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第1课时》 习题
一、基础练习
1.(2018郴州)回顾眼球结构,找出在功能上类似于显微镜光圈的那一项是( )
A.角膜 B.晶状体 C.瞳孔 D.视网膜
2.为了预防近视,下列习惯不正确的是( )
A.看书时,眼与书本的距离随光线亮暗进行调节
B.经常做眼保健操,注意用眼卫生
C.看书时间不能太长,连续看书1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
D.躺、卧、走路、乘车时不要看书
3.(2018长沙)驾驶员在夜晚会车时应将远光灯转换为近光灯,因为强光照射会影响对面驾驶员观察路况。在眼球结构中,感受光线刺激的是( )
A.角膜 B.瞳孔 C.晶状体 D.视网膜
4.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 )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 B.眼球的前后径可以调节
C.瞳孔可以缩小和放大 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5.晚上,当人们从明亮的屋内走入漆黑的夜幕中时,什么也看不清。但一会儿后,就能看见周围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瞳孔的变化是( )
//
6.检查视力时,视力表上的 落在被检查者视网膜上的图像是( )
/
A. B. C. D.
7.2015年初,歌手姚贝娜捐献的角膜成功移植给两位患者,使他们重见光明。在眼球的结构中,感受光的刺激、形成物像的部位是( )
A.角膜 B.晶状体 C. 视网膜 D.大脑的特定区域
8.视觉形成的过程是( )
A.光线→角膜→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视觉神经→视觉中枢
B.光线→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视觉中枢
C.光线→角膜→玻璃体→视网膜→视觉中枢
D.光线→晶状体→角膜→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视觉中枢
二、提升练习
9.(2018滨州)2018年5月,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教授用动物角膜代替人角膜让万名患者复明,获得了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如图中角膜是( )
/
A.① B.② C.③ D.⑤
10.(2017邵阳)图是小明同学根据所学知识画的近视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图,其中正确的是( )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1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通过下列哪些结构到达视网膜( )
A.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B.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C.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 D.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
12.如图是眼球结构及成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图表示正常眼成像过程
B.近视眼原因之一是结构[2]过度变凸
C.结构[3]既是成像也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D.远物和近物都能看清是因为结构[1]有调节作用
13.下图是近视眼的成像(甲)和近视眼的补救措施(乙)示意图。
/
(1)近视眼的眼球在结构上不同于正常眼的特点,主要是眼球的____________过长或____________的曲度过大。
(2)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物像落在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方。
(3)近视眼需要配戴_______________加以矫正。
(4)青少年患了假性近视后应注意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眼睛是重要的感觉器官。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2017年爱眼日的活动主题是“‘目’浴阳光,预防近视”。下图所示为近视的成像特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
(1)上图中的[③]________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能够将图像信息通过[②]________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从反射弧的角度看,视觉形成所需结构与下列________最相似(选填下列字母)。
A.听到铃声 B.谈虎色变 C.闻鸡起舞
(3)近视主要表现为眼球中的[①]________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眼轴)过长,使物像落在③的前方。
(4)近视的成因非常复杂。户外远眺少、长时间近距离阅读和使用电子屏等不良习惯会诱发近视。双亲近视,子女近视发生率也较高,现已定位出与近视有关的基因30多个。由此可见,近视的成因既有环境因素也有________因素。
(5)为了给儿童和青少年提出预防近视的合理建议,研究人员利用幼兔进行实验,检测了室内人造光源(LED光)对眼球发育(眼轴长度)的影响。结果如下表。
组别
眼轴长度平均值(mm)
实验后视觉表现
实验前
实验后
对照组(自然光下饲养3个月)
14.84
17.52
正常视觉
实验组(LED光下饲养3个月)
14.82
18.73
近视
该实验结果不能作为下列建议证据的是( )
A.减少使用LED电子屏能减缓近视形成
B.保持适宜的阅读距离有助于预防近视
C.适度增加户外活动有助于预防近视
15.(2017郴州)如图为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
(1)人体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过来的光线,依次经过[3]________、瞳孔、[4]________、玻璃体,在视网膜上获得的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到________的特定区域,才能形成视觉。
(2)当我们夜晚看书突然停电时,眼睛瞳孔的变化是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3)青少年时期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经常长时间看书、看电视、玩手机等容易患近视眼,导致远处的物体在眼球内所形成的图像,落到视网膜的________(填“前方”或“后方”),这样看到的物像就会模糊不清。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第1课时》 习题答案
1.【答案】C
【解析】在眼球结构中,瞳孔是光线的通道。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是变小的;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是变大的,相当于显微镜的光圈。
2.【答案】A
3.【答案】D
【解析】角膜的作用是透过光线;瞳孔是光线的通道;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因而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4.【答案】D
【解析】眼球内的晶状体像双凸透镜 ,有弹性,睫状体内的肌肉通过收缩能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我们不论是看远处还是近处,物像都能落在视网膜上。
5.【答案】B
【解析】当人们在明亮的屋内时,由于光线较强,所以瞳孔缩小,以 避免光线过强;相反,在漆黑的夜幕中,由于光线较弱,为了收集更多的光线,瞳孔会变大。因此当人由明亮的室内走向漆黑的夜幕中时,进入瞳孔的光线太少,人无法一下子适应,所以什么也看不清。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B
【解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进入你的眼睛,依次经过角膜 、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当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图像信息时,会通过视觉 神经将信息传给大脑的特定 区域,大脑立即处理有关信息,形成视觉。
9.【答案】C
【解析】图中①晶状体、②虹膜、③角膜、④睫状体、⑤玻璃体,因此图中表示角膜是③。
10.【答案】A
【解析】图甲光线在视网膜前会聚,表示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因此表示近视眼;图乙光线在视网膜上会聚,表示成像在视网膜上,因此表示正常眼;图丙表示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图丁表示用凸透镜矫正远视眼。所以小明同学根据所学知识画的近视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图,其中正确的是甲和丙。
11.【答案】B
12.【答案】B
【解析】图中的1是角膜,2是晶状体,3是视网膜。图中物体反射的光线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A错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2]晶状体的凸度过大,都会形成近视,B正确;[3]视网膜是成像的部位,而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内形成的,C错误;远物和近物都能看清是因为结构[2]晶状体的调节作用,D错误。
13.【答案】(1)前后径晶状体( 2)视网膜前
(3)凹透镜(4)及时检查,纠正不良用眼习惯,勤做眼保健操,用适当方法矫正。
14.【答案】视网膜 视(觉)神经 A 晶状体 遗传 B
15.【答案】(1)角膜 晶状体 大脑(2)变大 (3)前方
【解析】(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3角膜进入眼球,经4晶状体、6玻璃体等的折射,落在5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其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图像信息后,通过7视神经将信息传递大脑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 (2)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因此夜晚看书突然停电时,瞳孔的变化是变大。 (3)长时间、近距离地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易恢复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
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第1课时
章
12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年
学习
目标
知识和技能
1.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说出视觉形成的过程。
2.调查青少年的近视情况,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尝试观察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巧。
2.通过观察示意图、模型,进一步提高观察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眼睛对于认识世界的重要性,自觉培养用眼卫生习惯,保护视力、预防近视
2.理解视觉卫生,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群。
重点
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2.视觉的形成与近视、远视的矫正原理
难点
1.视觉的形成及近视的成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她一生写了14部著作,其中《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她的自传,令人感触最深。在这本书中,她向人们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展示了她是如何创造出这个奇迹的,同时也表示出她多么想用自己的眼睛、耳朵来感受这个世界。
眼睛为什么如此重要呢?
感受生命的魅力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到神经中枢,一方面,可以引起比较简单而迅速的反射,另一方面,冲动还会在脊髓和脑干里断续上传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在此产生相应的感觉。
感受器的结构有的比较简单,有的很复杂。一些复杂的感受器周围还出现了特殊的辅助结构,以保证感受器嘚到更有效地感受刺激作用。
复杂的感受器连同其辅助结构,构成专门感受某种刺激的器官,称为感觉器官。
有人统计,人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有80%以上来自眼。可见眼对人生活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一、眼是感受外界光线的视觉器官
1.观察眼球的结构模型
(1)目的要求:观察了解眼球的结构。
(2)准备:可拆装的眼球结构模型,每小组一套。
(3)方法步骤:在教师指导下或借助图示资料,识别眼球模型显示的各部分结构,思考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
①观察眼球外形,辨识眼球的解剖方位,同时观察前部的角膜、周围的巩膜、附着于巩膜上的眼外肌和后部的视神经等。
②观察眼球壁各层及眼球内容物中晶状体和玻璃体等各部分结构的形态、位置。
要注意观察识别:
a.眼球壁三层结构由外到内的层次顺序。
b.角膜与巩膜、虹膜与睫状体及脉络膜的位置关系。
c.睫状体与晶状体的连系方式。
d.视网膜位置及与视神经相连接的部位。
e.晶状体、玻璃体的位置关系。
f.晶状体的形态特征。
③记录观察结果
a.绘眼球水平切面图,注明各部分名称。
b.列表归纳眼球的结构组成。
(4)交流:在本组内介绍自己归纳的眼球结构组成。
2.眼球的结构(重点)
(1)外膜
①角膜:无色、透明,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约占外膜的1/6。
②巩膜:白色、坚韧,约占外膜的5/6,通常眼球的白色部分就是巩膜(俗称白眼球),对眼球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2)中膜
①虹膜:位于中膜的前端,内含平滑肌,虹膜中央是瞳孔。虹膜(俗称黑眼珠)内平滑肌的舒缩可调节瞳孔的大小,从而可以调节进入眼球内部光线的多少。
瞳孔位于虹膜中央,其大小是由虹膜内的平滑肌来调节的。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的多少,当周围光线强时瞳孔缩小,当周围光线弱时瞳孔变大。如当人由明亮的环境进入黑暗的环境时,瞳孔变大;反之,瞳孔缩小。当人看远处物体时,瞳孔变大;反之,瞳孔缩小。
②脉络膜:位于中膜的后部。脉络膜内有丰富的血管和黑色素,对眼球具有营养作用,并使眼球内成为“暗室”。
③睫状体:虹膜与脉络膜的连接部分变厚变宽,内含较多平滑肌,此处是睫状体。它通过悬韧带与晶状体相连,所以睫状体可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3)内膜
内膜为视网膜,其中含有丰富的感光细胞,是光感受器。视网膜与位于眼球后内侧的视神经直接相连,视网膜产生的冲动通过视神经传入脑到达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在视网膜上与瞳孔平行相对的地方有一凹陷处叫黄斑,此处的感光细胞最集中,物像落在此处最清晰,周围其他地方感光细胞较少。在黄斑下方有一视神经穿过的地方,此处无感光细胞,如果物像落在此处,则不产生视觉,所以称此处为“生理盲点”。
拓展
脊椎动物的感光细胞,是在眼球的视网膜中发现的,具有光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神经细胞,即能将光刺激转化为生物电信号的特殊细胞。
(4)内容物
①房水:水样稀薄的液体,充盈在角膜与晶状体之间、虹膜前后方的间隙里,有润滑作用,并使眼球内形成一定的压力。
②玻璃体:位于晶状体后较脆弱的胶冻状物,透明,是眼球折光系统的一部分。
③晶状体:凸透镜状结构,有弹性,位于虹膜和瞳孔的后方,依靠悬韧带附着在睫状体上。当睫状体内平滑肌舒张时(看远处),悬韧带拉紧,晶状体的曲度变小;当睫状体内平滑肌收缩时(看近处),悬韧带放松,晶状体的曲度变大。如果长时间近距离看书,会使睫状体内平滑肌持续收缩,造成晶状体曲度变大,可能会形成近视。
拓展
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的大部分藏在头颅骨的眼眶内,只露出很小一部分,这样有利于保护眼球。
眼球的附属结构主要有使眼球运动的肌肉——眼外肌,保护眼球的眼睑、结膜、泪器等。
①眼外肌:分布于眼球的周围,牵动眼球自由灵活地转动。
②眼睑:俗称“眼皮”,分为上眼睑和下眼睑。眼睑能够闭合,可以阻挡强光和灰尘等物质的进入,对眼球起保护作用。
③结膜:连接眼睑和眼球,是半透明膜,表面光滑、柔软,且有一定弹性,富含血管。
④泪器:包括泪腺和泪道等结构。泪腺分泌泪液,起湿润和清洁眼球的作用。泪液中还含有一些溶菌酶,可以杀死进入眼球的病菌,对眼球起保护作用。
3.视觉的形成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通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后,将物像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可以沿着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从而形成视觉。
4.近视眼的特点
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曲度因过度调节而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作近视眼。
近视眼患者可以通过配戴近视镜——凹透镜加以矫正。
儿童、青少年眼球中的晶状体弹性强,睫状体的调节能力大,但是如果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书本放得离眼很近,或采光、照明条件不好或持续用眼时间过长,都会使睫状体内的肌肉持续收缩,晶状体曲度增大。久而久之,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内的肌肉就不能很好地放松,变凸的晶状体也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样就造成了假性近视。这时候,只要消除上述不利因素,注意用眼卫生,坚持做眼保健操等,就可以使视力恢复正常。发生假性近视以后,如仍不注意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会逐渐演变成真性近视。这时候,视力就不容易恢复正常了。
5.远视眼的特点
远视特点:患远视的人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形成原因: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远视患者的视网膜后
矫正方法:配戴凸透镜可矫正远视。
6.用眼卫生
(1)读书和写字的姿势要正确;书与眼睛的距离要保持约33厘米;应在光强度适宜的环境下阅读。
(2)连续看书或写字1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或者向远处眺望一会,让眼睛的肌肉得以放松。
(3)使用电脑时,眼睛与屏幕应相距50~70厘米。不要长时间地使用电脑。
(4)定期接受眼睛检查,若眼睛出现不适,应及时治疗或矫正
(5)如有异物进入眼睛,不要用手揉,可用眼药水等冲洗眼睛。
(6)不要躺着或坐车、走路时看书。
知道在大脑皮层会产生感觉
知道什么是感觉器官
观察眼球的结构,识记眼的结构
在教师的指导下注意观察和识别眼的结构
知道外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知道中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知道瞳孔的调节
知道内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知道内容物的特点及功能
了解眼的附属结构
知道视觉的形成过程
知道近视的特点及矫正
了解什么是假性近视
了解远视的特点及矫正
了解如何保质眼的卫生
概述在大脑皮层会产生感觉
介绍什么是感觉器官
出示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眼球的结构,识记眼的结构
教师指导下注意观察和识别眼的结构
介绍外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介绍中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介绍瞳孔的调节
介绍内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介绍内容物的特点及功能
拓展介绍眼的附属结构
视频、图片介绍视觉的形成过程
图片视频介绍近视的特点及矫正
介绍假性近视
拓展远视的特点及矫正
拓展如何保质眼的卫生
课堂练习
1.对进入眼球的光线具有折射作用的结构是( B )
A.眼肌 B.晶状体
C.角膜 D.视网膜
2.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下列有利于保护视力的做法是( D )
A.躺卧看书 B.乘车看书
C.直射强光下看书 D.坚持做眼保健操
3. (2011苏州学业考)视觉形成过程中,外界物体产生的光线,形成物像、最终产生视觉的场所依次为( C )
A.角膜、大脑的视觉中枢
B.视网膜、视网膜
C.视网膜、大脑的视觉中枢
D.大脑的视觉中枢、大脑的视觉中枢
4.(2011菏泽学业考)某同学不注意用眼卫生,沉迷于电子游戏,不但会影响学习,还会因近距离注视屏幕导致眼球中某个结构凸度增加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 A )
A.晶状体 B.视网膜
C.睫状体 D.玻璃体
5. (2018广东)清·刘《老残游记》第二回中这样描写说书姑娘白妞:“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文中的“白水银”和“两丸黑水银”分别指( D )
A.巩膜、瞳孔、晶状体
B.视网膜、瞳孔、虹膜
C.巩膜、虹膜、瞳孔
D.角膜、瞳孔、晶状体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眼球由眼球壁( 包括角膜、巩膜、虹膜、视网膜等) 及其内容物( 包括晶状体和玻璃体等) 组成。
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共同组成了眼的折光系统。来自物体的光经眼球的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经视神经传入大脑,形成视觉。
近视和远视的原因及矫正。
视频小结:眼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板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