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江南园林 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国家课程标准设计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内容。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该欣赏课篇首就是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的抽政园,其次编排的是苏州其他较为著名的园林,包括网师园、留园、沧浪亭和环秀山庄等,让学生感受中国园林的精深文化之美。本课在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体现江南园林独特的文化特色鲜明、清是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集成时期,园林建筑追求空间艺术的变化,风格素雅精巧,达到平中求趣、拙间取华的意境,满足以欣赏为主的要求江南私家园林大都是封建文人、士大夫及地主建造的,借景抒情,表现出诗情画意,体现出文人的情趣爱好,更讲究细部的处理和建筑的玲珑精致。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意境达到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和文学艺术的有机统。与一般艺术不同的是,它主要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的综合艺术品。既能再现自然山水美,又高于自然,而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正如教材中所说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园林艺术学生在欣赏园林艺术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知识,如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诗词、植物、环保等,学生若想更好地欣赏园林艺术,必然要扩大知识面,了解史学资料,提高文学水平,全面综合提高艺术修养。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园林艺术。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作为初中的高年级,对于美术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学习兴趣,有比较成熟的美术思维能力,能较主动地参与美术活动,需要在这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美术文化的浸润。《江南园林》就是很好地突出美术文化学习的一课。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光怪陆离的现代文化的学习上,而对于古典建筑这样的传统文化不感兴趣,不善于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欣赏甚至评述它们。本课的重点就是要创设传统文化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欣赏著名的园林建筑,让学生掌握欣赏江南园林的基本方法,学会用口头语言或文字语言评述这些中国古典建筑,能以欣赏美的眼光接纳精美的传统文化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江南园林的建筑特点,通过欣赏掌握中国园林传统手法中的借景艺术,学习如何欣赏园林艺术。
2.在对江南园林的欣赏中,了解和体会其艺术之美和其精神内涵,提高欣赏能力。在对比欣赏的探索与发现中,进步体会它们的审美内涵。
3.培养热爱中国园林艺术,尊重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建立对江南园林艺术概貌的认识,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
难点:江南园林如何营造“诗画意境”,如何体现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学习资料包等
2.学具:课前收集相关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预计用时5分钟)
1.教师活动:出示一组图片,提问:“这样的景色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通过丰富多样的小景图片让学生感受江南园林处处有景、景外有景的特点
2.学生活动:根据教师提供的美术作品思考回答,举手汇报自己的观点。说一个印象深刻的细节,并要求对这个细节加以关注,在后面的欣赏中能够有一个自主探究的方向。
3.教师活动:板书课题:《江南园林》。
【设计意图】由图片欣赏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欣赏江南园林的兴趣,营造学生欣赏园林艺术的良好氛围。教师以引导式的问题引发学生的美术学习思考,为后面的深入学习做铺垫。
(二)赏析探究(预计用时33分钟)
1.园林的建筑特点(预计用时8分钟)。
(1)教师活动:播放图片,“园林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请大家看一看,说说图中不同的建筑。”
(2)学生活动:看看图片,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对江南园林的建筑有初步的印象。
(3)教师活动:小结江南园林包含很多丰富的建筑样式:厅、堂、楼、阁、榭、亭、廊……这些是构成古典园林的基调。建筑形式多样,精巧雅致:风格淡雅、朴素。
(4)教师活动:播放江南园林中的亭子的图片,提问:“亭子的建筑特点和功能是什么?”
(5)学生活动:观察亭子的建筑结构并回答教师问题。
(6)教师活动:小结:亭即停止的意思,是供游人休息、纳凉、避雨与观赏四周美景的地方。亭一般不设门窗只有屋顶,没有墙,具有四面迎风、八面玲珑的特点。它在选址时,其四周必定有特色的美景,另一方面,它也起到点景的作用,所以亭子是“看”和“被看”同时兼顾。
【设计意图】本环节要让学生了解江南园林建筑的多种形式,每一种建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在园林中的特殊功能。给学生一个初步但是又比较完整的园林整体印象,并引导学生对其中某一建筑形式多一点关注,以便课后自主探究。
2.园林建筑的局部欣赏(预计用时15分钟)。
(1)门与窗(预计用时5分钟)。
①教师活动:图片展示园林设计中的窗与门,提问:“能让你们感受到美的地方有哪些?”
②学生活动:欣赏图片,根据看到的图片回答问题。
③教师活动:小结:在园林设计中,墙上的洞门、空窗,不仅追求自身形式上的美感,更是一种独特的取景框,能使人有意无意间欣赏到一幅幅生动别致的画面,了解和感受园林设计师的匠心独具。
【设计意图】本环节提取园林门窗的局部欣赏,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园林设计的细节,它们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美的传递。
(2)山与水(预计用时5分钟)。
①教师活动:图片展示江南园林的假山、奇石与水,提出求,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造园者是如何营造这些不是天然形成的景观的。
②学生活动:欣赏图片,根据看到的图片回答问题
③教师活动:总结学生的回答:江南园林的假山、奇石与水相映成趣。园林建筑尤以水景擅长,水石相映,构成园林主景。园中所用,多为太湖石,玲珑多姿,植立庭中,可供赏玩
【设计意图】本环节欣赏园林建筑中的山水营造,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园林建筑布局中山水画的诗情画意(文人特色),理解中国园林“模仿自然山水”的特点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还有“借”景这一中国园林艺术常用的传统手法。
(3)花草树木(预计用时5分钟)。
①教师活动:图片展示江南园林中种植的花草树木的典型代表。
②学生活动,欣赏图片,想一想植物除了绿化的作用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还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③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常识简单小结:江南的气候、土壤适合花木生长,园林中可谓集植物之大成,且多奇花珍木。花木和环境的不同组合与和谐融汇,更是表现出了造园艺术家的精巧构思。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情欣赏园林中的绿化,并由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花草树木的栽种不仅具有绿化的作用,更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侧面体现,进一步引导学生考虑下一节欣赏中国园林建筑中的文化内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园林建筑深厚的文化内涵(预计用时10分钟)
(1)教师活动:展示拙政园远香堂图片,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考虑这个名字的由来。
(2)学生活动:看看照片中的远香堂和堂前满池的荷花,想想学过的古诗词,回答问题,再思考一下取这样的名字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3)教师活动:小结: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有“香远益清”,说明江南园林在建造之初体现出的是文人的情趣爱好,表现诗与画的意境。
(4)教师活动:再出示拙政园西山“雪香云蔚”亭图片,看看这张图里有没有和远香堂相似的地方。
(5)学生活动:默读亭子的名字和亭中对联,感受设计者的文人情怀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对园林欣赏的一个提升,园林的主人在热闹的街市营建山水,注重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和谐统一,集建筑、风光、诗文于一身,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具有极高的时空审美价值,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三)对比欣赏(预计用时5分钟)
1.教师活动:展示皇家园林的图片,提示学生欣赏的时候注意观察,和江南园林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学生活动:仔细欣赏感受,并谈谈自己的想法,互相交流。
3教师活动:小结皇家园林的特点: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建筑体型高大,色彩富丽堂皇,显示皇家气派、皇权至尊。
【设计意图】通过和皇家园林的对比欣赏,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江南园林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面积虽小,建筑类型却很丰富,主要以精取胜,或潇酒活泼,或玲珑素雅,曲折幽深,富有江南水乡特点,模仿自然,追求诗情画意。
(四)作业与拓展(预计用时2分钟)
1.走进身边的江南园林,实地参观,回顾上课的讲解和与同学讨论的内容,并对该处园林进行欣赏和评述,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参观讨论。
2.选择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一处园林建筑局部进行深入欣赏,感受中国传统建筑的特殊魅力,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课堂的欣赏和讲解是对古典园林欣赏的一个开始和铺垫,布置学生在课后参观和深入欣赏,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对课堂讲解的欣赏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消化和接纳多一分欣赏,才会对祖国的传统文化多一分热爱!小组合作深入欣赏的环节不仅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学会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八、菜单式教学建议
1.本课涉及的内容较为丰富,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适当增加一课时,让学生对江南园林的各个方面有更深刻的体会。
2.在教学设计上也可以增加与北方的皇家园林做一个对比欣赏的环节,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百郡所在,所以建筑富丽堂皇。由于风格粗犷,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江南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
3.讲解江南园林的人文特点的时候也可以适当讲到题咏——各种匾额、楹联。江南园林中题咏极多,可以说有景必有题。这些题咏以典雅字句形容景色、点化意境,犹如绘画的题跋,不可或缺,是园林最好的“说明书”。欣赏园林时,如果能了解其题咏中蕴含的深意,能更深刻地感受园林中的诗情画意。
苏州拙政园中远香堂取宋代理学家周教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句意,因其临水为月台,夏天荷花满池,清香远溢,同时出淤泥而不染,象征高洁的人品,寄托了园主的人格追求。
4.有条件的话课前可多准备一些相关视频,随视频边看边游边欣赏,学生的体会与理解能够更为深刻。可以与地方资源相结合课堂时间有限,如果就近有江南园林,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或者请学生利用节假日的时间自己去游览,遵循课堂欣赏的思路,看看身边的园林在建造的时候是不是有这些精致巧妙的设计,借的是怎样的景。可以让学生的感受更直接与深刻,也体现了课堂与生活的联系。
九、学生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