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1《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历史必修1《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3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10-21 22: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 ——明太祖朱元璋——清朝一位军机大臣
对自己工作的形容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宰相制度?
请结合教材P16本课引言、第一段正文、历史纵横思考归纳原因。这样就彻底解决了相权与皇权的矛盾——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至此,秦朝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康熙王朝》中明珠、索额图分别被称为“明相”、“索相”据统计,明太祖曾在八天之内,平均每日处理奏章207件、国事411件,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侍从顾问参与机密事务决策票拟权“部权尽归内阁”议一议:内阁首辅==宰相?“部权尽归内阁”“部权尽归宰相”(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 ??????????——史学家钱穆《国史大纲》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想一想张居正……死后,满门查抄,长子自杀,次子充军,全家饿死十多人,威震一时的首辅竟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
想一想“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钱穆秦丞相的地位如何?想一想根据记录片,为何设立军机处?——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特点:简、密、速。请根据纪录片,结合教材P18正文第三段,概括军机大臣的职责和军机处的特点。职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军机处设立的影响:1,提高了行政效率;2,使君主专制度发展到顶峰。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明确指出:……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 皇帝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皇帝的决策具有独断和随意性,易出现失误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弊端:——极大妨碍社会的进步。…………1649年1月30日,一个晴朗的冬日,宴会大厅
前的广场上,凌晨就聚集了上千位伦敦市民,
……在难以控制的焦灼中,他们等待着:议会宣判“暴君、杀人犯和国家公敌”
查理一世处死。——《大国崛起》同样的情景发生在18世纪末的法国国王
——路易十六的身上。西方政治发展趋势: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建立民主制度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走向极端,
反映的本质: ——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专制政治民主法制【课堂检测】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A<好了歌>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愁死了:
朝中有吏管事好,只怕丞相专权了;
地方有人管理好,只怕尾大掉不了;
大权在握享乐好,若无智慧命也了。从中可看出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包含哪两大矛盾?围绕这两大矛盾,中央和地方制度各有怎样的演变?各自体现怎样的特点?“(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问题:根据材料,结合教材P18正文最后一段,可以看出军机大臣的职责是什么?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凡被选入军机处者,都是皇帝的亲信,完全听命于皇帝,皇帝通过军机处将机密谕旨直接寄给地方督抚,称为”廷寄“;各地督抚也将重大问题径寄军机处交皇帝审批,称为”奏折“,中间既不再经过内阁这道手续(“明发上谕”仍通过内阁下达),对邦国大政的处理更无需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议决。
———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古代史》简、密、速。请依据材料,结合教材P18图文概括军机处的特点、影响军机处设立的影响:1,提高了行政效率;2,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度发展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