学生很快发现可以直接看出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二是比较相近的物体,这时不能一眼看出了,学生想到了用测量的方法,于是在交流解决办法后,小组内进行实验,比较升高水的体积。三是比较规则的几何形体,认识到可以利用数小方块儿的方法,比较体积的大小,在这些不同的策略中渗透长方体正方形体积的计算方法,再通过12块小正方体拼成的不同形状的几何形体的展示,感受到体积相同的物体,形状有可能不同,最后猜测老师手中有六块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形体和刚才12块小正方体拼成的几何型体,哪个体积大,引从而体会在单位产生的必要性,这样的活动使得学生对一体机的认识。第三个大活动是容积的认识,在明确容器的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两个活动理解容积的概念,首先实验操作哪个水杯盛的水多,引导学生思考水的多少,关键看什么,体会到容器内部空间大,容纳的水才会多感知概念,然后通过研究可乐瓶标识的净含量,600毫升的意义理解,所能容纳,就是最多能容纳,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容积,并重点理解概念中的关键词。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操作中理解。通过对比思考,思维得到提升。
这种操作活动感悟概念,对我来说还是有点难把握,有时不知该舍弃哪个环节,在试上时足足超过10分钟,我把拍小视频环节去掉,换成拍成果上传,虽然是简单的两个概念但是我觉得好难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