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单元测试卷
选择题
1.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
A.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工作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C.开国大典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
A.抗日战争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土地改革
4.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 )
①中国人民当家做主 ②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③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结束 ④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事件对世界的意义是( )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B.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力量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推动了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6.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中写道:“……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 )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辛亥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国民革命
7.陈老师请一位大学教授给同学们讲革命史。讲完后,那位大学老师问小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对辛亥革命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 )
A.二者所推翻的统治政权不同 B.二者的时间长短不同
C.二者的方式不同 D.二者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不同
8.中美两国元首于2017年4月24日在通话中就朝鲜半岛局势交换意见,并同意通过各种方式保持密切联系。新中国曾派兵处理过朝鲜半岛的问题,这就是( )
A.甲午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9.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反抗美国的侵略。当时率领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
A.朱德 B.彭德怀 C.林彪 D.毛泽东
10.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依次为( )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②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③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④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 D.③④②①
11.电视剧《三八线》的热播,让人记忆犹新。1953年7月板门店停战协定签字,战争结束。其中“停战协定”是指( )
A.朝鲜停战协定 B.日本签署投降书
C.意大利签署停战协定 D.德国签署投降书
12.“十月金秋起风云,雾照边关烟满城。唇亡齿寒安危系,义旗跨江助友邻。”上述诗词最能体现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的( )
A.原因 B.经过 C.结果 D.意义
13.2015年3月21日,搭载着68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机从韩国飞抵沈阳,离开祖国60多年的烈士英灵终于魂归故里。下列史实与抗美援朝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A.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B.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被烈火吞噬
C.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
D.《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14.初二历史兴趣小组课外活动时开设了一个有关抗美援朝英雄人物的纪念网站,其中收录的英雄人物不合适的是( )
A.彭德怀 B.黄继光 C.邱少云 D.林则徐
15.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之后,新中国与邻国并肩战斗,历时3年取得某场战争的重大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场战争( )
A.使祖国实现了完全统一 B.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环境
C.保证了新中国土改的顺利进行 D.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16.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最可爱的人”指的是( )
A.八路军和新四军 B.中国人民解放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红军
17.下列哪一项不是下图所反映战争的历史意义( )
A.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B.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C.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D.为新中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8.新中国成立后,为完成对旧乡村的改造,彻底废除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中央人民政府( )
A.推行土地改革
B.实行民生主义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D.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19.到1952年底,这项经济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60%的农村人口,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据此判断,这项改革是( )
A.土地改革 B.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据统计,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6?9%;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下列关于这种变化原因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土地改革使农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C.土地改革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二、综合题
21.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历史,既是屈辱的历史,也是抗争的历史,探索的历史,要解决的问题是独立、民主、富强,即反帝反封建和实现近代化(现代化)。近代社会的变革……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的。
——摘自《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
材料二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纪念中国共产党90周年”的板报上设计了一个“学党史·跟党走”栏目,用下面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共90年的奋斗历程。
材料三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全球通史》
材料四 时下热议“中国梦”,有人不免会联想到“美国梦”。“中国梦”与“美国梦”当然不是一回事,两者有着本质区别。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从路径选择上讲,美国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光明日报》2013年4月23日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2分)围绕这个主题,20世纪头20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革?(2分)?
主题:反帝反封建;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或独立、民主、富强)。(2分)变革: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请分别列举材料二年代尺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历史事件。
①中共一大召开,中共成立。②抗日战争胜利;③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三中 “1949年革命”的重大历史功绩。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结束了100多年来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有哪些?(3分)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5)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2分)
民族独立是民族复兴的前提。(
22.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个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三 第六条 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富农所有之出租的小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四 见下图
(1)材料一反映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哪一重大事件?图中“改革”依据的是哪一部法律?
事件:土地改革。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根据材料二,回答刘少奇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的依据是什么。
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依据材料三回答:为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促进生产的发展,党和政府对富农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保护富农(经济、财产)的政策。
(4)根据材料四指出这场改革的直接结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次改革的完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
直接结果:农民获得了土地。深远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就你农业建设提一条理合理化的建议。
要加大农业投资;要推行合理的农业政策;要关注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