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6 页
2019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二轮复习专题过关检测:工业与产业转移含解析
专题过关检测---工业与产业转移
[知能强化练]
(2018·南京盐城一模)读我国某区域城市工业结构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三城市工业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能源工业都很发达,以风力、太阳能为主
B.纺织工业都很发达,以棉纺为主
C.包头冶金工业发达,以有色冶金为主
D.呼和浩特工业部门更多,结构更为合理
2.近些年来,内蒙古蒙牛、伊利两大乳业巨头在全国多个省份建立乳制品生产基地,其决定因素是( )
A.资金 B.市场
C.交通 D.技术
解析:1.D 2.B 第1题,图中三城市工业特征,能源工业都很发达,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纺织工业都很发达,位于牧区,以毛纺为主;根据图例,包头冶金工业发达,以稀土冶金为主;根据图例,呼和浩特工业部门更多,结构更为合理。第2题,乳制品生产是市场指向型,近些年来,内蒙古蒙牛、伊利两大乳业巨头在全国多个省份建立乳制品生产基地,其决定因素是市场;资金、交通、技术也是重要因素,不是决定因素。
(2018·南京盐城一模)中华大地,特色小镇建设风起云涌。“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市场化运作机制是小镇持续良性运行的保障。读浙江某特色小镇发展网络示意图,完成3~4题。
3.“特色小镇”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资金 B.政策
C.交通 D.市场
4.图中小镇经济发展核心区的企业集聚,目的是( )
A.获取原料 B.降低运费
C.共享空间 D.人才流动
解析:3.D 4.C 第3题,根据“市场化运作机制是小镇持续良性运行的保障”,可得出“特色小镇”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市场。第4题,根据核心区的很多企业并不存在产品的联系,它们集聚的原因是为了利用共同的基础设施,降低企业投入的成本。
近年来,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翡翠加工中心和消费市场。读1993年和2013年翡翠全球生产和营销格局变化表,回答5~6题。
年份 1993年 2013年
主要原料供应地 缅甸、云南 缅甸、云南
主要加工中心 香港 北京、云南、广东、上海
主要消费市场 港台、东南亚、欧美 中国、欧美
5.由表可知,最可能成为我国翡翠原料集散地的地区及其原因是( )
A.北京 消费市场 B.广东 原料产地
C.上海 消费市场 D.云南 原料产地
6.北京之所以成为翡翠加工中心,主要是因为( )
A.科技发达 B.消费市场大
C.劳动力丰富 D.交通便利
解析:5.D 6.B 第5题,由表中信息可知,云南是翡翠的主要原料供应地,且靠近缅甸,因此最可能成为我国翡翠原料集散地。北京、上海、广东离原料产地较远,不适宜成为翡翠原料集散地。第6题,翡翠是一种高档消费品,市场是其加工中心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交通条件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翡翠加工的科技含量并不高,且不需要过多的劳动力。
(2018·盐城中学模拟)读C919飞机零部件厂家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影响C919大飞机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
①市场需求 ②交通条件 ③技术水平 ④资源种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8.大飞机零部件生产分布在全国各地,这有利于( )
①降低零部件运输成本 ②促进各企业间的合作 ③发挥各地的优势条件 ④扩大产品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7.D 8.B 第7题,市场需求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大飞机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第8题,大飞机零部件生产分布在全国各地,有利于促进各企业间的合作,发展各地的区位优势条件。
(2018·盐城一模)读2010年以来我国生产要素价格与汇率变化折线图,完成9~10题。(双选)
9.2010年以来生产成本明显上升的企业有( )
A.啤酒企业 B.物流中心
C.服装企业 D.炼铝企业
10.下列企业行为主要受图示要素变化影响的是( )
A.山东昌盛公司到盐城潮滩建太阳能电站
B.常州华利达集团到越南开设服装工厂
C.葛洲坝集团购买澳大利亚铀矿开采权
D.中广核集团投资英国欣克利角核电站
解析:9.BC 10.AB 第9题,根据图示曲线,2010年以来,工资水平明显上升,导致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成本明显上升。啤酒企业是市场指向型,炼铝企业是动力指向型,劳动力不是主导因素,成本上升不明显;物流中心、服装企业需要大量劳动力,成本上升明显。第10题,图示要素变化中,工资、地价上升较明显。山东昌盛公司到盐城潮滩建太阳能电站,占地面积大,受地价上升的影响大;常州华利达集团到越南开设服装工厂,受劳动力价格影响大;葛洲坝集团购买澳大利亚铀矿开采权,中广核集团投资英国欣克利角核电站,对技术要求高,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工资、地价影响小。
(2018·南京盐城二模)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是指以技术和创新活动为核心,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制造类企业。如图为德国在华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入驻进程简图。读图,完成11~12题。(双选)
11.关于德国在华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分布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世纪80年代,集中于开放程度高的长三角
B.20世纪90年代,由沿海逐渐向内陆地区扩张
C.21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对德企的吸引力最强
D.受我国矿产分布的影响,呈现东多西少的格局
12.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主要目的包括( )
A.缓解本国资源紧张,改善环境质量
B.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优化产业结构
C.增加同类型企业间的国际竞争
D.利用我国廉价的制造成本和巨大市场
解析:11.BC 12.AD 第11题,据图分析可知,20世纪80年代,集中于开放程度高的东部沿海地区;受我国经济发达程度或技术水平高低的影响,呈现东多西少的格局。第12题,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本国资源紧张,改善环境质量;利用我国廉价的制造成本和巨大市场,促进德国制造业转型,优化产业结构。
[热点迁移练]
(2018·通徐扬泰淮宿六市二模)如图为美国太阳能装置所需光伏组件进口来源构成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示国家太阳能光伏组件大量出口美国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 )
A.协作条件好 B.交通运输便利
C.太阳能丰富 D.劳动力成本低
14.2018年1月22日美国宣布对图示国家太阳能组件增收反倾销关税,这将导致美国太阳能( )
A.装置生产企业停产 B.光伏组件价格上涨
C.行业就业迅速增多 D.装置市场需求扩大
解析:13.D 14.B 第13题,据图分析可知,美国太阳能装置所需光伏组件进口来源国主要是东亚、东南亚的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第14题,2018年1月22日美国宣布对图示国家太阳能组件增收反倾销关税,这将导致美国太阳能光伏组件价格上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截至2017年3月底,我国已形成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共12个国家级城市群。其中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珠三角五大城市群2015年GDP已占到全国的一半。据此完成15~16题。
15.下列我国已形成的城市群中,作为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的是( )
A.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
B.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
C.珠三角和长江中游城市群
D.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
16.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的产业是( )
①国际金融 ②进出口贸易 ③机械制造 ④文化创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15.D 16.C 第15题,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为我国三大传统城市群,在国内产业转移中主要属于转出区,而不是主要的承接地,选项A、B、C错误。故选D。第16题,长三角城市群的首位城市是上海,在区域中,甚至在全国范围内上海都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为了加强产业分工协作,上海应重点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和进出口贸易等高级服务产业,提升本地产业品位,加强本区域对外联系,故选C。
(2018·盐城三模)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纳米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石墨烯电池是一种新能源电池,与传统充电电池相比,充电时间很短,容量更大。读京津冀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示意图,完成17~18题。(双选)
17.成立京津冀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有利于促进该产业( )
A.分工合作 B.垄断市场
C.技术创新 D.结构转型
18.新能源汽车使用石墨烯电池替代传统锂电池,带来的影响有( )
A.提高车辆乘坐的舒适性
B.延长汽车的行驶里程
C.缓解城市的大气污染
D.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解析:17.AC 18.BD 第17题,成立京津冀石墨烯产业发展联盟,有利于促进该产业分工合作和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第18题,据题意分析可知,石墨烯电池与传统充电电池相比,充电时间很短,容量很大。新能源汽车使用石墨烯电池替代传统锂电池,可延长汽车的行驶里程,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专题过关检测
基础点 逐一盘点
重难点 强化攻坚
传统工业区 新工业区
(以传统工业为主) 新工业区
(以新技术为主)
回答角度和重点 ①丰富的煤铁等资源;
②便利的交通;
③广阔的消费市场 ①大批廉价劳动力;
②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涨价;
③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④经济高度开放;
⑤政府的大力支持;
⑥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公共设施完善;
⑦交通运输方便 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洁净优美;②气候宜人,温暖湿润;③科技力量雄厚;④现代交通便捷;⑤市场稳定;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传统工业区 新工业区
(以传统工业为主) 新工业区
(以新技术为主)
分析角度 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②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③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④加剧环境污染 共用基础设施;加强信息联系和协作
①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生产过程分散;
②以中小企业为主;
③以轻工业为主;
④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
⑤生产高度专业化 ①以高技术产品为主;②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科研经费投入量大;③工人的技术水平高;④分布在高等院校周围,环境优美的地方
“专题过关检测”见“专题过关检测(八)”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