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制度

文档属性

名称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制度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10-13 09: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状态1.背景:丞相制的废除 一.明君主专制的强化——内阁制度的形成
Why?材料: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一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君臣即对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①是秦速亡的原因;②各朝丞相多是专权乱政的根源;③妨碍皇帝行使权力(强化皇权)废相前废相后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君权,有利于大一统局面形成.
但造成政务集中繁杂评价:2、内阁制形成与发展 (1)明成祖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正式设立内阁制。 (2)后来内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日益提高。明殿阁大学士始设内阁宰相=内阁首辅?议一议资料: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
——《神宗实录》卷五一一页
【探究】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参与决策无决策权制约皇权不能制约法定,制度赋权非法定,咨询机构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材料: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直(连日值班)者多虑漏泄军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思考: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原因是什么?——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而设置(1)设立的原因:二、清君主专制强化措施1.军机处的设立(2)军机处的职能:材料一:军机处名不师古,……军国大计,罔不总览,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①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材料二: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②军机处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3)军机处的特点:材料一: 军机处“直(值)庐初仅板屋数间…… (属员)直舍仅屋一间半”.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特点:简(机构简单) 、精(人员精干)、速(办事效率高)、密 (地处内廷)(4)军机处的评价:①简、精、速、密,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②进一步加强了君主权利,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隆宗门内军机处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2、推行密折制(地方大员) “各省文武官员之奏折,一日之间,尝至二三十件,
多或至五六十件不等,皆朕亲自览阅批发,从无留
滞,无一人赞襄于左右。” 作用: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控制3 、加强对边疆地区控制(1)较为正确的民族政策 (2)理藩院的设置(3)改土归流:西南地区近代中国版图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基本奠定三、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影响2、影响:①消极作用:皇权的极度膨胀,极大妨碍社会进步。自此,中国社会发展步伐,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②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1、特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影响具有双重性:①一方面,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②另一方面,它在思想文化的控制、政治统治的腐败、兵役徭役的无度方面,又起着消极作用。
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秦朝到清朝产生并延续了两千多年,它对中国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探究活动 1     【探究活动2】为什么说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①秦朝,以丞相为首的三公来主持国家的最高政务的。 ②汉朝,皇帝是任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工作人员形成了“中朝”的决策机构,来抗衡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外朝”。 ③隋唐时期,由三省长官还有同中书门下平章等多人来执行宰相职务,这样相权就分散在许多人手中。 ④到了明朝,废宰相,设内阁。但是内阁大臣的权利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对他们的信任与支持。  ⑤到了清朝,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们百分之百成了皇帝独裁的工具,军机大臣对皇帝的命令只有惟命是从。他们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皇帝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权力完全集中在皇帝手中,什么事情都由皇帝说了算。 回顾一下夏商周: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秦朝: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两汉:隋唐:元:宋:明:中央:废除宰相权分六部、设内阁 地方:三司分权清:中央:设设立军机处 地方:密折制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缩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