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4-14 20:1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川泡菜
湖北泡菜
广东泡菜
韩国泡菜相传是从我国传入的,堪称韩国“第一菜”。
泡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等无机物,既能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又能预防动脉硬化等疾病。
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但是泡菜含亚硝酸盐具致癌作用危害身体健康,所以不宜多吃。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课题目标:
尝试制作泡菜,并尝试用比色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一、基础知识

(乳酸)+少量能量
2. 乳酸菌
广泛分布,在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的肠道内。
(一)乳酸发酵:
1.原理: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成乳酸。
细菌(原核生物)
异养厌氧型
类 型 :
分 类 :
分布:
生殖方式:
代谢类型:
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二分裂
(常用于制作酸奶)
为什么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为酸奶?
牛奶发酵为酸奶主要依靠乳酸菌的发酵作用,而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
(二)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等)
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食品添加剂
蔬菜中:约为4mg/Kg,
咸菜中:在7mg/Kg以上,
豆粉中:可达10mg/Kg。
亚硝酸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我国卫生标准:
①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②达到0.3~0.5g时会引起中毒;③达3g时会引起死亡。
肉制品中不超过30mg/kg
酱腌菜中不超过20mg/kg
婴儿奶粉中不超过2mg/kg。
性质:
在食品生产中的作用:
分布广泛:
致癌作用:绝大多数亚硝酸盐随 排出,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转变成 (致癌物)。
尿液
亚硝胺
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吃存放时间过长、变质的蔬菜?
有些蔬菜,如小白菜和萝卜等含有丰富的硝酸盐。当这些蔬菜放置过久时发生变质(发黄、腐烂)或者煮熟后存放太久时,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
蔬菜以质地鲜嫩,肉厚,无虫咬、无烂痕、无斑点者为佳
1、材料
(1) 各种蔬菜均可,一般用白菜、洋白菜、黄瓜、柿子椒、胡萝卜、白萝卜等。
(2) 添加的调味品,如花椒、八角等。
(3) 白酒、食糖和盐。
增香、除异去腥
2、设备及用品
泡菜坛、菜刀、菜板
① 观型体:泡菜坛以火候老、釉质好、
无裂纹、无砂眼、形体美观的为佳。
②看内壁:将坛压在水内,看内壁,
以无砂眼、无裂纹、无渗水现象的为佳。
③ 视吸水:坛沿掺入清水一半,用废纸
一卷,点燃后放坛内,盖上坛盖,能把
沿内水吸干(从坛沿吸入坛盖内壁)的泡菜坛质量较好,反 之则差。 ④ 听声音:用手击坛,听其声,钢音的质量则好,空响、砂响、音破的质次。
问题:不合格的泡菜坛为什么会引起蔬菜的腐烂?
泡菜坛漏气,会使需氧型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蔬菜腐烂。
泡菜坛本身质地好坏对泡菜与泡菜盐水有直接影响,故用于泡菜的坛子应经严格检验,其优劣的区分方法如下:
泡菜坛的选择:
选择原料
修整、洗涤、晾晒、切分成条状或片状
加调味料,装坛
称取食盐
配制盐水
泡菜盐水
发酵
成品
3、实验操作流程
腌制条件的控制
水:盐=4:1
盐水煮沸冷却
如何装坛?装坛后要注意?
1、用水封闭坛口起什么作用?不封闭有什么结果?
水封闭坛口起着使坛内与坛外空气隔绝的作用。这是最简易的造成无氧环境的方法。坛内可利用蔬菜中天然存在的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如不封闭,则会有许多需氧菌生长,蔬菜会腐烂。
2、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怎么形成的?
形成白膜是由于产膜酵母的繁殖。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泡菜发酵液营养丰富,其表面氧气含量也很丰富,适合酵母菌的繁殖。
4、腌制条件
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
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
②发酵中期:
由于乳酸不断积累和缺氧的形成,乳酸杆菌开始活跃,并进行同型乳酸发酵(产物只有两分子乳酸)这时乳酸的积累量可达0.6%-0.8%,pH为3.5-3.8,其他的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亚硝酸盐的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这时泡菜完全成熟,菜有酸味而清香。
③发酵后期:
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可达1.0%以上,当超过1.2%以上时,乳酸菌的活性受到抑制,发酵速度变缓甚至停止,此时泡菜酸度过高、风味不协调。
①发酵前期:
蔬菜刚入坛时,表面带入的微生物中,以不产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活动为主,同时还有一部分的硝酸盐还原菌的活动。该时期利用了氧气,产生了厌氧环境,乳酸菌才开始活动。乳酸菌和乳酸的量都比较少,而由于硝酸盐还原菌的活动,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此时为泡菜初熟阶段,菜质咸而不酸、有生味。
根据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和乳酸积累量,可以将泡菜发酵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三、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1)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
(2)重氮反应形成的产物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生成玫瑰红溶液;
(3)将经过反应显色后的待测样品与标准液目测比色,即可估算出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1、测定原理
比色法
(2)制备标准显示液
(1)配制溶液
(4)比色
(3)制备样品处理液
2、操作步骤
四、结果分析与评价:
你能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亚硝酸盐含量随腌制时间而变化的相关的曲线图吗?
1.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趋势:
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将随腌制时间的延长,先增加而后逐渐减少。
2.结合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分析泡菜的腌制过程中,什么时候食用最好?为什么?

这可能是由于泡菜在开始腌制时,坛内环境有利于某些细菌的繁殖(包括一些硝酸盐还原菌),这些细菌可以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但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乳酸细菌也大量繁殖,对硝酸盐还原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其生长繁殖受到影响,造成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又有所下降。
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
酵母菌(真菌),兼性厌氧
醋酸菌(细菌),好氧
毛霉(真菌),好氧
乳酸菌(细菌),厌氧菌
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18-25℃,先通气后密封
重铬酸钾与其反应呈灰绿色
醋酸菌将糖、酒精转变为醋酸
30-35℃,通入氧气
品尝、pH试纸检测
毛霉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
15-18℃接种,酒精含量控制在12%左右
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常温, 无氧条件
pH检测,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
果酒 果醋 腐乳 泡菜
微生物类型
原理
反应
条件
检测
方法
泡菜的制作过程中,许多乳酸菌产生大量乳酸,共同抑制其它菌的生长,乳酸积累过多,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生长,以上体现出的生物关系依次是
A.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种间斗争
B.种内互助、种间斗争、种内斗争
C.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种内互助
D.种间斗争、种内斗争、种内互助
答案B
作业:练习册完成至P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