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二轮复习专题过关检测:选修⑥ 环境保护含解析【含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二轮复习专题过关检测:选修⑥ 环境保护含解析【含4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4-13 09:45:06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3 页


2019年高考地理(江苏专版)二轮复习专题过关检测:选修⑥ 环境保护含解析
专题过关检测---选修⑥ 环境保护
1.(2018·盐城三模)目前我国主要流域水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回答,我国河流水质状况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河和辽河都是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从成因看,两河的污染有何异同点?
(3)据图分析我国2003~2013年期间城镇污水处理情况的变化特点。
(4)简述改善我国河流水质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直接据图分析可知,长江、珠江水质较好,黄河、海河、辽河的水质较差,说明南方河流水质较好,北方河流污染相对严重。第(2)题,从污染源(两河的污染源均为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和水量多少(海河水资紧张,河流地表径流量小,易污染)方面比较分析。第(3)题,直接据图分析即可。第(4)题,从减少污染源排施、处理污水和预防、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合理化的措施。
答案:(1)南方河流水质较好,北方河流污染相对严重
(2)相同点: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严重。
不同点:海河地处华北,水资源紧张,河流地表径流量小,易污染。辽河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3)日污水处理能力、日污水处理量和污水处理厂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但每座污水处理厂的处理量在相对下降(污水的处理量与污水处理厂没有同步增加)。
(4)发展生态型农业,合理施用化肥、农药,防治氮、磷对河流污染;工业生产中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水排放;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监管执法力度;加强教育,提高人们防范污染的意识。
2.(2018·南京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6年12月,我国发布《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河长制,即由我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流域示意图。

(1)A支流的主要污水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污水排入河流所产生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B流域中农业土地利用整体布局所产生的效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全国推行“河长制”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推测“河长”的主要工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A河上游有化工厂和居民点,污水来源主要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危害有水质下降,危害人体健康等。第(2)题,从生态(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经济(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增加经济效益)效益两方面分析。第(3)题,从管理与保护河湖、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保障水安全等方面分析其意义。第(4)题,从保护水资源、保护河岸、防治水污染、水生态修复等方面推测“河长”的主要工作。
答案:(1)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水质下降;危害人体健康;破坏河流生态系统
(2)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增加经济收益
(3)加强河湖管理与保护;解决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保障国家水安全等
(4)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严禁侵占河道、围垦湖泊;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强水环境治理,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加强水生态修复;加强执法监管
3.(2018·苏锡常镇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马尔默部长宣言》提出“全球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我们所面临的就是通过促进具体表现为清洁生产战略的寿命周期来改变这些不可持续的方向。”清洁生产主要是针对企业具体的制造过程,要在更多的公司乃至一个地区使用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应运而生。
材料二 下图为理想的生态工业系统示意图。

(1)清洁生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工业与传统工业相比是把传统的工业活动模式转变成更加一体化的模式形成企业共生网络,共生需要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手段。清洁生产力求达到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废旧电池的危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你认为用生态工业的观点如何解决废旧电池的危害问题?
解析:第(1)题,清洁生产内容直接据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2)题,共生需要政府政策引导和技术扶持;清洁生产力求达到的目标是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第(3)题,从技术、政策、循环利用等方面提出合理化的措施。
答案:(1)清洁能源 清洁生产过程 清洁产品
(2)政策引导 技术扶持 资源综合利用 减少废弃物、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
(3)开发新技术;出台支持废旧电池处理企业的新政策;促使废旧电池的循环再利用,并形成产业化。





























































































1
环境污染问题
2
生态环境问题
3
资源开发问题
考 点
专题过关检测
选考题组合练(一)~(六)
形成原因 危害 防治措施
水污染 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 影响工业生产、人民生活,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影响动植物繁殖 保护水源、限制污水排放、建污水处理厂、合理布局工业生产、提高环保意识
大气
污染 人为原因: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出的大量粉尘和酸性气体
自然原因:特定的气象和地形条件会加重大气污染 危害人体健康,污染土壤、生物,腐蚀建筑物 节约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发展洁净煤技术;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植树造林,加强绿化等
形成原因 危害 防治措施
固体废弃物污染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排放的生活垃圾和工业等生产活动排出的生产垃圾 污染大气、水体、土壤,占用耕地,影响环境卫生,危害人类健康 填埋、焚烧、堆肥、分类处理并回收利用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商业活动、娱乐等 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损伤听力,诱发各种疾病 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接受者的保护
原因 危害 防治措施
森林破坏 自然原因:病虫害。
人为原因:毁林开荒、砍伐薪柴、商业采伐等 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温室效应增强、物种灭绝等 封山育林、采育结合、退耕还林,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草地退化 自然原因:气候异常、降水减少。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农垦 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还会使整个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控制人口数量、改善经济结构、退耕还草、牲畜舍饲等
原因 危害 防治措施
湿地干涸 自然原因: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和沼泽。
人为原因: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围湖造田等 气候恶化、水旱灾害加剧、水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加大对湿地保护的宣传,加强湿地保护立法和执法,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地
生物多样性减少 自然原因:自然
灭亡。
人为原因:狩猎、污染,森林、草
地、湿地等生态
系统的破坏 将恶化人类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发展机会的选择,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能源类型 原煤 焦炉
煤气 原油 汽油 液化石油气 天然气
碳排放量/ (kg·C/kg标准煤) 0.755 9 0.345 8 0.644 9 0.553 8 0.504 2 0.448 3

“专题过关检测”见“专题过关检测(十七)”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选考题组合练”见“选考题组合练(一)~(六)”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