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认识天气
单元分析
《认识天气》是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第一次出现有关天气的一些知识,了解了这些基本天气知识以后为三年级《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奠定基础。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常见的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对人类生活和动植物的影响,了解常用的预知天气的方法。
本单元主要包括“多样的天气”、“天气与生活”、“天气与动植物”、“怎样预知天气”。
单元页背景图片呈现的是大自然的场景,青山绿树,蓝天白云,这幅图本身就是一种天气现象-天气晴。18页出示了一则谚语:阴和晴,风雨雪,天气变化影响多。燕低飞,鱼儿跳,天气变化早知道。这则谚语从具体的天气现象,天气对人们和动植物的影响、天气的预测等方面概括了本单元的研究内容。19页放大的圆形图,分别是生活中学生非常熟悉的场景,风筝在风中飞舞,雪花压满枝头,暴雨淹没楼房,通过这些现象引导学生知道这个单元主要研究天气现象以及这些天气对生活、动植物的影响。
课标要求
本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在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这一大概念。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课标中14.1部分“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
在1~2年级的学习目标是: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会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难点是描述。
7 多样的天气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 初步认识阴、晴、雨、雪、风等常见的天气现象,并能用这几种天气现象描述天气;
2. 能识别天气预报中常见的天气符号,并能用天气符号记录天气。
科学探究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现象的能力,正确描述几种天气现象的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如实描述观察的现象,乐于表达、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天气现象的多样性,产生探究天气的兴趣。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记录的科学态度。
教学难点:
用阴、晴、雨、雪、风等来科学描述天气现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很多关于天气现象的图片,现在和小组内的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吧。
小组分享
师:请每个小组选一张你们最想交流的图片,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一下吧。
学生上台展示图片,说一说是什么天气现象,然后把图片贴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展示了这么多天气现象,看来天气真是变化多样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多样的天气”(板书课题),黑板上贴着这么多图片,我们分类整理一下吧,你想怎么整理呢?说说理由
生预设:按照有没有太阳、是否下雨、是否下雪来分吧。
师:你的想法不错,现在我们就按照这个分类方法一起整理一下吧!
学生分类整理
师:哇,原来这么杂乱的图片,现在经过大家一整理,立刻变得井然有序,看来分类整理是个好帮手,我们要和它做朋友。
【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图片,选出有代表性的图片全班展示,并张贴在黑板上。培养了小组合作意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遵循了“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这一课程理念,让学习真正发生到学生身上。
全班展示每个小组的图片,可以掌握学生描述天气的语言,为下面的整理分类做好铺垫,这里让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分类整理环节,让学生经历搜集、交流、整理信息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求是精神。
科学解读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用到“天气”一词,但是并不理解科学中“天气”的含义,本课需要学生学习课标中14.1部分“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初步认识地球物质不断变化并且互相影响形成各种自然现象。因此本节课从天空和大气变化两方面让学生初步理解天气,天空中太阳的变化影响阴晴,大气中水蒸气、温度等的变化会带来雨雪等不同天气现象,这里仅作简单介绍。
】
(二)探究活动
1、常见天气现象
师:同学们,你能根据图片的信息,具体说说每一种天气现象么?
生预设:晴天的时候太阳很好,蓝天白云,太阳不好的时候是阴天,天上的白云变的阴沉沉的,有时还会下雨,有大雨、小雨、暴雨等天气,冬天还会下雪,有雨夹雪、小雪、大雪等,所有的这些天气都可能伴随刮风,有微风、大风还有台风呢!
师:你们说的真全面,像阴、晴、雨、雪、风等都是天气现象(板书),我们结合一个微课再来感受一下这些天气现象吧。(播放微课)
如果我们要给别人介绍某天的天气,我们可以怎样说呢?
生预设:可以说某天是晴天(阴天、小雨、小雪……)
【让学生根据分好类的图片再来说说,需要学生从几张同样天气的图片中找到这一天气的主要特点,结合微课,充分感受每种天气现象的特点,促进学生对天气现象的科学认识。然后让学生介绍某天的天气,学生能用阴、晴、雨、雪、风等词语描述天气现象,达成本课的知识目标,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
本环节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讨论交流,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课标》中提到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运用合适的方法促进学生的科学学习,为教学服务,这里微课的介绍形象直观,让学生如身临其境。】
2、设计天气符号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种天气现象,那生活中我们是怎样知道天气情况的呢?
生预设回答(天气预报,手机,电脑,电视等等)
师: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天气变化预测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方法也越来越科学、准确,这是中央气象台的一则天气预报,请同学们仔细听,看里面涉及了哪几种天气现象。(教师可将天气预报中的关键词板书到黑板上,如晴、小雨、雾、6级风、大雪等)
师:我们如果想记录这些天气现象,用文字是比较麻烦的,你有没有简单的方法?
生预设: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符号
师:好办法,那同学们就发挥想象力,选取两种天气现象来设计一下吧,填在记录表一里。
生设计符号并展示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这么快就设计出了这么多天气符号,每个人的符号都不一样,别人就无法看懂,为了规范和统一,我们看看电视台播报天气时用到的天气符号吧。(视频出示)
有了这些天气符号,我们就可以简便快速的记录天气了。
【本环节先利用过渡语:同学们,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种天气现象,那生活中我们是怎样知道天气的呢?承前启后引入下一环节。学生知道获取天气信息的方法、途径很多,通过播放天气预报,一是让学生感受如何从天气预报中获知天气,二是为后续设计天气符号做准备。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天气符号,渗透可以用多种形式记录观察到的现象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符号意识,让学生意识到符号记录较为方便,这里可以对学生的设计进行鼓励性评价。同时教科书出示电视台播报天气时用到的符号,这些都是较为常见的表示天气的符号,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学生能识别这些符号,并能用这些符号记录天气。学生设计的符号和标准符号做对比,让学生体会到统一标准符号的必要性即可】
(三)生活应用
师:同学们,学习了这么多天气现象,我们现在是什么天气啊?现在小组合作,先观察一下现在的天气,然后用一句话描述一下,同时用天气符号记录下来吧,统一记录到表二里。
小组交流
师:除了现在的天气,你还能说说其他的天气吗,请看图,用一句话说说是什么天气现象。(多云、闪电等)
生回答
师:我们的生活中除了上面常见的天气现象外,还有很多不常见的天气现象,请看视频(雾霾天气、沙尘暴、龙卷风等不常见天气。)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呢?
你对自己最满意的方面有哪些?
你觉得还有哪些需要进步的地方?
【让学生先观察现在的天气,然后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描述,并且用本课学到的天气符号进行记录,这一环节是对本课知识点的综合应用,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检测。
看图说天气的练习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几种天气,如多云,学生容易和晴天搞混,露水的图片,学生容易和小雨后搞混。
最后学生通过视频观看不常见的天气现象,一是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世界是相互联系的,人类和大自然互相影响,这些天气现象都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等都加速了雾霾天气的形成,人们对 森林、树木乱砍乱伐也加速了沙尘暴天气,我们每个同学要从自我做起,保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四)拓展
记录一周的天气现象。
【记录一周的天气,培养学生坚持长期观测天气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持续研究的科学习惯。引导学生用好活动手册。】
板书设计: 多样的天气
阴晴雨雪
天气符号
反思:
8天气与生活
课题
8、天气与生活
课型
新授
课时
序号
教材
分析
本节课分为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拓展活动三部分
活动准备环节通过提出问题:雨天出行需要准备哪些物品?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通过调查记录,填写记录单,引发学生对天气与生活关系的思考。
活动过程环节,由两部分组成:
环节一:要下雨了人们的反应一样吗?教科书首先展示了四个人在即将下雨的时候,做出的不同反应的图片。妈妈忙着收拾户外晾晒的衣服、小学生上学出门带雨伞、农民伯伯觉得这是一场及时雨,旅游的人在想能不能登山。让学生知道,下雨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下雨天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接下来,两个小朋友在讨论,下雨了该准备什么,这部分是学生调查的内容。
让学生通过交流知道,下雨天,我们可以准备一些工具,保障我们的出行和生活。
环节二:天气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教科书首先展示四幅图片——风筝飞上天、大雾天车慢行、风雨天气举伞步行难、洪水淹没了汽车。四幅图对应了四种不同的天气,同时也展现了不同的天气情况下,人们的活动也不同,对我们的生活也造成了不同影响。
拓展活动:了解人们是怎样应对恶劣天气的。举例雾霾天气戴口罩出行,下雪天气汽车轮胎安装防滑链,让学生去调查了解更多恶劣天气的应对方式。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恶劣的天气对我们不利但可以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恶劣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课标分析
科学知识目标: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天气的两面性。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调查活动,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探究的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探究要遵循客观规律,尊重事实,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既有有利一面,也有不利影响,遇到恶劣天气可以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不利影响。
学情分析
知识经验:学生知道我们面对雨天时要准备雨具,不同的出行方式选择不同的雨具,知道天气分为很多种。
生活经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历过下雨天,也知道遇到雨天要带雨伞、雨衣等物品,知道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但不知道下雨天有两面性。
策略经验: 学生能够根据要探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进行收集证据进行分析整理。
学习目标
通过调查记录人们对雨天的反应,知道面对不同的天气人们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学生能正确描述自己对不同天气的感受,能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到不同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不同的影响。
在生活中,体会恶劣的天气对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了解应对恶劣天气的措施,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意识到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树立学生关爱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雨天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难点:面对恶劣天气时的采取的措施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课前的调查记录表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达标反思
一、导入
引起学生兴趣,进而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在下雨天要准备什么物品?并将调查结果写在记录表上。
学生交流讨论,并进行记录表的填写。
二、深入探究(一)
让学生体会到下雨天具有两面性
活动一:要下雨了,人们的反应一样吗?
1、教师展示课本上的四张图片,提问:即将下雨时,大家都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得出了下雨天具有两面性。
2、要下雨了,你会做哪些准备?让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调查记录,进行分类,并说出自己会做出哪些准备。
活动一:
1、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并进行讨论:妈妈收拾衣服,以免淋湿;农民伯伯非常高兴,认为这是一场及时雨;同学带着雨伞上学,以免上学路上淋湿;想登山的叔叔在想,是不是不能登山了。
2、小组交流、汇报
总结:因为出行的方式、距离不同,选择的雨具也就不同。
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图中四个人的做法并给出恰当的理由。
三、深入探究
(二)
了解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天气影响人类活动,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活动二:天气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提问: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播放课本上的图片:风筝飞上天、大雾天车慢行、风雨天气举伞步行难、洪水淹没了汽车。让学生观察图片并谈感受。
学生首先根据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的影响。
学生交流讨论,谈论感受:天气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既有有利一面也有不利一面。
学生能够总结出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
四、拓展活动
学生知道遇到恶劣天气要采取措施。
提问:如果遇到恶劣天气,如:大雪阻路、大雨滂沱、大雾天气这些情况,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学生课后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写在调查记录表上。
学生在课后进行调查,知道遇到恶劣天气要采取一定措施。
板书设计
天气与生活
影响生活
积极应对
五、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谈本节课的收获,进行总结。
同学们纷纷描述自己的收获
9天气与动植物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2.能说出根据天气变化来保护动植物的简单方法。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提出有关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影响感兴趣的问题。
2.会用举例的方式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3.在教师指导下,整理交流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影响的图片和视频资料;通过实验,证明天气变化对蜗牛等动物是有影响的。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对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
2.能够如实描述观察的现象,乐于表达、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保护身边的动植物,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懂得天气的变化既带来有利的影响,也能带来不利影响,体会到只有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才能趋利避害,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有趣的图片,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师:你们看到什么了?
生:天气炎热下的庄家都枯萎了。
师:同学忙真棒!观察的特别仔细。(第二张)你们看到什么了?
生:狗狗热的吐舌头。
师: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天气与动植物有着怎样的联系吧!
二、探究与发现
(一)天气对植物的影响
1.看一看
师:(ppt出示课本图片)让我们来看看天气对植物的影响。
师:先来看一看课本上三幅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描述)
师:这些现象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天气变化)
师:会有什么影响?(活动手册,生交流。)你还有什么想问的问题?
2.连一连
师:请同学们将天气情况与相关图片连一连,观察、对比连线内容,看有什么发现?(生交流)
3.说一说
师:你还知道天气变化对植物有什么影响?生交流,师补充。
小结: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天气变化对植物是有影响的,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那天气变化对动物又有哪些影响呢?让我们再来看下面的图片。 (二)天气对动物的影响
看一看
师:ppt出示课本图片,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张图片,分别是什么动物?这些动物的表现与平时一样吗?这些不一样的表现又和什么有关?(小组讨论交流)
找一找
师:你还知道天气变化对动物有什么影响?举出具体的例子。(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老师补充天气对动物影响的图片资料。此环节渗透探究技能:为了证明天气变化对动物有影响,找到猴子等动物在不同天气中的活动实例,就是在搜集证据。)
做一做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搜集、观察和对比图片,发现动物会随着天气变化,做出一些反常态的行为,下面我们再来通过一个模拟实验,具体看一下天气变化时蜗牛的行为有什么变化?(生做实验,交流现象。此环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实验。用喷壶模拟大雨,观察蜗牛的行为变化。)
老师播放视频!
三、拓展与应用
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天气对动植物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那人们面对恶劣天气,应如何保护动植物的呢?ppt出示课本图片。图上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生交流)
师:你还知道哪些保护动植物的方法?
(生交流,师补充)
四、总结与评价
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了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也学到了一些简单的保护动植物的方法。只要我们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就能趋利避害,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就让我们一起来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从小事做起。
①不使用一次性筷子②不吃受保护的野生动物③不践踏草坪④自觉爱护树木
板书设计:
天气与动植物
影响动物
影响植物
反思:
10 怎样预知天气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交流收看天气预报和生活经验,知道天气是可以被预测的。
2.通过交流,了解人们是怎样提前知道天气的,知道观测工具和自然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知道未来天气变化,建立预测的概念,认识自然界的联系、变化和发展,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意义。
3.了解民间关于自然现象和事物变化的谚语、故事,体会到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观察发现了自然界的许多信息反映了自然变化的规律,并用简洁有趣的语言来表述这些变化规律,便于人们掌握,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懂得认识到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发展变化是对自然界正确的态度。
科学探究:
1.通过交流、了解人们利用工具,观察、感受大自然各种现象,分析这些现象的变化与天气变化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合理推测——设计获取信息的方法——获取相关信息进行论证——获得科学结论——进行完整表述和表达”这一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联系和分析各种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融合其他学科对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分析、推理和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培养学生能够依据事物的变化,大胆推测和想象的创造思维能力,能主动进行验证,从而更好地指导生活的能力。
科学态度:
1.通过指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培养他们观察认真、耐心、细致的优良观察品质,能够进行持久观察的坚持力和意志力。
2.通过观察、记录、整理和分析处理有关信息,使学生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利用自然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意识到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互相影响和发展变化的,培养初步的唯物主义思想意识,为他们将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奠定基础。
3.指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形成热爱大自然、科学认识大自然和敬畏大自然的情感,同时,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意义,理解科学技术具有“双刃剑”效应。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预测天气带来了便利。
2.了解我们可以利用科技产品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3.理解科技产品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1.以“预知天气”为活动载体,指导学生逐步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建立预测的科学概念,知道使用工具和观察自然现象可以预测天气,进一步认识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互相影响,发展变化的。
2.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分析天气谚语,指导学生认识到预测是有科学依据的,进一步认识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发展变化的,从而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发展变化和影响作出合理性的解释。
3.能通过科学地预测天气,对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提出指导性建议。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合理推测——设计获取信息的方法——获取相关信息进行论证——获得科学结论——进行完整表述和表达”这一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能合理地作出预测,并能通过观察对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分析、推理和判断,从而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研究报告单;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阅有关天气谚语的相关资料,记录收看的天气预报内容。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
节
一
一、交流收看的天气预报和搜集的天气谚语,引出天气是可以被预测的,提出问题,导出课题
【引导观察与思考】
谈话: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发现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天气的变化影响着我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也影响着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和行为。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看看我们能从中发现些什么?又从这些发现中想到了什么?(视频内容的选取是重点)
【组织交流发现和思考】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和想到的。
谈话:从这段视频中,你发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提出问题,导出课题】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天气的变化会影响我们人类的生活,也会引起动物的行为发生变化,改变着植物的形态。那么,我们可以怎样预知天气呢?又怎样依据天气变化改善我们的生活,改善大自然的环境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认识天气》单元的第10课《怎样预知天气》(板书课题)。
【观看视频】
生观看视频。
【交流发现和思考】
学生自由回答。
生可能会说:从视频中,我知道了收看天气预报可以知道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下雨前天空会出现闪电,伴随着雷声;蚂蚁搬家了,接着就下起雨来了……
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视频导入的形式,让学生认真观看后思考,从视频中能发现些什么,又从这些发现中想到了什么,进一步感受天气与人类和动植物的关系,激发学生想要了解更多的天气信息的欲望,为认识自然界中事物之间的关系做铺垫。
通过谈话的形式,借助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天气变化对生活和动植物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课的课题,激发学生想要了解预知天气的方法的欲望,为认识自然界中事物之间的关系做铺垫。
环
节
二
环
节
二
二、以借助观测工具预知天气为例,深入探究观测工具带来的有关天气的信息,培养学生深入、细致的观察品质,并作出推理判断和验证的能力
【引发探究的问题】
谈话:(师出示室内温湿计)仔细看,这上面都有什么?知道它有什么用处吗?对,可以测量气温,还可以测量空气的湿度。(师粘贴“温湿计”图片)它可以帮助我们知道气温和湿度。
除了它外,还可以怎样提前知道天气呢?
【指导探究方法和注意事项】
谈话: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有关预知天气的方法,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人们是怎样提前知道天气的?”这个问题,音乐响起时,我们一起来交流。明白了吗?好,开始!
【指导探究活动】
教师先粗略巡视一遍,如遇到有困难的小组,及时进行研究方向的指导。然后教师深入到某个小组,参与研究指导。学生交流、总结的很细致、很全面的,要及时鼓励(比如,竖起大拇指)。最后再巡视一遍,了解学生的研究状况,为后面的交流汇报做准备。
【组织报告交流】
谈话:好了同学们。刚才大家交流的很仔细、很深入。成果怎样呢?我们来展示交流一下。哪个小组先来?
【评价】
谈话:同学们了解到这么多可以预知天气的办法呢!
谈话:我还想听听哪个小组还有独特的发现?
【总结、概括结论】
(教师在学生报告基础上,概括比较完整的结论。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工具可以帮助我们预知天气,使我们认识到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互相影响的和发展变化的,科技产品可以指导我们解决问题。)
谈话: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了工具可以帮助我们预知天气,科学工具就是科技产品,它们的发展可以指导我们解决一些问题。
【观察、交流】
生自由说。
【领会研究要求】
生领会、理解研究要求。
【小组内交流】
小组交流、整理、分析。
【交流展示研究成果】
小组交流、汇报展示整理分析的结果。
教学时,先让学生明白天气变化是可以提前知道的,学生才能深入地进行观察探究活动。
二年级学生可以尝试着通过小组交流、整理、分析搜集到的信息,把观察、记录、分析、推断、描述同合起来,指导让学生按照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去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过程中,参与到小组探究活动中去,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探究情况,也能对学生的探究做相应的指导,让学生深入地进行探究和交流。
不同的学生,搜集的资料不同,所以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品质,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并对学生的活动及时作出评价,肯定学生的成绩,让学生对探究活动更加感兴趣,从而使得探究活动更加深入。
通过小结,让学生对天气变化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充分认识天气变化是可以被预知的,体会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发展变化的。
环
节
三
三、观察自然现象,预测天气
谈话:通过刚才同学们认真、细致的交流、整理和分析,知道了许多可以预测天气的方法。除了借助工具、收看天气预报预测天气外,你还知道哪些方法?
小结:根据蚂蚁搬家、蜻蜓低飞等现象想到可能要下雨,就是预测。
谈话:在生活中,你还听过哪些有关天气的谚语?
谈话: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提前预测天气,并作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小结】
谈话:也正是观测工具和自然现象,才让我们认识到自然界里的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发展变化的(粘贴),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勤于观察、善于观察,了解并利用好这些信息。
【交流】
生自由说:看植物和动物,还有太阳和月亮。
【归纳、理解】
生理解“预测”的概念。
【交流】
学生自由说。
让学生知道大自然中的所有事物和现象都会携带很多信息,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天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大自然会带给我们很多信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体会大自然与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敬畏大自然的情感,进一步认识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发展变化、相互影响的。
通过小结,让学生回顾整个探究过程及获取的信息,帮助学生对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系统性的认识。
环
节
四
四、拓展延伸
【课下探究】
谈话:同学们,利用今天学到的方法,你能预测明天的天气吗?课下,同学们可以利用这节课学到的预测天气的方法,预测一下明天的天气会有哪些变化,第二天亲自观察天气,比较一下,验证你的预测,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课下探究】
学生课下预测天气并验证预测。
《课标》指出,我们不应把上课的铃声当作学习的开始,也不要把下课的铃声当作学习的结束。因此,我们把在课堂中没有解决的和产生的新的疑问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不断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基于这一考虑,布置课下探究任务,这也为本单元知识和方法的总结和梳理及运用提供帮助。
【板书设计】
10 怎样预知天气
反思:
第三单元复习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梳理本单元知识。
科学探究:经历梳理知识的过程。
科学态度:能认真倾听他人发言。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科学活动手册。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型:复习课
教学过程:
知识乐园:
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多样的天气
天气与生活、天气与动植物、怎样预知天气。
说说学到的有关知识。
科学实验手册的7到10页
学习的这些知识间有什么联系?
科学殿堂:
对于本单元学习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交流
反思空间:
你能得到几颗星星
通过科学实验手册复习本单元内容。
板书:
知识树的形式梳理
板书设计:树形图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