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特色教案】
在古代历史上,兴旺繁荣的雅典城邦—直被看作是希腊古典文明的象征。然而,在早期阶段,雅典城邦却充满着矛盾斗争。广大平民因不满贵族的政治专权与经济豪夺纷纷反抗,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也利用平民的力量同贵族展开夺权斗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梭伦进行了改革。他废除了债务奴隶制,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改革国家权力机构,鼓励工商业的发展。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广大平民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政治权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为雅典城邦的强盛开辟了道路。
学习要点
梭伦改革前雅典社会状况
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
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学习建议
学习本单元时,建议联系雅典所处的地理环境,结合雅典城邦的社会矛盾,揭示梭伦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特点,分析它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产生的影响。
第1课 雅典城邦的兴起
在群星闪烁的古希腊,雅典最为璀璨夺目。它繁荣的奴隶制经济、典型的民主政治和辉煌的文化艺术,一直为后世所赞叹。然而,在早期阶段,笼罩在贵族政治阴霾中的雅典城邦,平民、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一度处于“风雨飘摇”的危机状态。正是在这样的紧迫形势下,杰出的政治家梭伦,怀着消除动荡、振兴城邦的理想,登上了社会改革的历史舞台。
【探究的主要问题】
早期雅典城邦的贵族政治与社会矛盾、
梭伦登上雅典政治舞台
【重要概念】 城邦 、“六一汉”
【★综述第一单元三课之间关系:
第1课 雅典城邦的兴起——改革的背景
第2课 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改革的内容
第3课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改革的影响
★回顾必修一内容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1)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按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为雅典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世纪):扩大公民参政范围 ;改革公民大会; 改革五百人会议;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扩大十将军委员会权力——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黄金时代”。
★了解荷马时代
爱琴文明:(大约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200年) 中心:“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荷马时代:(约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 是古希腊从青铜器向铁器过渡的时代。反映这一时期希腊社会情况的是著名的《荷马史诗》,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之为“荷马时代”。
古代希腊发展简史:
(1)爱琴文明时期(公元前20——前12世纪):主要是“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多建立君主制国家;
(2)荷马时代(前12——前9世纪):外族入侵,文明倒退,回到氏族公社制度。
(3)早期希腊时代(BC.8—BC.6世纪):梭伦改革(BC594年)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约BC508年)
形成城邦国家,雅典( Athens )和斯巴达(Sparta)成长起来,政体多种多样,主要有君主制、贵族制、寡头制、民主制、僭主制度等。
(4)希腊古典时代(BC.5—BC.4世纪):伯里克利执政时期(BC443—429年)
雅典民主走向成熟,前期是希腊城邦鼎盛时期,随后走向衰败,最终被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征服。】
一、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
雅典位于希腊阿提卡半岛,这里有着小块的平原,盛产葡萄、橄榄。富藏优质陶土和大理石,附近又有天然良港比雷埃夫斯,对农业、工商业发展十分有利。
【(一)雅典的自然条件(改革的自然条件)
(1)环境优越:位于阿提卡半岛,有小块平原;多山靠海、多天然良港;
(2)资源丰富:盛产葡萄、橄榄、优质陶土和大理石等;
(3)交通便利:有天然良港比雷埃夫斯港。】
历史纵横
荷 马
古希腊文明始于大约公元前20~前12世纪的爱琴文明时代,它的中心最早在爱琴海上的克里特岛,后转移到希腊半岛南部的迈锡尼城。公元前12世纪,北方的多利亚人南下征服了大多数希腊各邦。人们对此后的约3个世纪历史的了解主要是根据盲诗人荷马的史诗,固此,这一段历史上被称为“荷马时代”。
【“荷马时代”:公元前12世纪后的3个世纪,对希腊历史的了解主要根据盲诗人荷马的史诗。当时阿提卡地区的部落或氏族间长期纷争。又有人称为“黑暗时期”。】
【合作探究】想想看,与古代印度和中国文明相比,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这种环境造成了什么结果?
海洋文明 大河文明
经济 经济生活多样性(农业/手工业/工商业) 小农经济
政治 小国林立,难以统一(追求民主政治) 幅员辽阔,武力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思想 竞争、开阔、积极 专制、满足、保守
【地理环境的不同: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与埃及、印度和中国背靠大陆,腹地开阔,依托平原大河的形势具有极为显著的不同。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这地方普遍的特质便是划分为许多小的区域,各区域间有着小块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流域。
造成的结果:地理环境的复杂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具有多样性。近海地区的居民,主要依靠捕鱼、制盐和经商谋生。山地的居民,主要从事游牧业。只有占据了那些谷地平原的居民,才能从事农业。这种多样化的适应方式和狭小的地理空间,从远古起,就使希腊人的商业航海贸易发达起来。这种地理环境,又不利于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治的出现。如果说在大平原地区,极易通过军事征服实现统一,建立一个专制主义的大帝国,那么希腊这种被高山海洋分割成小块的山地半岛,就不便于做到这一点。这就是造成希腊城邦文明的地理根源。】
(二)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改革的政治背景)
【1、城邦国家的雏形:(1)背景:】在“荷马时代”,阿提卡地区有4个部落,每个部落包括3个胞族,每个胞族又有30个氏族。这些部落或氏族间,长期纷争不休。【(2)时间:】大约在公元前9~前8世纪,这些部落逐渐统一,【(4)标志:】设立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出现了城邦国家的雏形。【(5)社会成员:】当时,氏族成员有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后两类是平民。
【(3)特点:小国寡民。要求学生看“历史纵横”荷马】
【2、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
问: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导致了什么结果?产生了什么影响?】
公元前8一前6世纪,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政治上,贵族占据了首席执政官①等重要职位,还把持了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②。长老会议有权选举和制裁执政官,议员为终身任职,执政官卸任后自动成为议员。公民大会虽然名义上是最高权力机关,但没有实际权力。经济上,贵族掌握了大部分财富,他们通过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许多平民无力还债,不得不为债主耕种土地,把收成的六分之五作为地租交给债主,自己只能保留六分之一,因此被称为“六一汉”。所有的借款或租地都要以人身作为抵押,如果还不起债务或交不起地租,他本人及家属就会沦为债务奴隶。
【阅读上述教材,归纳:(1)原因:
①政治上,贵族掌权(首席执政官、长老会议),平民政治权力太少(公民大会)。
贵族占据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把持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架空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公民大会。
②经济上,贵族掌握大部分财富,平民处境不断恶化,许多平民沦为”六一”汉或债务奴隶。
贵族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以致平民无力还债成为“六一汉”,直至全家沦为债务奴隶。】
【学思之窗】
公元前8世纪前后,希腊地区出现 许多小的国家.这些小国家通称为“城邦”。典型的城邦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附近的若干村落组成,与其他城邦之间往往以山川海洋为自然边界。城邦独立自主,赋予了古希腊史“多中心”的特点。著名的城邦有雅典和斯巴达等。
想想看,与古代的埃及、印度和中国文明相比,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 这种环境造成了什么结果
【资料回放】
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
【(2)结果:】贵族的专横和压榨,激起了平民的反抗。公元前632年,雅典发生主要由平民参加的武装暴动,卫城一度被占领。【(3)影响:敲响警钟、局部调整、必须改革】这次暴动虽然最后被镇压,但给贵族统治敲响了警钟,雅典统治者后来不得不调整统治政策。例如把当时的习惯法编订为成文法,限制贵族任意解释习惯法。然而,法律仍然维护贵族既得利益,如允许债务奴役,对偷窃蔬菜水果者都要处以死刑,等等。这样的局部调整不可能缓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必须进行进一步的社会政治改革。
①首席执政官为城邦首脑,管理内政,因以他的姓名纪年,所以又被称为“名年执政官”。执政官开始是终身任职,后来逐步改为一年一任。
②因为它在战神山举行会议,所以通常又称“战神山议事会议”。
二、工商业发展【改革的经济背景】
【(1)前提:】公元前8世纪以后,随着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农业生产力大为提高。【(2)表现:】除谷物生产外,葡萄、橄榄和果树等经济作物也发展起来,手工业和造船业也取得进步,出现了三层桨座、用二百人划桨的远航大船。此外,木器加工、纺织和制革等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之相应,商业贸易日趋繁荣。雅典生产的葡萄酒、橄榄油,陶瓶、陶罐等热销地中海沿岸。
【3.影响:(1)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沿海地区一些经营工商业的平民日益富裕,有些贵族也开始经营工商业。他们在地中海、黑海沿岸经商,赚取了丰厚的利润,促进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雅典的工商业者在经营活动中,经常使用奴隶劳动,形成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影响(2)雅典公民的分化与矛盾:】随着经济实力的日益壮大,工商业奴隶主对旧贵族的政治专权越来越不满,展开了要求分享政治权利的斗争。当时,贵族因为占有平原地区的大片沃土,被称为“平原派”,主张维护贵族寡头政治,以巩固自身的既得权益。下层平民深受债务奴役之苦,他们大都住在山区,被称为“山地派”,主张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工商业者一般住在沿海地区,被称为“海岸派”,他们不像平原贵族那样靠放高利贷、收地租和奴役债务奴隶来牟利,主要关注发展海外贸易,掠夺外邦奴隶与财产;他们一方面要求打破“平原派”的政治专权,分享权利,另一方面也不赞成“山地派”的激进要求,主张实行温和的改革。“海岸派”和“山地派”共同的目标是反对贵族专权,改革呼声日益强烈。
【雅典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平原派”、“山地派”和“海岸派”
各自的主张及主张不同的根本原因原因:代表的阶级阶层不同。
“山地派”和“海岸派”的共同目标:反对贵族专权,改革呼声日益强烈。】
【教师指出,政治现状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源,所有这一切成为梭伦执政和改革的历史宏观背景。这就是梭伦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思考:工商业奴隶主在早期雅典社会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
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在地中海黑海沿岸经商,不仅出口雅典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还经营其他地方的产品,赚取丰厚利润,促进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工商业奴隶主对旧贵族专权越来越不满,他们一方面要求打破平原派的政治专权,分享权利,另一方面也不赞成山地派的激进要求,主张实行温和的改革。作为海岸派,他们和山地派共同反对贵族专权,呼吁改革,成为后来支持梭伦改革的主要社会基础。】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三、首席执政官梭伦(改革的主观条件)
【1、疯诗人事件】当时,雅典的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雅典附近的梅加腊等城邦,经济和军事实力已赶上并超过雅典。梅加腊甚至占领了雅典的出海门户萨拉米斯岛,沉重打击了雅典的海上贸易。雅典曾经几次派兵去争夺,但都没成功。雅典统治者下令不准人们提收回萨拉米斯岛,违者格杀勿论,统治者的腐朽无能激起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和广大平民的愤慨。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梭伦曾装扮成疯癫诗人,鼓动雅典公民的爱国精神,受到大众的拥护。
【梭伦从文献资料、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考证出萨拉米斯本应属雅典所有,他对当局的这种懦弱行为深为不满,为了唤醒雅典人的爱国热情,同时避开不公正的法律的残酷制裁,他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佯装疯癫。于是“疯”了的梭伦经常出现在雅典的中心广场上。只见他脸色苍白,呼吸急促,双手不住地擂打着自己的胸部,招来许多围观的百姓。这时,他就会对着人群大声朗读他的诗篇:“啊,我们的萨拉米斯,她是多么美丽,又多么使我们留恋,让我们向萨拉米斯进军,我们要为收复这座海岛而战,我们要雪洗雅典人身上的奇耻大辱……”,在不明真相的人们的惊叹、惋惜声中,梭伦滔滔不绝地朗诵着,终于用激越的诗篇激起了雅典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尊严。
※思考:疯诗人事件的实质是什么?有何意义和影响?
实质是梭伦在贵族专制时代宣传爱国思想的手段。
梭伦的诗句激起了雅典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尊严,也因此得到大家的拥护,为后来的上台执政奠定了基础。】
【2、萨拉米斯岛问题】思考:
(1)萨拉米斯岛的地理位置如何?(雅典的出海门)
(2)雅典丧失萨拉米斯岛的原因有哪些? (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梅加腊等城邦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赶上了雅典。)
(3)丧失萨拉米斯岛对雅典将产生什么影响? (沉重打击了雅典的海外贸易)
(4)围绕萨拉米斯岛问题,雅典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疯诗人事件 梭伦指挥雅典军队收回萨拉米斯)
梭伦得以登上雅典政治舞台的一个重要契机──萨拉米斯岛问题。】
【历史纵横】
公元前600年左右,梭伦假装一位来自萨拉米斯岛的疯于,他头戴花冠,出现在雅典市场上,声泪俱下地朗诵:“起来,到萨拉米斯岛去,为了这美丽可爱的岛屿,为了雪洗雅典人身上的奇耻大辱,战斗吧!”诗句激起7雅典公民的爱国热情。这就是著名的“疯诗人事件”。
【3、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梭伦(约前640——前558)出身于雅典萨拉米斯岛的一个贵族家庭。年轻时因家道衰落.外出经商谋生,足迹遍及希腊许多城邦及小亚细亚等地.在多年的经商游历过程中,梭伦考察了各种社会制度,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结交了许多名流贤士.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下层平民的疾苦.在此期间,梭伦树立起振兴城邦的政治理想。
在广大民众的强烈要求下,雅典对梅加腊宣战。梭伦指挥雅典军队夺回了萨拉米斯岛,树立了崇高的威望,从此走上了政治舞台。
公元前594年,雅典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再度激化,内战一触即发。在这危急关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全权负责修订法律,进行改革。
【3、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
(1)原因:①梭伦指挥收回萨拉米斯岛,树立了崇高的威望,从此走上政治舞台。公元前600年左右,年约30岁的梭伦被任命为指挥官,统帅部队,一举夺回了萨拉米斯岛。 赫赫军功使梭伦声望大增,成为雅典最负名气和影响的人物,也为他日后实现改革弊政的宿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②雅典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再度激化,内战一触即发。
(2)当选: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全权负责修订法律,进行改革。
(3)影响:一场自上而下、除旧布新的社会改革开始了,雅典城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合作探究】梭伦登上政治舞台的主观和客观条件有哪些?从梭伦的成功中你能够得到哪些启示?
客观条件:贵族政治的专横和压榨,导致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的局面阻碍了雅典经济的发展,使改革成为唯一的出路。
主观条件:梭伦丰富的人生阅历、充足的知识储备、高远的理想抱负、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睿智的斗争策略、善于抓住机遇的敏锐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勇气,等等
启示:时代造就英雄,英雄推动时代发展;雅典文明在曲折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
探究性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试简要分析早期雅典城邦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1.简述工商业奴隶主在早期雅典社会中的作用。
二、学习延伸
讨论会
以“古代社会的发辰与地理环境’为题,探讨雅典城邦兴起的原因。
⊙【学思之窗】
与古代的埃及、印度和中国文明相比,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这种环境造成了什么结果?
答案提示: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与埃及、印度和中国背靠大陆,腹地开阔,依托平原大河的形势具有极为显著的不同。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这地方普遍的特质便是划分为许多小的区域,同时各区域间的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这里并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流域;这里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地理环境的复杂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具有多样性。近海地区的居民,主要依靠捕鱼、制盐和经商谋生。山地的居民,主要从事游牧业。只有占据了那些谷地平原的居民,才能从事农业。这种多样化的适应方式和狭小的地理空间,从远古起,就使希腊人的商业航海贸易发达起来。这种地理环境,又不利于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治的出现。如果说在大平原地区,极易通过军事征服实现统一,建立一个专制主义的大帝国,如古代埃及、中国,以及印度,从而将每一个人都纳入某种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体制之下,那么希腊这种被高山海洋分割成小块的山地半岛,就不便于做到这一点。这就是造成希腊城邦文明的地理根源。
⊙本课测评
1、试简要分析早期雅典城邦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答案提示:政治上,贵族占据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把持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架空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公民大会。
经济上,贵族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以致平民无力还债成为“六一汉”,甚至全家沦为债务奴隶。
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导致雅典政局动荡不安。
2、简述工商业奴隶主在早期雅典社会中的作用。
答案提示: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在地中海黑海沿岸经商,不仅出口雅典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还经营其他地方的产品,赚取丰厚利润,促进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工商业奴隶主对旧贵族专权越来越不满,他们一方面要求打破平原派的政治专权,分享权利,另一方面也不赞成山地派的激进要求,主张实行温和的改革。作为海岸派,他们和山地派共同反对贵族专权,呼吁改革,成为后来支持梭
伦改革的主要社会基础。
⊙学习延伸
讨论会:以“古代社会的发展与地理环境”为题,探讨雅典城邦兴起的原因。
答案提示:(略)
平原派
(贵族寡头政治)
山地派
(平民)
(激进民主政治)
海岸派
(工商业者)
(温和改革)
反对贵族专权,要求改革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