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秦汉的科学技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比较“蔡侯纸”和以前的书材料,培养比较分析的能力;
整理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培养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结合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学会比较分析问题的方法。
整理秦汉时期有关造纸术、医学和数学等科学技术领域中的杰出成果,学会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及影响,归纳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认识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教学难点
张衡制造的地动仪。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些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用品是用什么制成的?(拿出书、练习本、画)
你还能说说纸的其他用途吗?
我们今天的生活似乎已经离不开纸了,那么纸是怎样造的呢?
二、讲解新课
知识点一 造纸术
提问:请大家想象一下在纸产生之前, 人们书写材料用的是什么?
1、造纸术的发明
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主要的书写材料有:陶器、龟甲、青铜器、竹木简或者帛,这些材料要么太坚固,要么太昂贵,都不是理想的书写材料。随着文化的发展,需要一种既便宜又方便的书写材料。西汉前期,人民从“积漂絮成絮片“的生产实践中得到启示而发明了纸,但是这种纸价格依然昂贵,不能大量使用,后来人们又生产了麻纸,但还是比较粗糙。东汉时,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为造纸原料,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被普遍使用。
2、造纸术的传播和影响
造纸术经蔡伦改进后大约过了500多年,经朝鲜传到日本,后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后又辗转到美洲、大洋洲等地。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不仅对中国的文化和教育事业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甚至对于整个人类文明和发展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造纸术传到各地后,大大地促进了各地的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3、课中题:蔡伦发明的植物纤维纸同以前的书写材料相比,有哪些优点?
知识点二 《九章算术》
秦汉时期,数学成就显著。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一部数学名著,它系统地介绍了先秦到东汉时期的数学成果,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此书中的分数四则和比例的算法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负数的概念和运算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都是世界数学史上最早的。
此书出自众人之手,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体系的形成,开启了中国数学研究的一个新阶段。它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知识点三 地动仪
1、介绍张衡的生平。
2、中国古代对地震这一自然突变早有认识,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地震记录,从而产生了创造地震仪的科学构想。东汉时期,洛阳、陇西地震频繁,科学家张衡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它的精确程度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量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出现的同类仪器要早1700多年。
3、想一想:地动仪有什么价值?
知识点四 名医张仲景和华佗
1、张仲景和华佗都是东汉时期的名医。
张仲景收集许多民间药方,结合自己的行医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的原则。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理论、经验和医方至今还对治疗传染病、内科杂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
华佗精通针灸和外科手术,创制了“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全身麻醉的方法做手术的医生,所以被后人尊称为外科鼻祖。此外,他还提倡疾病的预防,创制了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来锻炼身体。
2、课中题:从张仲景和华佗两位医学家的身上,你能学到什么?
三、小结
请学生回顾本课主要介绍的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和医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