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导入
上图是清朝军机处外景,它和以往我们学习过的朝代的中央机构有很大的不同,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加强,清朝的文字狱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一思想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学习目标
1.了解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基本史实。
2.理解清朝实施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基本知识以及它的严重恶果。
3.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学习重点:君主集权的强化、闭关锁国。
学习难点: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
关于
我们
君权受限
朕欲出兵
西北……
朕欲封赏
刘爱卿
朕欲改立
四阿哥为
太子
皇上,不可
议政王大臣
一切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决定,皇帝权力受限
军机处的设立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
——赵翼的《檐曝杂记》
顺治
便于皇帝独断朝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军机处作用:
南书房
皇帝
军机处
中央各部门
地方政府
内阁
皇帝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
中央各部门
地方政府
“军国大事,均于此(议政王大臣会议)决之,……”
康熙
雍正
清朝中央机构的演变
请你说出其中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雍正:“惟以一人治天下 ……”
嘉庆:“我朝列圣追承,乾刚独揽,大权从无旁落。
关于
我们
皇帝的烦恼【一】
君权受限
速速去办
是,皇上!
军机大臣
军机处的设立,
在政治方面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皇帝为了解决这一烦恼,采取了什么措施?
雍正和乾隆三朝
军机处的设立为什么强化了君主专制?
师生共同探究
(军机大臣)只供
传述缮[shàn]撰而
不能稍有赞画于其
间也。”
赵翼《檐曝杂记》
军机处的设立使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与皇帝之手,皇帝独断朝政,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
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而且一旦作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康熙
满洲贵族
1.议政王大臣会议组成:
权利:
2.南书房设立人物:
目的:
作用:
3.军机处设立人物:
组成:
为了抑制满洲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
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
雍正
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
乾隆
军机处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独揽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3.军机处职责:
作用:
4.议政王大臣会议撤销的时期:
清朝前期中央机构的演变:
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
康熙时,设立南书房
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
答:相权削弱,君权加强,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相权与君权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研读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yán]曝[pù]杂记》卷一《军机处》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shàn]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这句话意思是说,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想一想,军机处的作用是什么?它的设立为什么强化了君主专制?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
(一)文字狱
1.含义: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
材料一:朝臣查嗣庭任江西主考,出题“维民所止”,被告发“维止”二字,影射“去雍正二字之首”。雍正大怒,将查嗣庭入狱。结果 是查连惊带吓死于狱中,其尸被戮,查的亲属或处斩或凌迟,或流放。再如,有个叫徐骏的官员,仅仅因为诗中有“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一句,便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落得个斩首。
材料二:翰林学士胡中藻有句诗曰“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看到后大发雷霆:“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胡中藻遂因一“浊”字被杀,并罪及师友。
康熙、雍正、乾隆
2.时期:
3.目的:
4.影响: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致使知识分子从此再不敢过问政治,也不敢表露个人的思想,连遣词造句都要小心翼翼,以免遭到杀身之祸。文字狱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为加强思想控制,加强君主专制
文化专制政策
编书
禁书
毁书
议一议
清朝统治者为何要大兴文字狱?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答:为了加强专制,从思想上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后果: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进步。
事件
秦朝
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
八股取士
清朝
文字狱
朝代
历史上控制思想的重要事件
(二)文化专制政策
1.内容
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篡改。
材料:清朝乾隆纂修的《四库全书》是 全世界范围内荟萃群书的空前钜制。它整理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献和典籍 ,反映了中华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四库全书》的纂修是为了加强文化专制 ,巩固满清统治 ,其内容也主要选择那些有利于清朝统治的内容 ,对清代的文化专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致使不少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绝迹或失真。
(2)乾隆毁书和篡改书籍近20年,这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中国古代文化遭受的又一次浩劫。
2.影响
“闭关锁国”政策
对内实行“重本抑末”
对外“闭关锁国”
①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②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1.“闭关锁国”含义:
2.原因:
3.表现:
①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②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③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积极:①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②清廷仍然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近两百年
4.“闭关锁国”时长:
5.影响:
6.启示:
对外开放使国家繁荣富强,闭关锁国导致国家落后。
云台山
广州
宁波
漳州
“闭关锁国政策”怎么形成的?
广州十三行
康熙年间广东地方政府发给英国商船的部票
1745年粤海关颁发给瑞典王后号的通行证
【合作探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
你同意哪种观点?
闭关锁国
错失了机遇
落伍于世界
闭关锁国
起到了一定
自卫作用
探究三步骤
亮明观点
史实论证
总结观点
知识拓展
中西社会发展差距的扩大
18世纪时,西方国家进行了工业革命,轰鸣的机器把西方社会带入工业化时代。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新的更大的市场成了英国资产阶级的迫切需求。英国殖民者在控制了印度等地以后,更加垂涎富饶的中国,因此他们积极要求开放中国的市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活动。而当时的中国,仍处在封闭的状态中,以农业为主的传统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在东西方文明的冲撞中,此消彼长,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
课后活动
1.雍正、乾隆年间,一些官员和文人因写诗而蒙受牢狱之灾。下面摘录一些被清朝统治者认为是“大逆不道”的诗句: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半轮明月西沉夜,应照长安尔我家。”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
“蒹葭[jiān jiā]欲白露华清,梦里哀鸿听转明”
想一想,为什么写了这样的诗句就要被下大狱呢?文字狱对思想和文化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清朝统治者认为,这些诗人怀念明朝、不满清朝,要反清复明,便把他们下大狱。
课后活动
2.清朝时,社会上流传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说一说,这一民谣是什么意思?它反映出了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即使是为政清廉的官,也要捞上成千上万辆银子,贪官就更不用说了。
反映了清朝官场昏暗,官吏贪污现象严重。
随堂小测
1.清朝初年,实权掌握在( )
A.汉族地主手中 B.蒙古贵族手中
C.满洲贵族手中 D.皇帝手中
C
C
2.军机处创设于( )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
3.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的是( )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内阁和六部的设置
C.军机处的设置 D.文字狱的实行
4.在我国封建社会里,文字狱最严重的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
C
D
5.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工商业发达 B.天朝物产丰富
C.外国人滋扰生事 D.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
D
以史为鉴
怎样才能真正地解决烦恼?对今日中国腾飞,
谈谈你的感想……
闭关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
专制导致腐败,激化社会矛盾,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实行民主的制度。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以史为鉴
改革开放,是中国最正确而又现实的选择