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7 页
2019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二轮复习专题过关检测:第28题专项研究含解析
专题过关检测---第28题专项研究
1.(2018·泰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会点上,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 如图为江苏省土地利用综合效率图。
(1)洪泽湖沿湖地区与太湖沿湖地区相比,土地利用综合效率较________,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苏南地区土地开发强度已超国际警戒线的30%,试分析其可能引发的城市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后该区域应集约利用土地开发空间,以实现社会经济与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协调统一。
(3)结合区域开放性原理,分析苏南与苏北之间经济要素流动的方向。
(4)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简述苏中地区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率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直接据图分析可知,洪泽湖沿湖地区土地利用综合效率较低;从交通通达度、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等级等方面分析其原因。第(2)题,从交通问题、住房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可能引发的城市问题;集约利用土地开发空间,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协调统一。第(3)题,苏南为发达区域,苏北为落后区域,发达区域向落后区域提供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落后区域向发达区域提供劳动力、农副产品、市场等。第(4)题,从生态农业、科技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利用与保护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合理化的措施。
答案:(1)低 洪泽湖区域水陆交通网络较为落后,通达度较低,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较低,经济较为落后;城市等级较低,对区域内的辐射带动作用比较小
(2)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环境
(3)苏南为苏北提供技术、人才、资金;苏北为苏南提供劳动力、农副产品、市场。
(4)因地制宜地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改善交通;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2.(2018·江苏预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江苏黄河故道沿线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为发展该地区经济,振兴苏北,江苏省制定了《江苏省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2012~2020年)》。
材料二 如图为江苏省2017年部分重大实施项目分布示意图(创新载体项目包括研发平台和科创园区)。
(1)图示江苏省重大创新载体项目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故道由西到东跨________、________、淮安、盐城四市,其沿线水资源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外来过境水和人工引水等。
(3)江苏省统一规划和实施黄河故道沿线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从图中读出创新载体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主要影响因素从工业的类型分析,根据材料“创新载体项目包括研发平台和科创园区”可总结其影响因素。第(2)题,读图可知黄河故道经过的地级市,要注意排序;该区域为外流区,水资源来源于大气降水、浅层地下水以及一些天然湖泊。第(3)题,意义表现在综合效益的提高,具体有促进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区域之间的分工合作。
答案:(1)集中分布在苏南地区 科技(智力、人才);产业基础(生产协作条件);资本(或资金)(任答两点)
(2)徐州 宿迁 大气降水;地下水;河湖水(任答两点)
(3)有利于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有利于区域综合开发;有利于区域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3.(2018·南京三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11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公布《关于加快建设扬子江城市群的意见》,描绘了未来扬子江城市群发展蓝图。如图为正在建设中的扬子江城市群一级高铁环,通过一级高铁环将扬子江城市群八市串联在一起,并实现快速通达全国各地。
材料二 2018年1月《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该纲要提出制造强省主要指标(见表)。
类别 指标 2015年 2020年 2025年
创新能力 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1.02 1.3 1.7
企业每万名职工中科技人员数/人 80 90 100
结构优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制造业比重/% 29 33 38
进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的企业数量/家 49 55 60
绿色发展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降低/% — 18 34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降低/% — 20 35
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2015年降低/% — 10 20
(1)扬子江城市群中数字5代表的城市为_____,该城市群城市等级体系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扬子江城市群发展的有利条件。
(3)简述建设扬子江城市群一级高铁环的意义。
(4)为实现制造强省,江苏省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直接据图分析可知,图中1、2、3、4、5对应城市分别是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该城市群城市等级体系具有城市等级高,数量少、服务范围大和距离远等特点。第(2)题,从交通、经济基础、地理位置、人才、环境、政策等方面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第(3)题,从交通、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简述其意义。第(4)题,结合材料二表格从政策、科技、品牌、环境、产业结构优化、市场、资源、能源利用率等方面采取合理化的措施。
答案:(1)苏州 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城市等级越高,距离越远
(2)跨江滨海,(交通)区位优势突出;临近上海;经济基础雄厚;人才众多(或科技力量强);生态环境优良;政策支持。
(3)合理布局交通网;加强城市间联系;促进沿线城市经济发展。
(4)政府支持,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人才;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促进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控制污染排放,推进绿色制造
4.(2018·江苏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元朝定都北京后,为了使南北相连,不再绕道洛阳,将运河改道成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增加了“避黄”和水柜(调水湖泊)等多种措施。大运河北段(淮河以北)建成后维护运行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同时还加重了沿线的缺水问题,20世纪50年代后,济宁以北基本失去航运功能。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大运河又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东线调水,运河航运又与调水发生矛盾。如图为京杭大运河局部地区和扬州区位简图。
(1)指出扬州市下属小城镇的分布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简述长江对这些小城镇的形成所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历史上大运河北段维护运行成本高的自然原因。
(3)现在京杭运河已成为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通道。简述通水后对N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4)历史上的扬州得益于京杭运河,曾是我国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简述现代扬州城市地位下降的原因。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扬州市下属的城镇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沿岸地区;长江为城镇发展提供水源、航运、长江带来的泥沙堆积形成肥沃的土壤。第(2)题,历史上大运河北段维护运行成本高,主要从保证运河的水量稳定分析。结合材料,北线运河引水河流含沙量大,需经常清淤;黄河水患对北线影响大,运河维修量大;北线区域降水量较小,且季节变化大,需湖泊调水。第(3)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N湖源水量增加,改善湖区局部地区小气候,提高地下水水位,稳定湖泊水位,提高航运效益,提高湖泊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第(4)题,现代扬州相对历史上的扬州地位下降,主要是随着京杭运河的地位下降而下降的,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使得扬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发生改变。
答案:(1)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沿岸 提供充足水源、便利水运和淤积带来的土地
(2)北线运河引水河流含沙量大,需经常清淤;黄河水患对北线影响大,运河维修量大;北线区域降水量较小,且季节变化大,需建设“水柜”工程。
(3)增加湖水水量,改善湖区局部地区小气候,提高地下水水位,稳定湖泊水位,提高航运效益,改善水质。
(4)运河淤塞,京杭河运地位下降,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导致扬州的交通地位下降,从而使得扬州地位下降。
5.(2018·江苏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两会上,“厕所革命”备受关注,不仅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更成为人大代表们热议的话题。厕所革命就是要彻底改变厕所“无”、如厕“污”的状况。2018年江苏将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1 500座,新增农村无害化的卫生户厕20万座。在江苏,手机寻找厕所、感应冲水、扫码出手纸、应急呼叫器、Wi-Fi全覆盖……这种多功能的厕所正悄然改变着老百姓的如厕体验。如图示意我国城市公厕数量和每万人拥有公厕数量的变化。
(1)在江苏,居民手机寻找厕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据图分析我国城市公厕总量和每万人拥有公厕数量变化趋势的差异及其成因。
(3)分析江苏“厕所革命”对江苏农村地区的有利影响。
(4)为了进一步推动江苏农村地区的“厕所革命”,除了新建无害化的卫生户厕,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第(1)题,居民手机寻找厕所主要用到GPS的定位功能、GIS的查找和分析路线功能。第(2)题,读图可知,城市公厕总量不断增加,每万人拥有公厕数量呈下降趋势;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多,而城市公厕总量增长速度慢。第(3)题,江苏“厕所革命”对江苏农村地区的有利影响主要从改善村容、改善空气质量、减少蚊蝇滋生、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等方面分析。第(4)题,为了进一步推动江苏农村地区的“厕所革命”,除了新建无害化卫生户厕,还可从农村下水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宣传教育、开发生态厕所等方面入手分析。
答案:(1)GPS GIS
(2)差异:城市公厕总量不断增加,每万人拥有公厕数量呈下降趋势。
原因: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多;城市公厕总量增长速度慢。
(3)有利于改善村容,使乡村变得整洁;有利于改善乡村空气质量;有利于减少蚊蝇滋生,减少疾病的传播;有利于提高农民卫生意识,提升乡村文明程度,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
(4)因地制宜做好厕所下水道管网建设和农村污水处理;培养人们健康的公厕习惯,宣传爱护厕所卫生、不给后来者添麻烦的文明意识;加大技术投入,开发生态厕所等新模式,如将排泄物经过收集、发酵、杀菌等程序,转化为肥料或沼气。
6.(2018·南京二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江苏省推出“1+3”功能区重构战略,打破传统的苏南、苏中、苏北的划分方法,旨在重塑江苏经济地理新版图,推动江苏区域融合同步共进。“1”是指扬子江城市群,“3”是指沿海经济带、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江淮生态经济区。
材料二 江淮生态经济区城市化程度低,且河湖众多,区域内水面比例在1/5以上,占全省水面面积近1/3,是著名的“水乡泽国”。
材料三 左图是江苏原有区城划分,右图是江苏省“1+3”功能区示意图。
(1)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指标划分出的地理单元。其中苏南、苏中、苏北的划分,依据的指标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3”的划分,依据的指标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既属于扬子江城市群,又属于沿海经济带的省辖市是____________,其地理位置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此外随着交通设施的建设,其____________的区位优势,也将日益凸显。
(3)江淮生态经济区将以生态建设为前提,更好地优化发展路径和模式。简要说明江淮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条件。
(4)扬子江城市群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阐述该功能区今后发展的方向。
解析:第(1)题,苏南、苏中、苏北的划分,依据的指标主要是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和行政区划。“1+3”的划分,依据的指标主要是行政区划、发展条件、发展方向、发展阶段、区域功能定位等。第(2)题,读图分析可知,南通属于扬子江城市群,又属于沿海经济带;其地理位置最突出的特点是沿着长江,而且临海;此外随着交通设施的建设,其临近上海的区位优势,也将日益凸显,受上海辐射带动作用逐渐增强。第(3)题,江淮地处江苏省腹地,土地开发强度低,水面广河湖众多、生态资源集中。第(4)题,由材料可知,扬子江城市群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动力,具有一定的推力作用,因此该地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功能,需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强城市间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同时加强区域间协作,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从而促进其区域协调发展,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答案:(1)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区划(任答两点) 发展条件、发展方向、发展阶段、区域功能定位等(任答两点)
(2)南通 沿江临海 临近上海
(3)地处江苏省腹地(中部);土地开发强度低;水面广河湖众多、生态资源集中。
(4)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城市间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加强区域间协作,辐射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发展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1
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的考查
2
以工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的考查
3
以城市和交通为主线的考查
4
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线的考查
主 线
专题过关检测
不合理农业生产活动 问题
破坏植被 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过度放牧 土地荒漠化
大水漫灌 土壤盐碱(渍)化
大量施用化肥 土壤板结
广泛使用农药 土壤污染
围湖造田、不合理开垦湿地 湖泊面积减小、湿地减少
秸秆燃烧、白色污染 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方向 途径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稳步发展商品粮食生产;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发展第二、三产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加强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抓好养畜基地建设;健全农业社会服务化体系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治涝和灌溉工程建设,提高抵御旱涝能力;加快中低产田和水土流失耕地的治理;
加强农畜产品加工和市场建设
加快农业技术应用推广 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速文化教育普及,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加强耕地建设和保护;搞好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合理解决农牧交错带的农牧争地矛盾
地区 面积
/万公顷 单产/
(千克/公顷) 总产量
/万吨
古吉拉特邦 260 751 195
江苏省 13.18 1 210.2 16
经营
主体 成本/(元/亩) 净收益 户均耕种面积
/亩 户均纯
收入/元
产值/
(元/亩) 种子及育秧费
用 化肥
费用 农药
费用 农机
费用 土地
流转
费用 人工
费用 纯收入/ (元/亩) 净收益率/%
种粮
大户 2 862.7 250.1 395.6 93.2 219.2 800 157 952.6 33.3 180.2 171 658.2
普通
农户 2 327.5 259.8 451.5 110.3 270.5 0 0 1 235.4 53.1 8.3 10 253.8
机场
名称 空间半
径/km 经济区面
积/km2 企业
数量 临空企业
比例/% 强临空企业
比例/%
上海
浦东 6.5 123.5 884 24.2 19.2
南京
禄口 2.3 28.4 328 24.7 4.6
无锡
苏南 7.2 195.6 5 225 15.5 5.3
发育
要素 准备
阶段 起步阶段 成长阶段 成熟阶段
空间
范围 机场区 机场区、紧临机场地区 开始从紧邻机场地区向空港相邻地区或者交通走廊沿线扩张 完全扩张至空港周围6 km或在空港交通走廊沿线15分钟车程范围
产业
发育 机场区外围的临空产业尚未形 成 临空产业开始在紧邻机场地区出现并形成一定集聚,但全区产业构成不具备空港特色,无临空指向的制造业占绝对优势 运输业规模扩张明显,临空制造业、服务业份额上升,但服务业构成传统。传统制造业比重下降 运输业比重稳定在20%左右。临空制造业在全区占据重要地位,现代服务业发育
区域 没有机场分布的地级市
苏南
苏北
以青藏铁路为例 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
交通
意义 合理布局全国铁路网 ①缓解南北交通运输压力;
②完善更为合理的全国铁路网
经济
意义 ①加强西藏与全国联系,有利于物资输入和输出;
②带动旅游业发展,促进西藏经济发展 ①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②促进商品流通,加强区际联系和交流;
③带动沿线地区旅游业发展;
④带动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发展
社会
意义 ①加快西藏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
②巩固国防、保卫祖国西南边疆;
③增加就业机会等 增加就业机会等
等级 小城市 中等城市 大城市 特大城市 超大城市
Ⅱ Ⅰ Ⅱ Ⅰ
人口/万人 <20 20~50 50~100 100~300 300~500 500~1 000 ≥1 000
思考方向 答题术语
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 土质疏松;多暴雨冲刷;地表植被覆盖较差;地面起伏大,冲刷力强
人为原因 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坡地开垦
荒漠化 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地表多沙质沉积物;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注意环保
思考方向 答题术语
湿地萎缩 自然原因 气候变干,蒸发加强;沉积物长期积累
人为原因 土壤侵蚀;围湖造田;大量引水灌溉;环境污染;河流的截流改向
森林破坏 自然原因 气候异常,生物演化
人为原因 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商业性伐木,居民烧柴等
生物多样性减少 自然原因 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
人为原因 乱砍滥伐,生物生存环境遭破坏;过度捕猎
思考方向 答题术语
工程措施 ①农业上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修筑梯田、引水灌溉、兴建水利设施(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和水渠等);②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浑、加固堤坝等;③建设工业区和城市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建基础设施、建筑物等;④交通工程措施主要有修铁路、公路、飞机场、汽车站、港口等
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秸秆还田,封山育林、育草,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珍稀野生动物,移植珍稀野生植物等
技术措施 ①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②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
思考方向 答题术语
生活措施 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
经济措施 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
政策措施 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城市规划等
环保措施 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
人均产值/元 城镇化水平 常住人口/万人
南通市 92 702 64.4% 730
盐城市 63 278 61.6% 723
连云港市 52 987 60.2% 533
A地区 B地区
地形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
耕地类型
产业转移方向
人口主要流动方向 由A流动到B
“专题过关检测”见“专题过关检测(十二)”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