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面的旋转
课型
表达
团队成员
主备人
学习
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2.经历由面旋转成圆柱、圆锥的活动,体会面和体之间的关系,在参与数学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补改
重点
难点
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认识和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教法
学法
自主探究
教学
资源
课件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揭示问题:?
1.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原来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
2.师:请大家再想一想,除了这些平面图形,我们还学过什么样的立体图形?它们是由什么围成的??
?? ? 3.师:面可以围成长方体和正方体,还能围成圆柱和圆锥等几何体。这一单元,我们就来学习圆柱和圆锥。首先,我们来探究面经过旋转后会怎么样。?
??? 板书课题:面的旋转
二、探究新知?建立模型
1.探究“点、线、面、体”的关系?
( 1)呈现课本图:风筝、雨刷、转门?
请学生观察这三幅图,然后在小组里说说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课本图,小组讨论,之后汇报交流。?发言预测:?
①蜈蚣风筝的体节在空中形成一条线?
②雨刷的摆动形成了半圆形的面?长方形的转门在转动时形成了圆柱
(2)师生共同小结: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2.操作体验“面动成体”?
(1)长方形的旋转?
教师引导学生用长方形、三角形纸片、小棒和胶水制作小旗,在制作长方形、三角形小旗过程中快速旋转小棒,观察小棒上的纸片在旋转过程中分别形成了什么图形??
汇报结果:长方形旋转后形成了圆柱,三角形旋转后形成了圆锥。
(2)其他图形的旋转?
教师引导学生制作半圆形、梯形、正方形小旗?,先预测旋转后形成什么图形,再动手操作,旋转后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想一想,连一连”
3.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1)出示圆柱和圆锥的图形?教师提出观察要求: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图形,想一想这两个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圆柱和圆锥,找出特点,并在小组里交流?
三、巩固应用 强化体验
1.教材3页练一练1题:上面一排图形旋转后会得到下面的哪个图形?想一想,连一连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中汇报。
2.教材3页练一练2题:找一找下面图中的圆柱或圆锥,说说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特点。
(1)指名回答
(2)说一说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四、总结归纳 提升经验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通过回忆学过的知识,为探究新知奠定知识基础
经历由面旋转成圆柱、圆锥的活动,体会面和体之间的关系,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板书设计:
面的旋转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圆柱:两个圆形的底面,一个曲面是侧面
圆锥:一个圆形的底面,一个曲面是侧面
教学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