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19《大象的耳朵》(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19《大象的耳朵》(第2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12 19:2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大象的耳朵(第2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以大象的耳朵开头,围绕着大象“耷拉着”的耳朵,小动物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使大象忍不住怀疑自己的耳朵有毛病,于是想办法将耳朵竖起来,竖起来后却给自己带来了许多不便,最后还是把耳朵放下来了。文章围绕大象耳朵从“耷拉着”到“竖起来”再到“耷拉着”的变化过程告诉了我们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不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地改变自己的道理。
【学情分析】:
学生对动物和故事类型的课文有着较高的积极性,所以为了保持和提高这种积极性,在课前和课堂上让学生练习表演课本剧,通过演绎课本剧体现孩子对课文的理解。此外,二年级学生以往习惯于对课题做出猜测和疑问,对于思考问题、发出质疑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因此这次课前习单上布置了让学生读完故事对课文内容提出疑问,以了解其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认知水平。
【教学用具】:
教育云平台;
多媒体课件;
动物贴纸。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
出示小动物的耳朵截图,通过耳朵猜动物。
出示大象的耳朵,说说大象的耳朵的样子。
理解“耷拉”的意思。
出示故事开头: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指导朗读:重读“大耳朵、耷拉”)
揭示课题《19 大象的耳朵》;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过渡:我们通过课前习单了解到大家对课文内容的一些疑问,这里是班上一部分同学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小动物们都说大象的耳朵有毛病?答案就在2-7段里,我们一起去找找看吧!
课本剧表演:
默读2-7段,找出大象遇到了哪些小动物?他们是怎么说大象的?
小兔子:“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指名2生朗读,生评价,全班齐读。
小羊:“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指名生朗读,生评价,全班气度。
当然了,还有——小鹿、小马、小老鼠,他们都说大象的耳朵。
(板书:小动物贴纸)
小组合作表演课本剧。
小组合作练习表演。
2个小组展示课本剧。
师扮演记者采访扮演“大象”的同学:
(1)小动物们一见到大象都要说大象的耳朵有问题,作为大象,他当时的心情和感受是什么样的?
(2)现在你就是那只大象,请你把大象的(不安、担心)读出来。
(3)齐读第8自然段: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4.答疑解惑:为什么小动物们都说大象的耳朵有毛病?
请生回答自己提出的这个问题。
理解9-13段:
出示课前习单上学生提出的问题:
(1)为什么大象的耳朵是耷拉下来的?为什么其他小动物的耳朵是竖起来的?
齐读9-13段,思考以上问题。
分类题(教育云平台):
(1)竖起来——虫子飞进去跳舞;又头痛又心烦。
(2)耷拉着——虫子飞不进去;一扇就能赶跑;舒服。
4.回答课前习单问题:
(1)为什么大象的耳朵是耷拉下来的?
因为大象耳朵耷拉下来可以避免虫子飞进耳朵,也可以赶跑虫子。
(2)为什么其他小动物的耳朵是竖起来的?
(引导:小动物耳朵竖起来是为了听清楚远方的动静,以此躲避敌人。
拓展迁移:
过渡: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童话故事就是通过有趣的故事内容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这篇课文内容讲了大象耳朵的几次变化,分别是——耷拉着、竖起来、耷拉着。(板书:内容:耷拉着 竖起来 耷拉着)
那么课文想通过这些内容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请找出课文中的那句道理。
齐读“人家是人家,我是我。”(板书:道理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2.小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怎么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小组代表汇报。
3.好书推荐:
过渡:除了课文,其实还有很多内容有趣但是道理深刻的故事,就比如大家在课前习单中推荐的这些故事一样。
展示学生推荐的好书。
推荐:《会飞的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