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表格教案-课文7《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语文表格教案-课文7《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14 09:0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内容分析:《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是苏教版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描写的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章以浅进朴实而又包含事情的语言,叙述了聂容臻将军关心照料两个日本小姑娘,并想方设法将他们送往日军驻地的感人事迹。形象地展现了聂容臻将军的慈善心肠和宽广的胸襟,深刻地表现了中日两国人民珍视友好往来的美好情怀。
课文按照:”救出---照料---送归---谢恩”的顺序组织材料,清楚地展示了故事的前因后果及其完整的过程.其中照料和送归是重点。
学情分析:这是发生在抗战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离学生已经很久远了,学生不了解聂荣臻,不了解时代背景,学习本文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学生的预习要充分。要求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观看影像资料,学唱抗战歌曲,了解时代背景。
课时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生词。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中中日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有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2.能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理解聂将军被日本人民称为”中日人民友谊的使者”的原因。
教学准备:
师生搜集关于抗日战争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走近人物,质疑激趣。
  出示挂图,指识聂荣臻将军,教”聂”、”臻”的读音。
  在电影电视或者课外书籍上看到过聂将军的请举手。
  这些电影、电视的片名还记得吗?讲有关聂将军的什么事?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略作介绍:聂荣臻(1899-199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一生功勋卓著。今天我们学习一则有关他的故事。(板书: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1.在无数可亲可敬的革命先辈中,有这样一个人(出示图片),他的名字叫——他对新中国的贡献可谓是功勋卓著。你能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你所知道的聂荣臻吗?
2.就是这样一位曾经率领我八路军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将领,却被日本人民称为——?板书: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与两个日本小姑娘的故事。(板书课题)
学生谈谈对聂荣臻的了解
课内外结合,学得轻松有趣
二、初读指导,理清脉络
1.默读。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弄懂它们的读音,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检查自学效果。
  提问,明确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在抗日战争中,聂荣臻将军关心和照料两个日本小姑娘的事,然后检查生字词学习的情况。
(1)出示词语:
  聂荣臻??残忍??无辜??照料??流露??惊恐
  和蔼????小勺??拘束??拽着??至仁至义
  (2)指名读,帮助学生正音。齐读。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残忍:狠毒。
  惊恐:惊慌恐惧。
  无辜:辜,罪。没罪的意思。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至仁至义:至,最。最仁爱,最讲正义。
  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
  (4)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并给生字正音。想想文章中有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
  5.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说出各段的主要内容。(四人小组讨论)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八路军战士从炮火中救出两个日本小姑娘。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聂将军无微不至地关心两个日本孤女。
  第三段(第4、5自然段):写聂将军设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往日军指挥部。
  第四段(第6自然段):写由亲友抚养长大的日本孤女专程来中国看望并感谢聂将军。
  (板书:救出--关心--送归--感谢)
读课文画出不理解、读不准的字词
练习上下文理解词语
概括课文内容
三、创设情境,品读感悟。
1.播放一段电影剪辑。(老师适时解说)
2.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3.出示合作探究题: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说说从聂荣臻将军的言行中,你读懂了什么?
4.交流第二自然段中聂将军说的话(课件出示这段话)
(1)先理解”杀害”,再理解”残忍”,从”残忍地杀害”你想到了什么?。)
师补充:据不完全统计,抗战中,中国军民至少有3500万人失去了生命,其中有将近3300万人是被敌人屠杀或残害致死,而非牺牲在战场上!
而聂将军却说:(引读)我们一定要……后代。
指导读:
透过文字的背后,你体会到了聂将军有着怎样的心肠和怎样的品质?(板书:慈善仁义、博大宽广)
5.(板书:照料)
关心照料:看伤口、找奶——细心周到
问名字、吃梨、喂饭——消除恐惧 心灵安慰 无微不至
(2)侧面描写:从小姑娘的神情、动作也可看出聂将军的慈善
小结:叱咤风云的将军却有着温情善良的一面,有着母亲般的情怀!在两个年幼无知日本小姑娘面前,他更像是一位慈祥的父亲。也难怪日本人民称他为——”活菩萨”。
(配乐)在那血与火、仇与恨交织的岁月里,却上演着温暖的一幕:
6.让学生加以想象,而聂荣臻将军又做出了什么决定?,指名回答。(板书:送回)
聂将军为什么决定把两个日本小姑娘送回日军指挥部?
7.老师引读第五课自然段前半部分并出示信的内容,从这封信中,你读出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国际主义 至仁至义 指导朗读:义正言辞地读,不卑不亢地读。
8.(播放感恩片段。)师介绍:1980年7月10日,美穗子一家受致到了”国家元首”般的接待。人民大会堂。美穗子终于见到了给予她第二次生命的聂荣臻将军。一声”父亲”道出了美穗子心中无尽的感激!他们互赠了珍贵的礼物。40年后的今天,他们的手又紧紧握在了一起!
学生观看电影剪辑
边读边在书上做批注,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阅读体会
九一八、卢沟桥、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的罪行、电视上看到的画面等
生读
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
结合本课学案中练习,学生交流第三自然段的读书体会。 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学生读描写聂荣臻将军音容举止的句子,并结合书上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除了描写聂将军以外,还描写了谁?
找出小姑娘情感变化的词语
齐读第三自然段。
学生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生思考并交流
生观看视频
这个电影剪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了当年八路军战士是如何从战火中救出两个日本孩子的,透过文字的背后,孩子们不难理解八路军战士的仁义之品质,为下文真正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
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自主学习,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另外给学生创设了与别人交流合作的空间,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读书的实质是让学生借助文本同文章主人公的情感碰撞,并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让学生通过文字走进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与之同思想,同行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交流时,我要求学生先读句子,再归纳事件,然后加以体会聂将军的品质。图是文的映现,文是图的延伸,引导学生将图文结合起来,具体可感聂将军的慈善心肠。让学生知道这些句子是正面描写。
学生观看感恩片断,有了感性的认识,为课后进行想象写话打下基础。
三、总结升华。
1、(出示握手图片)40年风风雨雨,从战火中走出的他们,今朝又相聚。他们握着的双手,是一座桥梁,这桥的两边便是——中日两国人民。
他们握着的双手,是一条纽带,系着的是善良的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向往和平的心。 所以,日本人民称聂将军是—— 出示最后一句话,。
2、如果说,将军救孤女的善举是一粒种子,那么,由此而缔结的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便是这种子开出的鲜花!愿这朵扎根于战火之中,用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浇灌而成的友谊之花越开越艳!远离战争,向往和平,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心声,更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
齐读最后一句话。
老师这段声情并茂的语言,激起了学生的情感,他们与文本产生共鸣,文本的这一思想已在他们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达到了”三情”共振!
四、课后拓展
1.展开想象,40年后,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来看望聂将军,会是怎样一幅感人的情景呢,然后再写下来。
2.观看电影《将军与孤女》。
板书设计
7 聂 将 军 与 日 本 小 姑 娘
慈善仁义
照料 活菩萨
博大宽广 国际主义
送回 中日友谊的使者
至仁至义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