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的制取和收集 专题复习(课件 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气体的制取和收集 专题复习(课件 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4-14 10:3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进短出
HCl
——NaOH溶液;水;
H2O
—— 浓H2SO4;
固体NaOH;
CO2
——NaOH溶液;石灰水
O2
——灼热的铜网(铜粉)
大进小出
除去常见杂质气体的试剂和装置:
浓H2SO4;固体NaOH;生石灰;无水氯化钙等;
2、如何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
3、如何出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固体草 酸 (H2C2O4·2H2O)受热可分解,其化学方程式:

该课题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分别进行了如下 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H2C2O4·2H2O ?CO↑+CO2↑+3H2O
(1)制取CO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
(2)若用C装置收集CO,则进气口应为____;
A
a
(3)若要验证固体草酸 (H2C2O4·2H2O)受热的分解产物为CO、CO2、H2O,则仪器连接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无水CuSO4遇到水会变成蓝色)
B C E D G E H
B C E D E G E H


常见气体实验专题辅导




三、气密性的检查



由于不漏气,加水后锥形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导致压强增大,长颈漏斗内的水面高出锥形瓶内的水面。
试管内空气受热膨胀,气压增大,排出气体,产生气泡;冷却气压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形成一段水柱。
玻璃管
四、气体 的净化
(除杂、干燥装置)
气流方向:
长管进短管出
气流方向:左右不论
气流方向:
大口进小口出
洗气瓶
U形管
球形干燥管




六、尾气处理装置
原理是有毒可燃性气体(CO)被灼烧除去
原理是有毒气体如SO2、H2S等与碱反应被除去
原理是将有害气体收集起来,另作处理。
原理是气体(如HCl)易溶于水,防液体倒吸
检验方法
H2O
CO2
H2
CO
吸收方法
1
3
2
4
实验现象
白色粉末变蓝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黑色粉末变红白色粉末变蓝
黑色粉末变红石灰水变混浊
七、常见气体的检验
实验设计:
1、证明某气体中同时含有 H2O 和H2 ? (下列装置可重复使用)
方案评价:
检验H2O的存在
除水
检验H2的存在
检验H2O是否除尽
体会:要证明某混合气体中某气体的存在,必须先除去混合气体中会对所证气体产生干扰的气体!
证明某气体中同时含有 H2O 和H2
2、证明导出的气体中同时含有 CO和CO2?
方案评价:
检验CO2的存在
除CO2
检验CO的存在
防止尾气污染空气
检验CO2是否除尽
3、设计一套装置检验煤气中可能含有
的存在
CO、CO2、H2
装置连接顺序
检验 H2O是否除尽
检验 H2还原CuO生成的H2O
检验原混合
气体中的CO2
检验CO2是否除尽
检验CO还原
CuO生成的CO2
吸收CO2
防止尾气污染空气
吸收水
4、设计一套装置检验煤气中可能含有
的存在
CO、CO2、H2、H2O
装置连接顺序
检验原混合气体中的 H2O
检验 H2O是否除尽
检验 H2还原CuO生成的H2O
检验原混合气体中的CO2
检验CO2是否除尽
检验CO还原CuO生成的CO2
5、某Na2CO3样品中混有一些NaCl,请你测定Na2CO3纯度:
(1)化学反应原理是 。
(2)装置(仪器)中盛放的试剂及作用是 。
(3)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
(1)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 _; 装置A中的试剂X应选用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

(2) 实验操作鼓入空气要缓缓鼓地进行,其理由是___ __________ ,如果这两步操作太快,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

⑶装置C的作用是__ ___;干燥管Ⅱ的作用是 ____。

(4)根据此实验,写出计算纯碱样品纯度的公式:_ ___
①按图将仪器组装好并检查气密性;
②准确称量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Ⅰ的质量(设为m1); 
③准确称量纯碱样品的质量(设为n)并放入广口瓶B内
④将B装置分别与试管A和C相连,打开弹簧夹缓缓鼓入空气几分钟后,关闭弹簧夹;再将干燥管与瓶C连接,然后将稀硫酸缓缓注入B瓶中,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再次打开弹簧夹往试管A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量干燥管Ⅰ的质量(设为m2)。
排出容器中的空气
NaOH溶液
吸收空气中的CO2,排除干扰.
使CO2被充分吸收
偏小
干燥CO2
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CO2,排除干扰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收获有那些呢?
一、制备气体的一般环节:装置组装——检查气密性——净化(除杂、干燥)——收集——尾气处理
二、有关常见气体的实验设计
作业: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检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和还原产 物(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1)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

(2)操作中碳酸氢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起干燥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氢氧化钙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实验中生成CO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CuO
C
浓H2SO4
NaHCO3
NaOH
CuSO4
1 2 3 4 5 6 7
8
Ca(OH)2
1→ 4→3 → 8 →5 → 6→7→2
除去氯化氢气体
浓硫酸和无水硫酸铜
吸收二氧化碳
验证氧化产物是二氧化碳
Ca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